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整形软组织用无张力钛金属经编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88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和医疗技术领域,并且旨在改善用于精细外科整形的薄解剖结构:眼睑、角膜等的网状植入物的技术性能。一种用于外科整形软组织的无张力钛金属经编织物是由被弯曲以形成互连的线圈的钛线制成的网状织物,其中所述钛线具有轮廓表面。技术效果是材料的弹性降低和可塑性增加,使得可以将所述材料结合到薄解剖结构中而没有损伤的风险,同时改善结缔组织的形成,减少创口分泌物,缩短愈合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快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外科整形软组织用无张力钛金属经编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和医疗
,旨在改善用于精细外科整形的薄解剖结构:眼睑、面部组织、腹股沟管腹环等的网状内假体的技术性能。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RU160627U1,2016年3月27日公开)中已知这样一种方案,其记载了一种用于疝修补术的网状材料。用间断的U形缝合线或连续缝合线将带有生物活性涂层的钛丝网沿周边固定在边缘。如果需要将该网状物非常可靠地固定到组织上,可以沿着疝孔的边缘使用第二个周边缝合线。这种方案(也即上述方案)的缺点是当固定网状内假体时,以各种方式制成的缝合线或钉书钉的形式使用额外的固定器。该方案不能快速建立内假体的牢固固定,并且不能确保内假体的整个表面均匀地固定在手术创口的组织上,同时这些线不具有高可塑性并且具有高断裂风险。由现有技术(RU121735U1,2012年11月10日公开)已知这样一种方案,其记载了用于外科整形的钛金属经编织物。该金属经编织物用钛含量为至少80%的钛合金线制成,呈网状物形式,同时该网状物包含被弯曲以形成互连线圈的线。使用间断的U形缝合线或连续缝合线在边缘沿周边固定该网状物。如果需要将该网状物非常可靠地固定在组织上,则可以沿着疝口的边缘使用第二个周边缝合线。也可以用钛订书钉固定该网状物。天然金属经编织物(尚未通过其他影响线粗的方法进行处理)的缺点是有弹簧性能(弹性),当材料变形以形成线圈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种现象,其密度通常比纬编(filling-knit)材料更高。由于线圈的相互张力,网状物可以变形、扭曲、形成褶皱并对相邻的结构施加压力,导致其所缝合的身体组织拉伸。作为弹性的结果,可能出现在组织中形成溃疡、穿过精细结构的材料裂开(cheese-wiring)、从缝合材料上撕裂网状物、使植入物起皱、使材料边缘卷曲以及在手术创口中难以扩张。同时,当将其放置在薄解剖结构(例如眼睑的粘膜下层、角膜等)中时,弹簧性能不允许使用该材料,这是由于可能会造成材料裂开或用钛网的单个线在粘膜上打孔的风险。目前现有的材料不能将天然金属经编织物快速适当地放置在具有粘膜且临近组织厚度小于1mm的薄解剖结构中,也不能将其整个表面均匀地固定到手术创口的组织上。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使得能够基本上克服所指出的原型中固有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具有高可塑性和低弹性的金属经编织物,其可降低对薄解剖结构的损伤风险,并且能够将金属经编织物用于那些迄今为止还没有使用由金属经编织物制成植入物的领域(例如眼睑粘膜下层、角膜等的整形)。技术效果是降低金属经编织物的弹性并提高其可塑性,从而可将所述织物合并到薄解剖结构中而没有损伤的风险,同时改善结缔组织的形成,减少创口分泌物,缩短愈合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更快地康复,因此扩大了金属经编织物在那些钛的生物惰性和材料的高可塑性特别重要的领域中的应用范围。由于用于外科手术整形软组织的无张力的钛金属经编织物是由被弯曲以形成互连的线圈的钛线制成的网状织物,其中钛线具有轮廓表面(contouredsurface),因此实现了所述技术效果。网状织物基于纬编编织或经编编织制成。钛线的轮廓表面使钛线具有变化的直径,所述直径的波动范围为0.0025mm。在轮廓钛线的表面涂上氧化膜。氧化膜的厚度为1-3μm。钛线由GRADE-5合金制成。