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84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属于水体污染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一方面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污染源治理工程,污染源治理工程包括对城市景观水体的周边岸坡进行土壤夯实处理、对周边岸坡进行护坡植被覆盖处理、在城市景观水体与周边岸坡之间进行排污设施建设以及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底进行生态清淤处理中的任意组合;另一方面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生态治理工程,生态治理工程包括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局部增氧处理、在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配置水生植物以及在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投放浮游动物与水生动物中的任意组合。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城市景观水体的治理大多仅关注水体内部的生态治理难以实现“长治久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污染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为提升城市景观性,住宅区、校园、城市公园等公共区域内的景观水体不断涌现,成为人民亲近自然的便捷途径。近年来,城市景观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甚至黑臭现象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水体的观赏性,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城市景观水体的治理大多仅关注水体内部的生态治理,采用的多为种植水生植物的方式,而忽略了污染源治理的重要性。只采用生态治理治标的措施,而非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治理,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仍然难以实现“长治久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旨在解决现有城市景观水体的治理大多仅关注水体内部的生态治理难以实现“长治久清”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方面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污染源治理工程,所述污染源治理工程包括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周边岸坡进行土壤夯实处理、对所述周边岸坡进行护坡植被覆盖处理、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与所述周边岸坡之间进行排污设施建设以及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底进行生态清淤处理中的任意组合;另一方面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进行生态治理工程,所述生态治理工程包括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进行局部增氧处理、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配置水生植物以及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投放浮游动物与水生动物中的任意组合。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周边岸坡进行土壤夯实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将若干活树枝沿所述周边岸坡进行分层放置后,在所述若干活树枝盖上土壤并进行多次夯实,以形成包含根系、枝干、土壤的综合体系。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周边岸坡进行护坡植被覆盖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周边岸坡上种植耐水湿、扎根能力强的护坡植物,以在所述周边岸坡上形成护坡植被,且所述护坡植被的覆盖率不少于80%。可选地,所述护坡植物包括柠檬草、香根草、肾蕨、中国石竹、洋甘菊、银苞菊、柳叶、马鞭草中的任意组合。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与所述周边岸坡之间进行排污设施建设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与所述周边岸坡之间修建排水沟渠,并在所述排水沟渠的下游排水口处修建集水井;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雨污溢流口上安装筛网,并在所述雨污溢流口至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下游排水口之间的沿道设置生态漂浮软围隔导流墙,及在所述生态漂浮软围隔导流墙内沿通道两边铺设生物负载填料。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底进行生态清淤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底铺设生物负载填料,以进行所述生态清淤处理。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进行局部增氧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的第一预设区域增设水车推流增氧机,并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的第二预设区域增设提水式景观增氧喷泉。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配置水生植物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分别种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包括竹叶眼子菜、狐尾藻、黑藻、苦草、金鱼藻、菹草中的任意组合,所述挺水植物包括荷花、千屈菜、再力花、香蒲、芦苇、菖蒲中的任意组合,所述浮水植物包括睡莲、萍蓬草、芡实、荇菜中的任意组合。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投放浮游动物与水生动物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系统构建初期,投放所述浮游动物,所述浮游动物包括栉水母、轮虫、甲壳动物、腹足动物中的任意组合;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系统构建中后期,根据预设放养模式,合理搭配投放所述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包括鱼类、底栖动物以及虾类中的任意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一方面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污染源治理工程,污染源治理工程包括对城市景观水体的周边岸坡进行土壤夯实处理、对周边岸坡进行护坡植被覆盖处理、在城市景观水体与周边岸坡之间进行排污设施建设以及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底进行生态清淤处理中的任意组合;另一方面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生态治理工程,生态治理工程包括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局部增氧处理、在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配置水生植物以及在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投放浮游动物与水生动物中的任意组合。污染源治理工作是城市景观水体治理的关键第一步,是城市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治理工程则是景观水体治理的关键措施,本方法综合治理城市景观水体时能同时系统性综合考虑二者,使二者共同发挥作用,因而,可切实提升景观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城市景观水体的治理大多仅关注水体内部的生态治理难以实现“长治久清”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的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0:一方面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污染源治理工程,该污染源治理工程包括对城市景观水体的周边岸坡进行土壤夯实处理、对周边岸坡进行护坡植被覆盖处理、在城市景观水体与周边岸坡之间进行排污设施建设以及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底进行生态清淤处理中的任意组合。具体地,污染源治理是城市景观水体治理的关键第一步,因而,在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时,需一方面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污染源治理工程。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源一般分为外源污染与内源污染,其中,外源污染主要为雨水冲刷城市景观水体周边土壤形成面源污染进入水体,或者未经处理的雨水径流、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混合进入水体,其中含有各种病原体、悬浮物、营养盐等污染物,对城市景观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内源污染主要为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底堆积了大量含有丰富营养盐的淤泥,而对城市景观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基于此,可作出如下治理措施:一、对城市景观水体的周边岸坡进行土壤夯实处理;具体为,将若干活树枝沿周边岸坡进行分层放置后,在若干活树枝盖上土壤并进行多次夯实,以形成包含根系、枝干、土壤的综合体系。上述提到的活树枝可以是米兰、藤本、月季等。上述提到的分层放置方式具体为沿坡度等高线水平或具有一定角度分层放置。这样一来,其形成的包含根系、枝干、土壤的综合体系,可有效增强周边岸坡的抗冲刷能力,防止水土流失。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一方面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污染源治理工程,所述污染源治理工程包括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周边岸坡进行土壤夯实处理、对所述周边岸坡进行护坡植被覆盖处理、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与所述周边岸坡之间进行排污设施建设以及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底进行生态清淤处理中的任意组合;/n另一方面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进行生态治理工程,所述生态治理工程包括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进行局部增氧处理、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配置水生植物以及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投放浮游动物与水生动物中的任意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方面对城市景观水体进行污染源治理工程,所述污染源治理工程包括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周边岸坡进行土壤夯实处理、对所述周边岸坡进行护坡植被覆盖处理、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与所述周边岸坡之间进行排污设施建设以及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底进行生态清淤处理中的任意组合;
另一方面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进行生态治理工程,所述生态治理工程包括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进行局部增氧处理、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配置水生植物以及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中科学投放浮游动物与水生动物中的任意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城市景观水体的周边岸坡进行土壤夯实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若干活树枝沿所述周边岸坡进行分层放置后,在所述若干活树枝盖上土壤并进行多次夯实,以形成包含根系、枝干、土壤的综合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周边岸坡进行护坡植被覆盖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周边岸坡上种植耐水湿、扎根能力强的护坡植物,以在所述周边岸坡上形成护坡植被,且所述护坡植被的覆盖率不少于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植物包括柠檬草、香根草、肾蕨、中国石竹、洋甘菊、银苞菊、柳叶、马鞭草中的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与所述周边岸坡之间进行排污设施建设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城市景观水体与所述周边岸坡之间修建排水沟渠,并在所述排水沟渠的下游排水口处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秀芳张扬刘训平冯蒙蒙尹娟王正川李红桔吴秋琴肖志明叶运顺马桂敏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