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082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包括:收集箱、进料通道、挡板、液压杆、液压泵、第一控制器、V型斗、连通管、电磁阀、第二控制器、进料斗;所述收集箱连接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底部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大小与进料通道底部的大小相匹配,挡板与液压杆连接,液压杆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与第一控制器连接;进料通道中间上下设置有两个V型斗,上部的V型斗斗口端朝上,下部的V型斗斗口端朝下,上下两个V型斗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第二控制器连接;进料通道顶部连接有进料斗。便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废弃液进行收集储存。

Waste liquid storage device for plant tissue cultur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储存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尖、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如脱壁后仍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等,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由于是在试管内培养,而且培养的是脱离植株母体的培养物,因此也称离体培养或试管培养。根据外植体来源和培养对象的不同,又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外植体灭菌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用一些灭菌剂(如HgCl2、NaClO等)对外植体进行浸泡,以杀灭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外植体灭菌完后,灭菌剂成了废弃液,这些废弃液若储存不当,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解决植物组织培养中废弃液不易收集储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包括:收集箱、进料通道、挡板、液压杆、液压泵、第一控制器、V型斗、连通管、电磁阀、第二控制器、进料斗;所述收集箱连接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底部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大小与进料通道底部的大小相匹配,挡板与液压杆连接,液压杆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与第一控制器连接;进料通道中间上下设置有两个V型斗,上部的V型斗斗口端朝上,下部的V型斗斗口端朝下,上下两个V型斗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第二控制器连接;进料通道顶部连接有进料斗。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顶壁剖面设置为锥形,进料斗活动连接有斗盖,斗盖设置为凹形,斗盖通过卡扣卡锁连接在进料斗上;斗盖上设置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侧壁上下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卡槽,卡槽上设置有侧板,侧板连接弹簧层,侧板通过弹簧层连接收集箱侧壁。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侧壁上设置有吸附剂网层,吸附剂网层内填充有吸附剂。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第三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进料通道、V型斗、进料斗,液位传感器壁上均涂有防腐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收集的废弃液通过进料斗进入,再打开电磁阀便于由上部的V型斗通过连通管进入下部的V型斗,再使得液压杆连接的挡板运动,便于进入到收集箱;进料斗和进料通道的设置,便于废弃液进行储存,也减少挥发性物质的挥发等。2、进料斗顶壁连接有斗盖,便于废弃液进入,也便于减少挥发或者接触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收集箱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收集箱(1)、进料通道(2)、挡板(3)、液压杆(4)、液压泵(5)、第一控制器(6)、V型斗(7)、连通管(8)、电磁阀(9)、第二控制器(10)、进料斗(11)、斗盖(12)、把手(13)、连接板(14)、卡槽(15)、侧板(16)、弹簧层(17)、吸附剂网层(18)、液位传感器(19)、第三控制器(20)。具体实施方式图1-2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包括:收集箱1、进料通道2、挡板3、液压杆4、液压泵5、第一控制器6、V型斗7、连通管8、电磁阀9、第二控制器10、进料斗11;收集箱1连接有进料通道2,进料通道2底部活动连接有挡板3,挡板3的大小与进料通道2底部的大小相匹配,挡板3与液压杆4连接,液压杆4与液压泵5连接,液压泵5与第一控制器6连接;进料通道2中间上下设置有两个V型斗7,上部的V型斗7斗口端朝上,下部的V型斗7斗口端朝下,上下两个V型斗7间设置有连通管8,连通管8上设置有电磁阀9,电磁阀9与第二控制器10连接;进料通道2顶部连接有进料斗11;收集的废弃液通过进料斗11进入,再打开电磁阀9便于由上部的V型斗7通过连通管8进入下部的V型斗7,再使得液压杆4连接的挡板3运动,便于进入到收集箱1;进料斗11和进料通道2的设置,便于废弃液进行储存,也减少挥发性物质的挥发等。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料斗11顶壁剖面设置为锥形,进料斗11活动连接有斗盖12,斗盖12设置为凹形,斗盖12通过卡扣卡锁连接在进料斗11上;斗盖12上设置有把手13;进料斗11顶壁连接有斗盖12,便于废弃液进入,也减少挥发或者接触等。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收集箱1侧壁上下设置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设置有卡槽15,卡槽15上设置有侧板16,侧板16连接弹簧层17,侧板16通过弹簧层17连接收集箱1侧壁;侧板16和弹簧层17的设置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便于收集箱1进行收集。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进料斗11侧壁上设置有吸附剂网层18,吸附剂网层18内填充有吸附剂;吸附剂网层18的设置,可以吸附进料斗11处一定的异味。实施例5: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收集箱1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9,液位传感器19与第三控制器20连接;便于进行液位的监测。实施例6: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收集箱1、进料通道2、V型斗7、进料斗11,液位传感器19壁上均涂有防腐层;便于进行废弃液的收集储存。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进料通道(2)、挡板(3)、液压杆(4)、液压泵(5)、第一控制器(6)、V型斗(7)、连通管(8)、电磁阀(9)、第二控制器(10)、进料斗(11);/n所述收集箱(1)连接有进料通道(2),进料通道(2)底部活动连接有挡板(3),挡板(3)的大小与进料通道(2)底部的大小相匹配,挡板(3)与液压杆(4)连接,液压杆(4)与液压泵(5)连接,液压泵(5)与第一控制器(6)连接;/n进料通道(2)中间上下设置有两个V型斗(7),上部的V型斗(7)斗口端朝上,下部的V型斗(7)斗口端朝下,上下两个V型斗(7)间设置有连通管(8),连通管(8)上设置有电磁阀(9),电磁阀(9)与第二控制器(10)连接;/n进料通道(2)顶部连接有进料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进料通道(2)、挡板(3)、液压杆(4)、液压泵(5)、第一控制器(6)、V型斗(7)、连通管(8)、电磁阀(9)、第二控制器(10)、进料斗(11);
所述收集箱(1)连接有进料通道(2),进料通道(2)底部活动连接有挡板(3),挡板(3)的大小与进料通道(2)底部的大小相匹配,挡板(3)与液压杆(4)连接,液压杆(4)与液压泵(5)连接,液压泵(5)与第一控制器(6)连接;
进料通道(2)中间上下设置有两个V型斗(7),上部的V型斗(7)斗口端朝上,下部的V型斗(7)斗口端朝下,上下两个V型斗(7)间设置有连通管(8),连通管(8)上设置有电磁阀(9),电磁阀(9)与第二控制器(10)连接;
进料通道(2)顶部连接有进料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室用的废弃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1)顶壁剖面设置为锥形,进料斗(11)活动连接有斗盖(12),斗盖(12)设置为凹形,斗盖(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亮杨世先张军云张钟董春富杨光炤董广王文智钱遵姚张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