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式薄膜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9472 阅读:8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3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光式薄膜开关,其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远离放置槽底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块,第一磁块远离第一导电层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电层,放置槽开口处设置有隔离层,隔离层内设置有发光源,隔离层靠近放置槽开口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控制键和第二控制键,发光源、第一控制键、第二控制键、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连接于第一控制电路,当第一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控制键传出的第一启动信号或第二控制键传出的第二启动信号时,发光源发光预设时长。本申请具有发光源在薄膜开关规定时间内未使用时自动熄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式薄膜开关
本申请涉及电子开关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光式薄膜开关。
技术介绍
薄膜开关又称轻触式键盘,采用平面多层组合而成的整体密封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防油、防有害气体侵蚀、性能稳定可靠、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装联方便,面板可洗涤而字符不受损伤,色彩丰富,美观大方等优点。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266277U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发光薄膜开关,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下导电层、绝缘层、弹性弧形片、上导电层以及薄膜层,下导电层上设置有若干发光源,绝缘层与发光源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上导电层和绝缘层之间设置有导光组件,导光组件包括上下贴合在一起的上层导光板和下层导光板,上层导光板和下层导光板相对的表面均为波纹面,上层导光板和下层导光板的波纹面上的波纹交叉设置,上层导光板和下层导光板相对弹性弧形片的位置开设有穿孔。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当发光源导通后使用者长时间不再使用薄膜开关时,发光源常亮造成电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发光源导通后使用者长时间不再使用薄膜开关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式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所述绝缘壳体(1)上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3),所述第一导电层(3)远离放置槽(2)底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块(4),所述第一磁块(4)远离第一导电层(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电层(5),所述放置槽(2)开口处设置有隔离层(6),所述隔离层(6)内设置有发光源(7),所述隔离层(6)靠近放置槽(2)开口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控制键(8)和第二控制键(9),所述发光源(7)、第一控制键(8)、第二控制键(9)、第一导电层(3)和第二导电层(5)均连接于第一控制电路,当第一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控制键(8)传出的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式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所述绝缘壳体(1)上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3),所述第一导电层(3)远离放置槽(2)底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块(4),所述第一磁块(4)远离第一导电层(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电层(5),所述放置槽(2)开口处设置有隔离层(6),所述隔离层(6)内设置有发光源(7),所述隔离层(6)靠近放置槽(2)开口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控制键(8)和第二控制键(9),所述发光源(7)、第一控制键(8)、第二控制键(9)、第一导电层(3)和第二导电层(5)均连接于第一控制电路,当第一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控制键(8)传出的第一启动信号或第二控制键(9)传出的第二启动信号时,所述发光源(7)发光预设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式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
判断单元(16),与第一控制键(8)和第二控制键(9)连接,用于接收第一启动信号和第二启动信号,当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或第二启动信号时,输出复位信号;
延时单元(17),与判断单元(16)连接,用于接收复位信号,当接收到复位信号后,延时输出驱动信号;
驱动单元(18),与延时单元(17)连接,用于接收驱动信号,当接收到驱动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发光源(7)所在电路断路;
发光单元(19),与驱动单元(18)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发光源(7)断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式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16)包括:
一或门OR,具有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第一控制键(8)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于第二控制键(9)输出端,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式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英利达标牌制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