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栗捡取脱蓬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装置
,涉及一种板栗捡取脱蓬装置。
技术介绍
板栗原产我国,是我国食用最早的著名坚果之一,年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板栗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为世界群栗之冠。炒食后其肉质细密,香甜适口,十分受欢迎。板栗包括栗蓬和栗实,人们在收获板栗时,只能将板栗栗蓬和栗实一起收获,然而,由于板栗外的栗蓬长满尖刺,导致人们在手工捡拾板栗时,手指经常被刺破,此外,板栗在地面上又很分散,手工捡拾板栗需要弯腰用手将板栗捡拾起来,效率不高,拾捡好后的板栗还需要带回去用机器脱蓬,大部分脱蓬机只进行一次脱蓬就结束了,脱蓬率比较低。现有的大部分板栗捡取脱蓬机在捡取完板栗时,采用高速撞击法、挤压法、碾搓法、破碎法等等进行脱蓬,采用的是刚性拍打等方法,以至于脱蓬时会出现栗实破碎,使板栗不易存储,而且往往只对板栗进行一次脱蓬,很多栗实没有从栗蓬中分离出来,分离不够干净彻底,脱蓬率比较低。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板栗捡取脱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栗捡取脱蓬装置,包括捡取机构、毛刷(6)、外壳和风机(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揉搓装置(12)、振动筛(13)、挤压装置(20)和传送装置;/n外壳上部开有落料口,毛刷(6)位于落料口的正上方,揉搓装置(12)位于落料口的正下方;/n外壳由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组成,第二外壳(5.2)整体位于第一外壳(5.1)中,揉搓装置(12)、振动筛(13)和挤压装置(20)位于第二外壳(5.2)中,传送装置和风机(10)位于第一外壳(5.1)中且位于第二外壳(5.2)外部;毛刷(6)设置于捡取机构下方,与第四电机(2.4)相连;/n揉搓装置(12)由一个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栗捡取脱蓬装置,包括捡取机构、毛刷(6)、外壳和风机(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揉搓装置(12)、振动筛(13)、挤压装置(20)和传送装置;
外壳上部开有落料口,毛刷(6)位于落料口的正上方,揉搓装置(12)位于落料口的正下方;
外壳由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组成,第二外壳(5.2)整体位于第一外壳(5.1)中,揉搓装置(12)、振动筛(13)和挤压装置(20)位于第二外壳(5.2)中,传送装置和风机(10)位于第一外壳(5.1)中且位于第二外壳(5.2)外部;毛刷(6)设置于捡取机构下方,与第四电机(2.4)相连;
揉搓装置(12)由一个辊轮(12.2)和分布在辊轮(12.2)周面上的三个圆弧形的揉搓板(12.1)构成,每个揉搓板(12.1)的直边平行于辊轮(12.2)的轴向,每个揉搓板(12.1)的弧形凹面朝向辊轮(12.2)周面,且三个揉搓板(12.1)沿辊轮(12.2)周面围成一圈,三个揉搓板(12.1)同侧的一个直边分别与辊轮(12.2)周面进行铰链固定连接;辊轮(12.2)与第二电机(2.2)相连,由第二电机(2.2)进行驱动;
第二外壳(5.2)内固设有第一弧形部件(5.2.3)和第二弧形部件(5.2.7),第一弧形部件(5.2.3)和第二弧形部件(5.2.7)均位于揉搓装置(12)下方,第一弧形部件(5.2.3)和第二弧形部件(5.2.7)的弧形凹面朝向揉搓板(12.1),且第一弧形部件(5.2.3)的弧形凹面上具有多个凹槽,第二弧形部件(5.2.7)具有光滑的弧形凹面,每个揉搓板(12.1)的弧形凸面上具有多个凸起,当揉搓板(12.1)随辊轮(12.2)的转动运动到其活动部分与板栗接触并且使板栗沿着第一弧形部件(5.2.3)滚动时,揉搓板(12.1)活动部分与辊轮(12.2)之间的距离开始逐渐减小,揉搓板(12.1)逐渐贴合辊轮(12.2),逐渐增大挤压板栗的力,当揉搓板(12.1)活动部分的直边到达第一弧形部件(5.2.3)凹面的最低点时,揉搓板(12.1)活动部分与辊轮(12.2)贴合;
振动筛(13)位于第一弧形部件(5.2.3)和第二弧形部件(5.2.7)的下方,振动筛(13)向着距离捡取机构最远的侧面的下方倾斜,在靠近第二电机(2.2)一侧与第一连杆(14.1)相连,通过第一连杆(14.1)与位于第二电机(2.2)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带轮(7.2)偏心相连,从而构成曲柄滑块运动机构;
挤压装置(20)安装在第二外壳(5.2)距离捡取机构最远的侧面上,且能够沿第二外壳(5.2)侧面上下滑动;挤压装置(20)由一个竖直放置的矩形板以及与其下底面固定相连的多个挤压单元组成;挤压装置(20)的矩形板与振动筛(13)通过第二连杆(14.2)进行连接,第二连杆(14.2)一端与振动筛(1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矩形板转动连接;振动筛(13)的网孔直径为20~35mm;
传送装置包括多个串连的传送圆盘(17),任意相邻两传送圆盘(17)之间通过连接装置(18)连接,传送圆盘(17)位于管道(16)内部,管道(16)围绕着第二外壳(5.2)排列成首尾相连的一圈;
传送装置还包括转动叶片(19),转动叶片(19)与第三电机(2.3)相连;
沿长度方向,管道(16)分为依次排列的获得动力段、接收板栗段、第一输送板栗段、排出板栗段和第二输送板栗段,各段中的传送圆盘(17)平行布置;获得动力段位于转动叶片(19)的下方,且其中的传送圆盘(17)能在转动叶片(19)转动时与其接触获得前进的动力;接收板栗段用于接收在振动筛(13)上被挤压装置(20)挤压掉落下来的板栗;排出板栗段用于使运送的板栗掉落到揉搓装置(12)内部;第一输送板栗段用于连接排出板栗段与接收板栗段,第二输送板栗段用于连接排出板栗段与获得动力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栗捡取脱蓬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机(2.2)与第三电机(2.3)分别位于第二外壳(5.2)外部且固定在第一外壳(5.1)内部相对的两侧;
第二外壳(5.2)靠近第二电机(2.2)的一侧和靠近第三电机(2.3)的一侧分别开有第一矩形口(5.2.1),两个第一矩形口(5.2.1)所在第二外壳(5.2)侧面上还各设有一个圆形开口(5.2.2)和一个斜矩形开口(5.2.4),两个圆形开口(5.2.2)分别位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元明,白杰,卞志远,任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