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990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该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底板,底板共设置有两个,每个底板底部沿边缘方向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移动轮,每个底板顶部沿边缘方向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杆,每组支撑杆共设置有四个,每组四个支撑杆顶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该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使用时,通过底板底部移动轮能够便捷进行设备实际使用位置的有效调整,使第一储液框和第二储液框能够有效贴合船用反应堆设备表面,同时根据船用反应堆设备实际结构,通过控制气压杆能够有效进行第一储液框实际使用高度的便捷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具体为一种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
技术介绍
船或船舶,指的是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手段,但是,现有技术中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实际结构固定,且安装较为困难,导致现有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无法便捷的进行使用位置的便捷调节,同时由于多用海水进行冷却处理,较长时间使用后使设备内部容易产生较多沉淀且无法便捷进行清理,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使设备实际使用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使用后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便捷进行设备自身结构的有效调整,进而使设备能够便捷使用位置的调节和安装,同时在较长时间使用后能够便捷进行内部沉淀的清理,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共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底板底部沿边缘方向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共设置有两个,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板(1)底部沿边缘方向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移动轮,每个所述底板(1)顶部沿边缘方向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杆(2),每组所述支撑杆(2)共设置有四个,每组四个所述支撑杆(2)顶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3)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气压杆(4),两个所述气压杆(4)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液框(7),所述第一储液框(7)前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储液框(7)两侧外表面靠近前侧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共设置有两个,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板(1)底部沿边缘方向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移动轮,每个所述底板(1)顶部沿边缘方向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杆(2),每组所述支撑杆(2)共设置有四个,每组四个所述支撑杆(2)顶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3)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气压杆(4),两个所述气压杆(4)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液框(7),所述第一储液框(7)前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储液框(7)两侧外表面靠近前侧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所述第一储液框(7)顶部和底部均嵌设有一组导管(8),另一个所述支撑板(3)顶部沿边缘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滑杆(11),四个所述第一滑杆(11)外表面之间也滑动套设固定板(6),且固定板(6)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储液框(12),所述第二储液框(12)后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且位于对应连接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3),所述第二储液框(12)两侧外表面靠近后侧四个拐角处也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所述第二储液框(12)顶部和底部也均嵌设有一组导管(8),每组所述导管(8)共设置有五个,每组五个所述导管(8)顶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注液框(9),其中两个所述注液框(9)顶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另两个所述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南航赵昆明熊卿万华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