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兵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47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所述中药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荆芥7、炙甘草6、干姜2、防风7、白芷7、桔梗8、羌活7、豆豉8、麻黄7、紫苏叶10、桂枝8、鹅不食草7、射干12、细辛3、杏仁9、柴胡10、藿香3、生石膏9、鱼腥草9、佩兰7、茯苓12。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采用“药食共用”的中药原料,经过科学组合制备而成,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可以有效治疗风寒感冒,具有解表散寒,辛温宣肺、通窍止痛的效果,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推广应用后可望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等为特征,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目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中国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但实践证明,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不同类型的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目前,国内感冒药市场以主治风热感冒及流行性感冒为主,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驱寒解表、通窍止痛的效果,疗程短见效快。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所述中药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荆芥3-9、炙甘草6-8、干姜2-3、防风3-9、白芷3-9、桔梗5-10、羌活3-9、豆豉3-10、麻黄3-9、紫苏叶8-11、桂枝6-10、鹅不食草3-9、射干10-14、细辛2-4、杏仁6-12、柴胡8-12、藿香3-4、生石膏8-10、鱼腥草6-15、佩兰3-9、茯苓10-12。所述中药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荆芥7、炙甘草6、干姜2、防风7、白芷7、桔梗8、羌活7、豆豉8、麻黄7、紫苏叶10、桂枝8、鹅不食草7、射干12、细辛3、杏仁9、柴胡10、藿香3、生石膏9、鱼腥草9、佩兰7、茯苓12。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干姜、细辛分别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提取液用β-环糊精包结成包结物,药渣备用;(2)将药渣与羌活、紫苏叶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醇沉,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C相对密度为1.22~1.23的浓缩液一;(3)再取荆芥、白芷、桔梗、豆豉、麻黄、鹅不食草、桂枝、防风、炙甘草、射干、杏仁、柴胡、藿香、生石膏、鱼腥草、佩兰、茯苓,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煮液,加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2的浓缩液二;(4)将步骤(1)得到的干姜挥发油包结物和细辛挥发油包结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取浓缩液一和浓缩液二合并,加入上述细粉,通过加入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乳糖、蜂蜜、低聚木糖、防腐剂辅料,制成中药冲剂。步骤(2)中冷藏温度为-2~2°C。本专利技术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药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温;入肺、肝经。功效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荆芥有强烈香气,主要以鲜嫩的茎叶供作蔬菜食用。炙甘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干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主治: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主治: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紫苏叶:味辛,微温,无毒;归脾、肺经。芳香升散,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安胎,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紫苏叶营养成分为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羌活入膀胱、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豆豉性平,味咸,归肺、胃经。具有和胃,除烦,解腥毒,去寒热的功效。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鹅不食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射干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细辛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杏仁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如镇咳、平喘、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血脂、补脑益智等。苦杏仁中特有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苦杏仁苷含量达5.5%,现代医学认为,苦杏仁苷具有抑制和杀死癌细胞的作用。杏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藿香归脾、胃、肺经。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呕吐、泄泻、暑湿、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等症。生石膏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缓解头痛牙疼等功能。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佩兰性平,味辛,利湿,健胃,清暑热。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茯苓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采用“药食共用”的中药原料,经过科学组合制备而成,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可以有效治疗风寒感冒,具有解表散寒,辛温宣肺、通窍止痛的效果,疗程短见效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n荆芥3-9、炙甘草6-8、干姜2-3、防风3-9、白芷3-9、桔梗5-10、羌活3-9、豆豉3-10、麻黄3-9、紫苏叶8-11、桂枝6-10、鹅不食草3-9、射干10-14、细辛2-4、杏仁6-12、柴胡8-12、藿香3-4、生石膏8-10、鱼腥草6-15、佩兰3-9、茯苓10-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荆芥3-9、炙甘草6-8、干姜2-3、防风3-9、白芷3-9、桔梗5-10、羌活3-9、豆豉3-10、麻黄3-9、紫苏叶8-11、桂枝6-10、鹅不食草3-9、射干10-14、细辛2-4、杏仁6-12、柴胡8-12、藿香3-4、生石膏8-10、鱼腥草6-15、佩兰3-9、茯苓1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荆芥7、炙甘草6、干姜2、防风7、白芷7、桔梗8、羌活7、豆豉8、麻黄7、紫苏叶10、桂枝8、鹅不食草7、射干12、细辛3、杏仁9、柴胡10、藿香3、生石膏9、鱼腥草9、佩兰7、茯苓12。


3.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干姜、细辛分别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提取液用β-环糊精包结成包结物,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兵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