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78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物流输送线,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输送滚筒、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且二者铰接,工作时,可设置于前后高度不同的设备之间,用于物品传输过渡,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框架底部,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二框架底部,且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均能够调整,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发生相对转动时,调节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从而保证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适应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负担;与此同时,输送滚筒上设置纠偏元件,借助纠偏元件,能够令传输物品保持正确的输送方向,使传输物品顺利移动,避免传输物品堆积、错位,提高输送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输送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输送
,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流输送线。
技术介绍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高效率的完成,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物流包括七大构成部分:物体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输送设备是物流行业必不可少的设备,输送设备应用广泛,极大地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输送设备多为采购设备,规格统一,价格廉宜,但是在与其它具体设备相配合使用时,缺少衔接过渡,降低了输送设备的适应性。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物流输送设备适应性较差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输送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物流输送设备的适应性,提高输送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流输送线,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输送滚筒、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相连,多个所述输送滚筒并排、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两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均能够调整;所述输送滚筒具有纠偏元件,所述纠偏元件能够纠正传输物品的运动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腿、第一滑套和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套相连,所述第一支杆为V形,所述第一滑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支腿的外部。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腿、第二滑套、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滑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支腿的外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一滑套之间、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二滑套之间均设置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与所述第一滑套、所述第二滑套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紧固螺杆能够与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支腿的底部设置基座,基座为圆台状,所述基座的直径较小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腿相连,所述基座内设置配重块。优选地,所述纠偏元件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输送滚筒同轴设置,所述挡块凸出于所述输送滚筒,所述挡块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挡块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滚筒的两端。优选地,两块所述挡块相对的面为球面。优选地,所述纠偏元件还包括纠偏螺旋片,两组所述纠偏螺旋片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滚筒的两端,所述纠偏螺旋片绕所述输送滚筒的轴线呈螺旋状设置,所述纠偏螺旋片的旋向朝向所述输送滚筒的中线,所述纠偏螺旋片由柔性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设置称重元件,所述称重元件能够感知输送物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输送滚筒、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铰接相连,多个输送滚筒并排、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第一支撑组件平行设置于第一框架的底部,两组第二支撑组件平行设置于第二框架的底部,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均能够调整;输送滚筒具有纠偏元件,纠偏元件能够纠正传输物品的运动方向。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设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且二者铰接,工作时,可设置于前后高度不同的设备之间,用于物品传输过渡,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框架底部,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二框架底部,且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均能够调整,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发生相对转动时,调节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从而保证装置的结构稳定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负担,提高装置的适应性,便于推广应用,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较现有输送设备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与此同时,输送滚筒上设置纠偏元件,借助纠偏元件,能够令传输物品保持正确的输送方向,使传输物品顺利移动,避免传输物品堆积、错位,提高输送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传输物品安全系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的输送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为物流输送线,1为第一框架,2为第二框架,3为输送滚筒,4为第一支撑组件,5为第二支撑组件,6为纠偏元件,7为第一支腿,8为第一滑套,9为第一支杆,10为第二支腿,11为第二滑套,12为第二支杆,13为第三支杆,14为紧固螺杆,15为基座,16为挡块,17为纠偏螺旋片,18为称重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输送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物流输送设备的适应性,提高输送工作效率。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4,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物流输送线的输送滚筒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流输送线100,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输送滚筒3、第一支撑组件4、第二支撑组件5,第一框架1与第二框架2铰接相连,多个输送滚筒3并排、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上,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5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第一支撑组件4平行设置于第一框架1的底部,两组第二支撑组件5平行设置于第二框架2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输送滚筒、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相连,多个所述输送滚筒并排、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两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均能够调整;所述输送滚筒具有纠偏元件,所述纠偏元件能够纠正传输物品的运动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输送滚筒、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相连,多个所述输送滚筒并排、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两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高度均能够调整;所述输送滚筒具有纠偏元件,所述纠偏元件能够纠正传输物品的运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腿、第一滑套和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套相连,所述第一支杆为V形,所述第一滑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支腿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腿、第二滑套、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滑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支腿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输送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戴琳琳王光颖冯雪洁王永刚姜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黄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