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制电源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16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总线制电源箱,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滑动安装有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模块、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模块以及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模块,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与输入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电连接的总控电路板,所述输出模块的数量为至少一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源箱划分为三个独立的模块,分别为输入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该三个模块均与安装壳体滑动连接,简化了电源箱的组装工序,组装便捷,并通过总控电路板对这三个模块集中管控,实现了PCI总线制管理,同时模块化的设计,也使电源箱的布局更为清晰,便于对各模块进行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总线制电源箱
本技术涉及电源箱
,尤其是指一种总线制电源箱。
技术介绍
电源箱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目前电源箱的安装结构一般包括开设有多个安装孔的安装板,通过螺丝螺母的固定连接方式将各电子元器件安装至安装板上,但电源箱少则有几个电子元器件,多几则十个电子元器件,若需组装人员一个个进行组装的话,既耗时,也耗力,同时混乱的布局的设计也增加了对电源箱的管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简易、布局合理以及便于管控的总线制电源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总线制电源箱,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滑动安装有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模块、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模块以及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模块,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与输入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电连接的总控电路板,所述输出模块的数量为至少一组。优选的,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面板以及设于输入面板且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接口和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与总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口与控制开关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安装输入模块的第一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内壁面的第一限位导柱围绕形成,所述输入面板通过螺丝与第一限位导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包括通讯面板、设于通讯面板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通讯电路板以及焊接于通讯电路板且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接口。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安装通讯模块的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内壁面的第一滑道以及第二限位导柱围绕形成,所述通讯面板通过螺丝与第二限位导柱固定连接,所述通讯面板装设有与第一滑道滑动连接的第一立板,所述通讯电路板装设于第一立板。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板的底部设有便于其插入第一滑道的第一导向部。优选的,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面板、设于输出面板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输出电路板以及焊接于输出电路板且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接口。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安装输出模块的第三容置腔,该第三容置腔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内壁面的第二滑道以及第三限位导柱围绕形成,所述输出面板通过螺丝与第三限位导柱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面板装设有与第二滑道滑动连接的第二立板,所述输出电路板装设于第二立板。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板的底部设有便于其插入第二滑道的第二导向部。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壁装设有提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总线制电源箱,本技术将电源箱划分为三个独立的模块,分别为输入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该三个模块均与安装壳体滑动连接,简化了电源箱的组装工序,组装便捷,并通过总控电路板对这三个模块集中管控,实现了PCI总线制管理,同时模块化的设计,也使电源箱的布局更为清晰,便于对各模块进行管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线制电源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总线制电源箱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总线制电源箱中安装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总线制电源箱中通讯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总线制电源箱中输出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壳体10-第一容置腔11-第一限位导柱12-第二容置腔13-第一滑道14-第二限位导柱15-第三容置腔16-第二滑道17-第三限位导柱2-输入模块20-输入面板21-输入接口22-控制开关23-输出插口3-通讯模块30-通讯面板31-通讯电路板32-通讯接口33-第一立板34-第一导向部4-输出模块40-输出面板41-输出电路板42-输出接口43-第二立板44-第二导向部5-总控电路板6-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5所示,总线制电源箱,包括安装壳体1,所述安装壳体1滑动安装有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模块2、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模块3以及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模块4,所述安装壳体1内设有与输入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电连接的总控电路板5,所述输出模块4的数量为至少一组。优选的,输入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依序设于安装壳体1。当输出模块4只有一组时,此输出模块4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当输出模块4为至少两组时,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其中一组输出模块4处于工作状态,剩余的输出模块4处于备用状态,当处于工作状态的输出模块4出现损坏时,总控制电路板5中的控制单元会将损坏的输出模块4切换为备用的输出模块4,而损坏的备用模块4且会报警提醒操作人员,这样的设计以避免输出模块4一旦损坏,电源箱就无法进行工作而导致影响使用的现象发生。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可通过通讯模块3实现对电源箱本地和远程的管理,便于对电源箱的管控。本技术将电源箱划分为三个独立的模块,分别为输入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该三个模块均与安装壳体1滑动连接,简化了电源箱的组装工序,组装便捷,并通过总控电路板5对这三个模块集中管控,实现了PCI总线制管理,同时模块化的设计,也使电源箱的布局更为清晰,便于对各模块进行管控。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2包括输入面板20以及设于输入面板20且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接口21和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控制开关22,该控制开关22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口21与控制开关22电连接。优选的,输入接口21为三相接口,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而控制开关22用于控制整个电源箱电源的通断,当控制开关22开启时,供电电源为总控电路板5、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进行供电,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在输入面板20设置一个输出插口23(如市面上常用的三孔插座),可作为输出插座使用,便于日常使用,实用性强。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1设有用于安装输入模块2的第一容置腔10,该第一容置腔10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1内壁面的第一限位导柱11围绕形成,所述输入面板20通过螺丝与第一限位导柱11固定连接。优选的,安装壳体1内相对设置的两内侧壁均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导柱11,即第一限位导柱11的数量均为四个,且第一限位导柱11为竖直的长条形状;组装时,通过螺丝将输入面板20与第一限位导柱11进行固定锁紧(优选的,输入面板20开设有用于供螺丝穿过的通孔,而第一限位导柱11开设有于螺丝螺纹连接的螺纹孔),组装简易,固定连接结构稳定可靠。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3包括通讯面板30、设于通讯面板30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的通讯电路板31以及焊接于通讯电路板31且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接口32。这样输出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总线制电源箱,包括安装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滑动安装有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模块(2)、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模块(3)以及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模块(4),所述安装壳体(1)内设有与输入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电连接的总控电路板(5),所述输出模块(4)的数量为至少一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总线制电源箱,包括安装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滑动安装有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模块(2)、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模块(3)以及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模块(4),所述安装壳体(1)内设有与输入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电连接的总控电路板(5),所述输出模块(4)的数量为至少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2)包括输入面板(20)以及设于输入面板(20)且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接口(21)和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控制开关(22),该控制开关(22)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口(21)与控制开关(2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设有用于安装输入模块(2)的第一容置腔(10),该第一容置腔(10)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1)内壁面的第一限位导柱(11)围绕形成,所述输入面板(20)通过螺丝与第一限位导柱(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3)包括通讯面板(30)、设于通讯面板(30)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的通讯电路板(31)以及焊接于通讯电路板(31)且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接口(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设有用于安装通讯模块(3)的第二容置腔(12),该第二容置腔(12)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小耳朵广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