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剂,特别是一种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碘是一种有害的放射性同位素,由裂变核素铀-235的核裂变产生,其半衰期约为8天(131I)至1.6×107年(129I)不等。其中,129I由于其高毒性、高移动性和长半衰期会引起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人类长期接触放射性碘会导致人体内代谢紊乱,智力低下和甲状腺癌的增加。因此,有效防止放射性碘的迁移扩散是非常有必要的。放射性碘广泛存在于核废液中,碘以负一价碘离子(I-)和五价碘离子(IO3-)的形式存在。现有技术中,化学沉淀、生物累积、光降解、膜分离、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方法已应用于废水处理。由于吸附法的操作方法简单有效,不造成二次污染,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放射性碘的吸附分离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粉末状吸附剂颗粒度小,固液相分离困难,难回收,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而难以直接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因此,开发一种良好稳定性、低成本、易回收、可批量制备的吸附材料在废液体系中分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所述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成珠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包括载体及负载于载体上的吸附材料,所述载体为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所述吸附材料分布在所述载体的孔道中且而部分所述吸附材料嵌入在所述载体内,所述吸附材料由大量纳米片组合堆积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所述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成珠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包括载体及负载于载体上的吸附材料,所述载体为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所述吸附材料分布在所述载体的孔道中且而部分所述吸附材料嵌入在所述载体内,所述吸附材料由大量纳米片组合堆积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聚醚砜,所述载体为具有多孔结构的球体,所述载体的孔径为50-2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的粒径为2~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的平均孔径为3.81nm,所述吸附材料为氧化铋。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称取0.485g五水硝酸铋溶解在含有17mL乙醇和8.5mL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并搅拌溶解,然后将所述混合溶液移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40℃~180℃反应10h~12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并于60℃下干燥48h即制得氧化铋材料;
取所述氧化铋材料分散在1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氧化铋溶液,然后将聚醚砜加入到所述氧化铋溶液中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琳,段涛,赵倩,陈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