附图说明图1a为具有轮廓线的无张力金属经编织物中内线圈区域的状态。图1b为具有非轮廓线的天然金属经编织物中的内线圈区域的状态。图2为拉伸针织网状物的零刚度图。图3a为化学蚀刻后的线表面浮雕的示例。图3b为离子处理后的线表面浮雕的示例。图4a为处理前带有纵向尖锐缺陷的线横截面。图4b为处理后带有平滑的纵向缺陷的线横截面。具体实施方式无张力金属经编织物为由被弯曲以形成互连线圈的钛线制成的网状织物,该织物用作内假体,旨在例如用于精细整形线上方具有层厚度小于1mm的软组织(上下眼睑、壁腹膜等)。无张力金属经编织物可制成进行植入其的操作所需的任何形状或尺寸。网状织物由纬编(线直径为100-140μm)网状物或经编(线直径为20-70μm)网状物表示。线可由VT1-00、VT-1.00wa(GRADE-1)或VT6(GRADE-5)钛合金制成。所用钛线具有高生物惰性和线可塑性,且可避免损坏组织。所述钛线具有轮廓表面。能够获得具有钛线轮廓表面的无张力金属经编织物的工艺流程是:功率超声处理、化学蚀刻、电化学抛光、离子处理等。这些处理方法将已经存在于针织网状织物结构中的钛线的直径减小了初始直径的10-35%,同时减小了内线圈接触的面积,从而降低了金属经编织物的弹性并显著增加了塑性,形成了对创口表面具有高粘附力的多孔结构。结果,实现了“伸缩效应(telescopiceffect)”:线圈和内线圈穿插浮动到相邻线圈的区域,如图1a所示。在未经处理的(天然的)金属经编织物(图1b)中未观察到该效应。在图1a和1b中,箭头和直线表示线圈和内线圈的穿插浮动到同一横列(wale)的线圈内,其中图1a中的穿插更多。内线圈接触区域的伸缩效应和阻力降低是消除金属经编织物“弹簧”性能的主要因素。这一事实通过测量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了证实。因此,当拉伸编织网时,存在零刚度Z的周期(图2),该周期在图上显示为网状织物被无阻力拉伸的区域,其中Zaten是具有轮廓线(contouredthread)的无张力金属经编织物的零刚度,而Znat是具有非轮廓线的天然金属经编织物的零刚度。当比较具有同种针织类型和线粗的天然金属经编织物和无张力金属经编织物时,无张力金属经编织物的零刚度区域比天然材料的零刚度区域至少大20%。作为工艺操作的结果,形成了钛线的轮廓表面:无序分布的凹陷和凸起(图3a和3b)。此外,在处理过程中,例如通过电化学抛光,在位于无张力网状织物的结构中的线的表面,使由线的拉伸引起的纵向尖锐的缺陷(图4a)变得平滑。处理后缺陷变平滑的情形如图4b所示。作为内部应力集中点的纵向缺陷被消除,因此额外的处理协调了线本身的残余应力,并降低了网状织物断裂的风险。该处理也使钛线具有变化的直径,且沿钛线长度方向的波动范围为0.00025mm,这也为线在内线圈间隙的移动提供了额外的自由。为了进一步提高可塑性,可在无张力金属经编织物的表面施加1-3μm厚的氧化膜。众所周知,应用氧化钛使滑动摩擦系数降低了约3倍,并显著提高了无张力经编织物的响应性,以使线圈相对于彼此容易滑动,这积极地影响了材料的延展性。表面氧化膜减小了针织线圈之间的摩擦,还减少了伴随的负面性能:材料拉直时断裂等。氧化膜通过将由轮廓线制成的网状织物浸入充满所需溶液的电镀浴中,在恒定电流下持续一定时间而获得。取决于时间和所选电压,在钛线表面形成1-3μm厚的氧化膜。在这种情况下,线自身的粗度不会增加。无张力金属经编织物的高可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外科整形软组织的无张力钛金属经编织物,其中所述织物是由被弯曲以形成互连的线圈的钛线制成的网状织物,其中所述钛线具有轮廓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外科整形软组织的无张力钛金属经编织物,其中所述织物是由被弯曲以形成互连的线圈的钛线制成的网状织物,其中所述钛线具有轮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张力钛金属经编织物,其中所述网状织物基于纬编编织或经编编织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张力钛金属经编织物,其中所述钛线的轮廓表面使钛线具有变化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A·卡赞采夫A·A·尤苏波夫A·I·阿列恒V·A·扎瓦列夫
申请(专利权)人:弹性钛合金植入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俄罗斯;R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