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80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包括升降井道,所述升降井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设备室,所述安装设备室的内部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输出端的表面设置有制动器。再进行使用的时候曳引绳会在引导轮上左右,曳引绳在上下移动的穿过中如果表面的润滑油没有了,或者表面没有足量的润滑油会使曳引绳与引导轮发生摩擦,长时间的升降过程中容易使引导轮发生损坏,从而不利于电梯的使用,增加电梯轿厢的危险性,通过在限制引导板架的内侧设置有输出管、润滑箱、连接管、气动润滑泵一可以在曳引绳没有足够的润滑油的时候抽出经过输出管喷到曳引绳上,减少升降移动摩擦造成的损坏,增加轿厢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轿厢
,具体涉及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吊顶通常为镜面不锈钢材料;轿底为2mm厚PVC大理石纹地或20mm厚大理石拼花。电梯轿厢空间环境的设计必须以满足乘客对电梯的使用功能需求为核心;轿厢式电梯空间环境设计一定要遵循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的一般规律,轿厢式电梯空间环境的设计必须始终把握“以人为本”这个主题,现有技术申请号:201922182540.7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解决了轿厢到达指定楼层后,会出现溜动现象,导致乘坐人员容易踩空,同时曳引轮和导向轮存在摩擦力较低的现象,曳引稳定性较差,但是在增加摩擦力的时候给曳引绳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解决了在增加摩擦力的时候容易给曳引绳造成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包括升降井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井道(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设备室(2),所述安装设备室(2)的内部设置有正反电机(3),所述正反电机(3)输出端的表面设置有制动器(4),所述正反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曳引轮(5),所述曳引轮(5)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轴座板(10),所述安装设备室(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气缸一(7),所述曳引轮(5)的表面设置有曳引绳(6),所述曳引绳(6)的一端设置有对重架(15),所述曳引绳(6)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固定顶板(20),所述连接固定顶板(20)的底部设置有轿厢(19),所述轿厢(19)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升降井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包括升降井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井道(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设备室(2),所述安装设备室(2)的内部设置有正反电机(3),所述正反电机(3)输出端的表面设置有制动器(4),所述正反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曳引轮(5),所述曳引轮(5)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轴座板(10),所述安装设备室(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气缸一(7),所述曳引轮(5)的表面设置有曳引绳(6),所述曳引绳(6)的一端设置有对重架(15),所述曳引绳(6)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固定顶板(20),所述连接固定顶板(20)的底部设置有轿厢(19),所述轿厢(19)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升降井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升降引导道板(11),所述升降井道(1)内壁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引导道板(13),所述安装设备室(2)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制引导板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有底固支撑板(16),所述底固支撑板(16)的顶侧设置有缓冲器(17),所述缓冲器(17)的顶侧设置有缓动顶架板(18),且缓动顶架板(18)的两端延伸至底固支撑板(16)两端的内侧,且底固支撑板(16)两端的内侧也设置缓冲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轮优化型电梯轿厢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架(1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引导架(14),所述连接引导道板(13)的内侧开设有与连接引导架(14)相匹配的滑槽,且连接引导架(14)的中侧设置有两个T型滑板,连接引导架(14)的两端设置有相向弯曲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载欣陈文豪陆万民赵麒吴从立钱华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汉神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