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修复的可降解多孔锌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为一种用于骨修复的可降解锌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寻找机械性能优于目前临床使用的永久性植入材料的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同时具有理想的体内降解速度和可靠的力学稳定性,仍然是骨修复临床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金属锌具有适宜的降解速度,且锌元素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纯锌的力学性能较差,作为植入体无法满足在体内需要起到支撑作用的应用环境,因此需要通过合金化或复合化等技术改善纯锌材料本身作为植入体的力学缺陷。综合前期进行的Zn-Mg合金研究,优选出的Zn-1Mg合金表现出较适宜的力学强度和降解速率。为了进一步增强Zn-1Mg合金的促成骨性能,可通过添加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β-磷酸三钙(βTCP)作为复合添加成分。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不仅应该具有骨传导作用,还应具备骨诱导和骨形成能力,因此可通过在植入材料内部构造合适宜的孔隙结构,可以为成骨前体细胞的聚集和黏附、新生骨组织的相互连接以及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骨修复的可降解多孔锌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锌、镁和β-磷酸三钙,三者的质量比为100:0.8~1.2:4~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修复的可降解多孔锌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锌、镁和β-磷酸三钙,三者的质量比为100:0.8~1.2: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修复的可降解多孔锌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锌、镁和β-磷酸三钙的质量比为10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修复的可降解多孔锌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中采用氯化钠颗粒为预设孔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骨修复的可降解多孔锌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每100g锌采用氯化钠50~55g。
5.一种用于骨修复的可降解多孔锌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圆筒形模具
用石墨材料制备圆筒形模具,内腔表面粗糙度为Ra0.06~0.12μm;
(2)、机械合金化粉末
在真空手套箱中进行粉末的称取,每100g锌粉称取镁粉0.8~1.2g置于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放置直径为3mm和6mm的玛瑙球,球料比为3:1,密封球磨罐;将密封球磨罐放置于高速球磨机上进行球磨混粉,球磨机转速为1600rpm,球磨期间每工作15min停止15min,重复8个周期,共计4h;
(3)、配料、混料
将上述高能球磨后的混合粉末取出置于另外经干燥后球磨罐中,分别称取β-磷酸三钙4~6g和氯化钠50~55g置于混合粉末中,密封球磨罐;将密封球磨罐放置于低速球磨机上进行球磨混粉,球磨机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1h;
(4)、装填粉末
打开石墨模具,在模具内腔底部放置下石墨垫块,将上述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红,姚润华,杭瑞强,韩书扬,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