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035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与园林绿化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后端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活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槽,所述限位块下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杆。通过缓冲杆对压缩弹簧有个压力,使得压缩弹簧内部受力压缩,从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移动杆的复位做准备,同在缓冲杆向左移动时,带动压力块对营养液囊有个推力,使得营养液囊内部受力压缩,从而体积缩小,进而使得内部营养液通过内部管道对树苗根部进行浇罐,从而达到当有动物对树苗进行破坏时,对树苗加入营养液,从而增强树苗的生存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园林绿化工程
,具体为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得到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绿水青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通过对植物的栽种,从而能增加绿化面积,改善我们国家空气环境,因此,园林绿化意识需要加强。但目前对于圆林中树苗的保护任然存在需要克服的缺陷,树苗在栽种后一般较为脆弱,同时因树苗枝叶嫩绿,从而容易遭受到动物的破坏,现代一般都是简单的对树苗围上篱笆,但也容易遭受动物的破坏,当树苗遭受破坏时,可能使得树苗死亡,造成树苗培育失败的可能,因此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后端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活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槽,所述限位块下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杆。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弹簧,所述保护弹簧有两个,且关于壳体内部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保护弹簧位于转轴上端。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缓冲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压力块,所述压力块左端活动连接有营养液囊。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上端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端活动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导柱上端固定连接有传递块,所述传递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上端活动连接有出孔。进一步的,所述出孔位于壳体上端,所述锥形块位于出孔孔的正下端,所述锥形块位于活动杆左端。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杆有两个,分别位于移动杆左右两端,所述缓冲杆位于推杆下端,所述缓冲杆位于壳体内壁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有动物对树苗进行破坏时,需要通过活动杆的封锁,从而对活动杆有个推力,使得活动杆向右移动,因活动杆中部位于转轴前端,且转轴与活动杆为活动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杆绕转轴进行转动,当活动杆上端向右转动时,从而使得活动杆下端向左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在滑槽槽口内部转动,因连接杆与限位块的练级关系,从而当限位块向左转动时,带动连接杆上端也向左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带动移动杆也向左移动,从而在移动杆向左移动时,带动缓冲杆对压缩弹簧有个压力,使得压缩弹簧内部受力压缩,从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移动杆的复位做准备,同在缓冲杆向左移动时,带动压力块对营养液囊有个推力,使得营养液囊内部受力压缩,从而体积缩小,进而使得内部营养液通过内部管道对树苗根部进行浇罐,从而达到当有动物对树苗进行破坏时,对树苗加入营养液,从而增强树苗的生存能力的效果。2、通过移动杆向左移动时,对推杆有个推力,使得推杆下端向左移动,因推杆为倾斜杆,从而在推杆向左移动时,推杆对导柱有个向上的推力,使得导柱向上移动,进而对复位弹簧有个压力,使得复位弹簧内部受力压缩,从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导柱的复位做准备,同时在导柱向上移动时,通过传递块推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上端的锥形块通过出孔进而对动物脚底进行刺痛,从而使得动物受到刺激惊跑走,同时活动杆没有外力,从而在保护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原来位置,同时锥形块缩回出孔下端,进而达到对破坏树苗的动物进行驱赶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结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推杆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槽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限位块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壳体;2、活动杆;3、转轴;4、限位块;5、滑槽;6、连接杆;7、移动杆;8、缓冲杆;9、压缩弹簧;10、压力块;11、营养液囊;12、推杆;13、导柱;14、复位弹簧;15、传递块;16、支撑板;17、锥形块;18、出孔;19、保护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活动杆2左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弹簧19,保护弹簧19有两个,且关于壳体1内部中心线左右对称,保护弹簧19位于转轴3上端,活动杆2后端活动连接有转轴3,活动杆2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限位块4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槽5,限位块4下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杆7,移动杆7上端活动连接有推杆12,推杆12上端活动连接有导柱13,导柱13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14,使用时,当有动物对树苗进行破坏时,需要通过活动杆2的封锁,从而对活动杆2有个推力,使得活动杆2向右移动,因活动杆2中部位于转轴3前端,且转轴3与活动杆2为活动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杆2绕转轴3进行转动,当活动杆2上端向右转动时,从而使得活动杆2下端向左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4在滑槽5槽口内部转动,因连接杆6与限位块4的练级关系,从而当限位块4向左转动时,带动连接杆6上端也向左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6带动移动杆7也向左移动,从而在移动杆7向左移动时,带动缓冲杆8对压缩弹簧9有个压力,使得压缩弹簧9内部受力压缩,从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移动杆7的复位做准备,同在缓冲杆8向左移动时,带动压力块10对营养液囊11有个推力,使得营养液囊11内部受力压缩,从而体积缩小,进而使得内部营养液通过内部管道对树苗根部进行浇罐,从而达到当有动物对树苗进行破坏时,对树苗加入营养液,从而增强树苗的生存能力的效果。同时导柱13上端固定连接有传递块15,传递块15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块17,锥形块17上端活动连接有出孔18,出孔18位于壳体1上端,锥形块17位于出孔18孔的正下端,锥形块17位于活动杆2左端,移动杆7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8,缓冲杆8有两个,分别位于移动杆7左右两端,缓冲杆8位于推杆12下端,缓冲杆8位于壳体1内壁下端,缓冲杆8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9,通过移动杆7向左移动时,对推杆12有个推力,使得推杆12下端向左移动,因推杆12为倾斜杆,从而在推杆12向左移动时,推杆12对导柱13有个向上的推力,使得导柱13向上移动,进而对复位弹簧14有个压力,使得复位弹簧14内部受力压缩,从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导柱13的复位做准备,同时在导柱13向上移动时,通过传递块15推动支撑板16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16上端的锥形块17通过出孔18进而对动物脚底进行刺痛,从而使得动物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2)后端活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活动杆(2)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槽(5),所述限位块(4)下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杆(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2)后端活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活动杆(2)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槽(5),所述限位块(4)下端活动连接有移动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左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弹簧(19),所述保护弹簧(19)有两个,且关于壳体(1)内部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保护弹簧(19)位于转轴(3)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动物踩踏破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7)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8),所述缓冲杆(8)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9),所述缓冲杆(8)左端固定连接有压力块(10),所述压力块(10)左端活动连接有营养液囊(11)。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华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