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61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以铁27份、钴26份、镍25份、纳米碳酸钙17份、碳纳米管25份、碳化硅20份、无定型碳10份和环氧树脂7份为原料,经过原料处理、加热处理、筛分、二次处理、混合、冷却、搅拌混合和成型等一系列工艺步骤,将铁、钴和镍加入粉碎设备内部粉碎54min,并将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添加至搅拌设备内部搅拌43min,粉碎后的铁、钴和镍粉末添加至热处理设备加热72min,加热温度为1500℃,通过在铁系吸波材料内部添加碳系吸波材料内部成分,能够有效减少铁系吸波材料整体重量,同时增加抗腐蚀性和耐高温程度,对纳米吸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
,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的
技术背景纳米吸波材料是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介质损耗将电磁波能量转换成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和热能等)而消耗掉的一类材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纳米吸波材料通常分为碳系吸波材料、铁系吸波材料、陶瓷系吸波材料和其他类型的材料,铁系吸波材料能够在吸收电磁波能量的同时,具有抗腐蚀、耐高温和耐湿的独特性能;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关于纳米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属于溶解成膜,该方法通过将不同金属材料与粘连剂进行混合成型,得到铁系吸波材料,而铁系吸波材料相对比碳系吸波材料质量较重,导致铁系吸波材料不适用于航空行业,本申请提供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在铁系吸波材料内部添加碳系吸波材料内部成分,能够有效减少铁系吸波材料整体重量,同时增加抗腐蚀性和耐高温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纳米吸波材料的技术现状,本专利技术旨在于提供了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具体采用步骤如下:(1)原料处理:将铁、钴和镍加入粉碎设备内部粉碎40-60min,并将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添加至搅拌设备内部搅拌30-50min;(2)加热处理: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铁、钴和镍粉末添加至热处理设备加热60-80min,加热温度为1450-1600℃;(3)筛分: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筛分时间为10-25min;(4)二次处理:将步骤(3)中筛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以及二甲基甲酰胺试剂5-10份添加至高压釜内部,将高压釜内部温度调整为300-400℃,反应时间为20-40min;(5)混合:将步骤(2)中处理好的铁、钴和镍溶液倾倒至步骤(4)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内部,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0-80min;(6)冷却:将步骤(5)中处理好的混合溶液冷却至50-80℃;(7)搅拌混合:将步骤(6)中冷却好的混合溶液内部添加环氧树脂,并采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0-50min;(8)成型:将步骤(7)中混合好的混合溶液添加至薄膜成型设备内部进行加工成型。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将铁、钴和镍加入粉碎设备内部粉碎54min,并将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添加至搅拌设备内部搅拌43min。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粉碎后的铁、钴和镍粉末添加至热处理设备加热72min,加热温度为1500℃。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将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筛分时间为18min。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将筛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以及二甲基甲酰胺试剂7份添加至高压釜内部,将高压釜内部温度调整为350℃,反应时间为30min。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将处理好的铁、钴和镍溶液倾倒至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内部,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65min。优选的,将处理好的混合溶液冷却至65℃。优选的,将冷却好的混合溶液内部添加环氧树脂,并采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42min。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具体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以铁27份、钴26份、镍25份、纳米碳酸钙17份、碳纳米管25份、碳化硅20份、无定型碳10份和环氧树脂7份为原料,经过原料处理、加热处理、筛分、二次处理、混合、冷却、搅拌混合和成型等一系列工艺步骤,使得可通过对纳米吸波材料进行制备,将铁、钴和镍加入粉碎设备内部粉碎54min,并将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添加至搅拌设备内部搅拌43min,粉碎后的铁、钴和镍粉末添加至热处理设备加热72min,加热温度为1500℃,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筛分时间为18min,筛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以及二甲基甲酰胺试剂7份添加至高压釜内部,将高压釜内部温度调整为350℃,反应时间为30min,处理好的铁、钴和镍溶液倾倒至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内部,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65min,将处理好的混合溶液冷却至65℃,冷却好的混合溶液内部添加环氧树脂,并采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42min,将混合好的混合溶液添加至薄膜成型设备内部进行加工成型,通过在铁系吸波材料内部添加碳系吸波材料内部成分,能够有效减少铁系吸波材料整体重量,同时增加抗腐蚀性和耐高温程度,对纳米吸波材料制备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铁、钴、镍、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无定型碳、环氧树脂和二甲基甲酰胺试剂均为市场常见原料。