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体头尾定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036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虾类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虾体头尾定向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机构、第二输送带机构和下料机构。第一输送带机构的数量至少有两组,相邻两组第一输送带机构之间限定有用于虾身通过并卡住虾头的第一间隙;第二输送带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一组,第二输送带机构一端设置于第一间隙内,另一端沿出料方向伸出第一间隙;以及下料机构,其设置于第二输送带机构的出料端;其中,第一输送带机构的输送速度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速度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输送带机构和第二输送带机构,使虾体在传送过程中,虾体的头部和尾部产生速度差,实现虾体头尾定向输出,无需人工对虾体进行摆正,提高虾体在进入下一加工工序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体头尾定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虾类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虾体头尾定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虾类的生产由于虾体的结构较为复杂,在生产中不容易进行定向上下料,导致大部分生产工序都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上下料,影响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提高虾体生产的效率,降低人工投入,亟需设计一款可以实现虾体定向上下料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在虾体上下料的过程中,对虾体的头尾进行定向,从而实现虾体定向上下料,并有利于降低人工投入,提高生产质量的一种虾体头尾定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虾体头尾定向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第一输送带机构,相邻两组第一输送带机构之间限定有用于虾身通过并卡住虾头的第一间隙;至少一组第二输送带机构,所述第二输送带机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另一端沿出料方向伸出所述第一间隙;以及下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机构的出料端。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H为5mm-15mm。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虾体头尾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组第一输送带机构,相邻两组第一输送带机构之间限定有用于虾身通过并卡住虾头的第一间隙;/n至少一组第二输送带机构,所述第二输送带机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另一端沿出料方向伸出所述第一间隙;以及/n下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机构的出料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体头尾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组第一输送带机构,相邻两组第一输送带机构之间限定有用于虾身通过并卡住虾头的第一间隙;
至少一组第二输送带机构,所述第二输送带机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另一端沿出料方向伸出所述第一间隙;以及
下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机构的出料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体头尾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H为5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体头尾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一传送带、第一主动辊轮和第一被动辊轮,所述第一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辊轮和所述第一被动辊轮以用于第一主动辊轮和第一被动辊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主动辊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虾体头尾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辊轮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被动辊轮的外周面均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一传送带嵌设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虾体头尾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壁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外周面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壁贴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远叶柯蕾叶春蕾
申请(专利权)人:甸硕水产科技化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