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02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包括能彼此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插座和第一传输端子;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插头和第二传输端子;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插座;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二插头;当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二插接件配合连接时,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头配合插接;通过将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头配合插接,以实现第一传输端子和第二传输端子的配合接触,从而实现SSD存储盘连接于主板,避免了传统的连接器直接将传输端子多次插拔而导致传输导线异常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连接器的插拔寿命,进而避免出现连接器因其传输端子多次插拔后导致SSD存储盘传输信号丢包丢数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
技术介绍
SSD存储盘,即固态驱动器(SolidStateDisk或SolidStateDrive)存储盘。SSD存储盘是指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如今市面上,SSD存储盘多采用SATA连接器和主机进行连接;而SATA连接器都是7+15pin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插拔寿命有限,一般来说只有几百次的寿命。在需要SSD存储盘多次插拔的地方,该连接器接近寿命之后,大大降低了传输信号质量及连接器之间的稳固性。从而导致SSD存储盘传输数据出现丢包丢数据的情况,虽然数据可以传输到SSD存储盘,但是数据已经出现损坏,会出现无法打开,或者打开之后文件不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的SSD存储盘的连接器因其插拔寿命有限,降低了传输信号质量及连接器之间的稳固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包括能彼此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插座和第一传输端子;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插头和第二传输端子;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插座;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二插头;当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二插接件配合连接时,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头配合插接,以使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与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配合接触;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尾部用于连接主板;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尾部用于连接SSD存储盘。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接件还包括嵌入座;所述嵌入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的背离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尾部的一侧;所述嵌入座开设有嵌入孔;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设置于所述嵌入孔内;所述第二插头的背离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尾部的一侧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设置有嵌入管;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设置于所述嵌入管;所述嵌入管的数量和所述嵌入孔的数量一致,且所述嵌入管和所述嵌入孔一一对应;所述嵌入座能配合嵌入所述嵌入槽中;当所述嵌入座配合嵌入所述嵌入槽中时,所述嵌入管配合嵌入对应的所述嵌入孔中,以使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和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配合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包括多根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均包括多根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的靠近所述嵌入孔的孔口的一端呈斜断面状,所述第二传输线的靠近所述嵌入管的管口的一端呈斜断面状,以使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和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在彼此接触时为刷式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二插头的背离所述嵌入槽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尾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优选的,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尾部垂直于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座的两端各开设有1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插头的两端各开设有1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嵌入第一定位导销;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嵌入第二定位导销;当所述嵌入座配合嵌入所述嵌入槽中时,所述第一通孔内的所述第一定位导销与和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内的所述第二定位导销配合卡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导销包括第一销帽、第一螺纹杆和第一卡位柱;所述第二定位导销包括第二销帽和第二卡位柱;所述第一螺纹杆用于通过螺母与主板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插座固定连接于主板;所述第一卡位柱能嵌入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于所述第一卡位柱配合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销帽为六角型帽;所述第一通孔的靠近嵌入座的一端为能与所述第一销帽配合的六角型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位柱的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卡位柱的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半圆形。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背离所述嵌入槽的一端为六角型通孔,所述第二销帽为六角型帽;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为圆形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通过设置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头,将第一传输端子设置于第一插座,将第二传输端子设置于第二插头,第一传输端子和第二传输端子即是进行数据传输的导电端子,通过将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头配合插接,以实现第一传输端子和第二传输端子的配合接触,从而实现SSSD存储盘连接于主板,这样设置,保证了SSD存储盘和连接器之间的稳定性,又保证了传输信号的质量,适用面更广,可适用于车载或飞机等不稳定工作环境;本连接器的插拔寿命相比传统连接器大大提升,从而避免出现SSD存储盘传输数据丢包丢数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第一插座的结构示意图(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第二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第一插座的结构示意图(2);图6为为图5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第一定位导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第二定位导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0第一插接件120第二插接件130第一插座140第一传输端子150第一定位导销160第二插头170第二通孔180第二传输端子190第二传输端子的尾部210第一支撑板220第二支撑板230嵌入座240第一卡位柱250嵌入孔260嵌入槽270嵌入管280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290第二定位导销310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141第一传输端子的尾部242第一通孔241第一销帽151第一螺纹杆291第二卡位柱292第二销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彼此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插座和第一传输端子;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插头和第二传输端子;/n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插座;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二插头;当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二插接件配合连接时,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头配合插接,以使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与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配合接触;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尾部用于连接主板;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尾部用于连接SSD存储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彼此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插座和第一传输端子;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插头和第二传输端子;
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插座;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二插头;当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二插接件配合连接时,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头配合插接,以使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与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配合接触;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尾部用于连接主板;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尾部用于连接SSD存储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还包括嵌入座;所述嵌入座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的背离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尾部的一侧;所述嵌入座开设有嵌入孔;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设置于所述嵌入孔内;
所述第二插头的背离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尾部的一侧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设置有嵌入管;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设置于所述嵌入管;所述嵌入管的数量和所述嵌入孔的数量一致,且所述嵌入管和所述嵌入孔一一对应;
所述嵌入座能配合嵌入所述嵌入槽中;当所述嵌入座配合嵌入所述嵌入槽中时,所述嵌入管配合嵌入对应的所述嵌入孔中,以使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和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配合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包括多根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均包括多根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的靠近所述嵌入孔的孔口的一端呈斜断面状,所述第二传输线的靠近所述嵌入管的管口的一端呈斜断面状,以使所述第一传输端子的头部和所述第二传输端子的头部在彼此接触时为刷式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SSD存储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飞鸿刘锡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