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仪器:粉碎设备(购自青岛帕罗德粉体设备有限公司)、搅拌设备(购自苏海供热设备有限公司)、热处理设备(购自丹阳市欧华电炉制造厂)、筛分设备(购自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高压釜(购自威海亿鑫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薄膜成型设备(购自新甫机械有限公司)。另外,在下述的说明中,如无特别说明,%皆指m/m质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的所有试剂、原料和仪器都为本领域熟知选用的,均可从市场购买获得,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其他本领域熟知的一些试剂和设备都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方式的实施。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按配方百分比计,该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包括铁20-35份、钴20-35份、镍20-35份、纳米碳酸钙10-25份、碳纳米管20-30份、碳化硅15-25份、无定型碳10-20份和环氧树脂5-10份;优选的,按配方百分比计,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包括铁27份、钴26份、镍25份、纳米碳酸钙17份、碳纳米管25份、碳化硅20份、无定型碳10份和环氧树脂7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具体采用步骤如下:(1)原料处理:将铁、钴和镍加入粉碎设备内部粉碎40-60min,并将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添加至搅拌设备内部搅拌30-50min;(2)加热处理: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铁、钴和镍粉末添加至热处理设备加热60-80min,加热温度为1450-1600℃;(3)筛分: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筛分时间为10-25min;(4)二次处理:将步骤(3)中筛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以及二甲基甲酰胺试剂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采用步骤如下:/n(1)原料处理:将铁、钴和镍加入粉碎设备内部粉碎40-60min,并将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添加至搅拌设备内部搅拌30-50min;/n(2)加热处理: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铁、钴和镍粉末添加至热处理设备加热60-80min,加热温度为1450-1600℃;/n(3)筛分: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筛分时间为10-25min;/n(4)二次处理:将步骤(3)中筛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以及二甲基甲酰胺试剂5-10份添加至高压釜内部,将高压釜内部温度调整为300-400℃,反应时间为20-40min;/n(5)混合:将步骤(2)中处理好的铁、钴和镍溶液倾倒至步骤(4)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内部,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0-80min;/n(6)冷却:将步骤(5)中处理好的混合溶液冷却至50-80℃;/n(7)搅拌混合:将步骤(6)中冷却好的混合溶液内部添加环氧树脂,并采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0-50min;/n(8)成型:将步骤(7)中混合好的混合溶液添加至薄膜成型设备内部进行加工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采用步骤如下:
(1)原料处理:将铁、钴和镍加入粉碎设备内部粉碎40-60min,并将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添加至搅拌设备内部搅拌30-50min;
(2)加热处理: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铁、钴和镍粉末添加至热处理设备加热60-80min,加热温度为1450-1600℃;
(3)筛分: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筛分时间为10-25min;
(4)二次处理:将步骤(3)中筛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以及二甲基甲酰胺试剂5-10份添加至高压釜内部,将高压釜内部温度调整为300-400℃,反应时间为20-40min;
(5)混合:将步骤(2)中处理好的铁、钴和镍溶液倾倒至步骤(4)处理好的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碳化硅和无定型碳粉末内部,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0-80min;
(6)冷却:将步骤(5)中处理好的混合溶液冷却至50-80℃;
(7)搅拌混合:将步骤(6)中冷却好的混合溶液内部添加环氧树脂,并采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0-50min;
(8)成型:将步骤(7)中混合好的混合溶液添加至薄膜成型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龙杨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亿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