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慢性铝影响突触可塑性及神经连接蛋白1表达的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工程
,具体涉及慢性铝影响突触可塑性及神经连接蛋白1表达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铝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慢性蓄积性神经毒物,可通过多种方式及途径进入人体并对多器官系统造成危害,其中神经系统受到的危害最为严重,可导致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透析性脑病等。近年来的队列研究也显示,职业性电解铝作业工人的短时记忆能力、书写言语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均相较于对照人群明显降低,其轻度认知障碍的检出率也明显升高。因此,研究铝毒性机制,积极防治铝暴露导致的中毒是重要的职业卫生和环境卫生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铝染毒对N-甲基-D-天冬氨酸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功能的损害,以及对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的抑制作用。通过急性侧脑室和亚慢性腹腔注射染毒模型,均发现铝会引起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acidreceptor,NMDA ...
【技术保护点】
1.慢性铝影响突触可塑性及神经连接蛋白1表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取清洁雄性成年大鼠48只进行分组;/nS2、构建慢性铝染毒模型;/nS3、构建Morris水迷宫;/nS4、实施LTP实验;/nS5、实施高尔基染色;/nS6、实施Western blot检测;/nS7、对实验进行统计学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慢性铝影响突触可塑性及神经连接蛋白1表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清洁雄性成年大鼠48只进行分组;
S2、构建慢性铝染毒模型;
S3、构建Morris水迷宫;
S4、实施LTP实验;
S5、实施高尔基染色;
S6、实施Westernblot检测;
S7、对实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铝影响突触可塑性及神经连接蛋白1表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取清洁雄性成年大鼠48只进行分组的方法为:
清洁雄性成年大鼠48只,体重均为220-300g;按体重相近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10、20、40μmol/kg麦芽酚铝染毒组,每组12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铝影响突触可塑性及神经连接蛋白1表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构建慢性铝染毒模型的方法为:
按照每100g体重0.1mL进行腹腔注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铝染毒组分别注射10、20、40μmol/kg麦芽酚;采用染毒5d停2d的注射方式染毒,持续3个月;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22-24℃,昼夜节律自然照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铝影响突触可塑性及神经连接蛋白1表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构建Morris水迷宫的方法为:
构建被水平垂直均等分成4个象限的直径120cm、高75cm的水池中;在目标象限的正中位置放置一个直径12cm、高50cm的平台,水位高于平台1-2cm;前5天每天在随机选择的4个象限中训练,每个象限中,大鼠头朝池壁,从象限中央进入水中,训练时长120s,记录大鼠从入水到发现平台的潜伏期,引导大鼠停留在平台上10s;第6天,大鼠在无平台的条件下由随机一个象限入水,在120s内记录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铝影响突触可塑性及神经连接蛋白1表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实施LTP实验的方法为:
每组选取6只大鼠,按照每100g体重注射0.7mL20%乌拉坦溶液麻醉;将完全麻醉的大鼠用专用脑立体定向定位器固定,暴露颅骨;以前囟中点右旁开3.8cm,向后4.2cm为圆心钻直径4mm的孔;清理周围碎颅骨,暴露脑皮质;利用微推进装置将电极下放至预定的海马刺激及记录部位,刺激电极顶端位于Schaffer侧枝部位,记录电极的顶端则位于海马CA1区;每30s进行1次测试刺激,获得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根据产生最大fEPSP振幅50%的刺激强度作为基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惠,牛侨,冯芹,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