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理气消痞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47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理气消痞汤,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气消痞汤的主要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醋柴胡9‑12份,炒白芍10‑15份,炒枳壳9‑15份,炙甘草6‑9份,焦槟榔8‑10份,姜厚朴9‑12份,清半夏9‑12份,旋覆花9‑12份,代赭石15‑18份,生姜12‑15份,大枣20‑30份,人参6‑9份,醋莪术10‑15份,龙葵15‑18份。理气消痞汤能改善胃瘫综合征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饮食,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理气消痞汤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理气消痞汤。
技术介绍
胃瘫综合征(PGS)是腹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腹部手术后出现的以胃排空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进食后腹胀、腹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日久体重减轻、每日胃液引流量超过800毫升。胃瘫综合征一旦发生,不易恢复,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持续几个月,病人需长期住院,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及后续的治疗。中医古籍中没有胃瘫综合征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胃瘫综合征归纳于“胃胀、痞满”等疾病中,中医认为胃瘫形成与手术后脾胃受损、情志不畅、气机失调、胃气上逆、瘀血、痰浊阻滞胃部有关。因此,本临床研究拟采用理气消痞汤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探讨中医药对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理气消痞汤。理气消痞汤能改善胃瘫综合征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饮食,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理气消痞汤,其主要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醋柴胡9-12份,炒白芍10-15份,炒枳壳9-15份,炙甘草6-9份,焦槟榔8-10份,姜厚朴9-12份,清半夏9-12份,旋覆花9-12份,代赭石15-18份,生姜12-15份,大枣20-30份,人参6-9份,醋莪术10-15份,龙葵15-18份。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理气消痞汤,主要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醋柴胡12份,炒白芍10份,炒枳壳9份,炙甘草6份,焦槟榔8份,姜厚朴9份,清半夏9份,旋覆花9份,代赭石15份,生姜12份,大枣30份,人参6份,醋莪术10份,龙葵15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理气消痞汤,诸药合用补而不壅,消而不损,扶正祛邪,补泻兼施,升降协调,共奏疏肝和胃、健脾益气、降逆止呕、化痰活血、理气消痞之功效。用于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可促进胃肠蠕动及脾胃功能恢复,缩短胃瘫病程,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饮食。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实施例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选取我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胃瘫综合征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为28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7~85岁,中位年龄52岁;病程8~15d,平均(9.12±0.36)d;肿瘤患者ECOG评分2~3分。其中胃癌14例、直肠癌3例、横结肠癌2例、乙状结肠癌3例、胰十二指肠癌3例、胃间质瘤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2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9~88岁,中位年龄55岁;病程9~17d,平均(10.28±0.49)d;ECOG评分2~3分。其中胃癌15例、直肠癌2例、横结肠癌3例、乙状结肠癌2例、胰十二指肠癌2例、胃间质瘤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卵巢癌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P>0.05)。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①患者有腹部肿瘤手术史;②临床表现为术后7天仍不能进食、或拨除胃管后因呕吐等原因而再次置管;③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饱胀、腹痛;④每日胃液引流量超过800mL;⑤经影像学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消化道造影显示胃液大量潴留,胃不蠕动或蠕动减缓;⑥不合并导致胃瘫综合征基础疾病。1.2.2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痞满的肝胃不和、痰瘀互结型诊断标准:脘腹痞闷,心烦神惫,胸胁胀满,大便不爽,呕恶嗳气,舌淡红且舌下脉络呈青紫,舌苔腻,脉象弦细或涩。1.3纳入标准①年龄超过18岁;②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③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研究;④签署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①患者具有严重基础疾病;②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者;③患者试验期间未配合随机入组;④合并活动性结核及其它感染性疾病者;⑤未服从要求或依从性差、无法按医嘱并配合治疗者;⑥对所用药物过敏者;⑦精神疾病者。1.5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减压(置胃管及鼻饲管)、营养支持治疗,每日三次口服莫沙必利,1粒/次,莫沙必利(国药准字H19990315,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理气消痞汤。理气消痞汤组成:醋柴胡12g,炒白芍10g,炒枳壳9g,炙甘草6g,焦槟榔8g,姜厚朴9g,清半夏9g,旋覆花9g,代赭石15g,生姜12g,大枣30g,人参6g,醋莪术10g,龙葵15g。加600毫升冷水浸泡半小时,先用大火煎开,再改小火煎煮20分钟,取汁200mL,每剂中药煎二次,两次煎药药液混合,共取药液400毫升,分4次口服,每次100毫升,每4小时一次,口服中药后将胃管夹闭2小时。1.6观察指标1.6.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治愈,没有胃液引流出,夹闭胃管并进食后无腹痛、腹胀,无反酸,无恶心、呕吐,消化道碘油造影提示胃蠕动良好;(2)有效,胃液引流量小于200mL/天,夹闭胃管后腹胀、恶心、进食后加重,消化道碘油造影提示有胃蠕动,但较弱;(3)无效,胃液引流量无明显变化,消化道造影提示胃液潴留,无胃蠕动,症状无明显缓解。临床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1.6.2胃液引流量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1、14天计算胃液引流量。1.6.3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以拔除胃肠减压管,能进半流质,进食后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做为标准。1.6.4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变化。1.6.5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查心电图及血常规、肝、肾功能。1.7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为等级计数数据,用秩和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数据由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临床疗效对比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液引流量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胃液引流量分别为1125±118毫升、1089±126毫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7、11、14天胃液引流量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3、7、11天与治疗前相比胃液引流量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与治疗前相比,胃液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理气消痞汤,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气消痞汤的主要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醋柴胡9-12份,炒白芍10-15份,炒枳壳9-15份,炙甘草6-9份,焦槟榔8-10份,姜厚朴9-12份,清半夏9-12份,旋覆花9-12份,代赭石15-18份,生姜12-15份,大枣20-30份,人参6-9份,醋莪术10-15份,龙葵15-1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腹部肿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理气消痞汤,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气消痞汤的主要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醋柴胡9-12份,炒白芍10-15份,炒枳壳9-15份,炙甘草6-9份,焦槟榔8-10份,姜厚朴9-12份,清半夏9-12份,旋覆花9-12份,代赭石15-18份,生姜12-15份,大枣20-30份,人参6-9份,醋莪术10-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研究所福建省癌症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