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的机械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81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式的机械键盘,该技术方案将外接键盘设计为两半对合的模式,并依托于卡套设计了可收纳的机械结构,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卡套将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卡接、固定于其上,卡套与基座通过铰链铰接;两个键盘的顶角处设置齿轮盘,将齿轮盘铰接在基座的铰接座上,两个齿轮盘啮合传动,当键盘使用时将两个键盘以铰接座为转轴向下旋转、对合,当使用完毕后,将两个键盘以铰接座为转轴向上旋转、对合,从而使两个键盘贴合在卡套背面,占用空间很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外接键盘与手机的自身形状形成良好的契合关系,具有携带方便、占用空间小的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的机械键盘
本技术涉及手机外接键盘
,具体涉及一种新式的机械键盘。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设备普遍通过屏幕触控模式进行文字输入,这种模式相对于键盘输入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办公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的研究者配套开发了配套的手机外接键盘,一般采用Type-C接口或其他转接线将键盘与手机直连,从而利用外接键盘进行输入。这种模式虽然提高了输入效率,但却牺牲了手机本身的便携性,由于外接键盘体积较大,因此随身携带并不方便。此外,另有研究者开发了可折叠式的键盘,在键盘中部设置铰链,将两部分进行对折或翻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键盘的携带体积,但这种结构仍独立于手机之外、无法与手机本身形成配合关系,因此,如何开发一种体积较小、而且能与手机结构尽可能契合的外接键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式的机械键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外接键盘体积过大、且无法与智能设备本身结构相契合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的机械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套(1),通孔(2),凸头(3),第一管体(4),基座(5),孔洞(6),第二管体(7),铰接座(8),键盘(9),齿轮盘(10),中心孔(11),半槽体(12),第一磁铁部(13),豁口(14),其中,在卡套(1)上开设有通孔(2),在卡套(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头(3),在卡套(1)的背面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体(4);在基座(5)上具有孔洞(6),在基座(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体(7),在基座(5)上固定连接有2个铰接座(8);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7)铰接,凸头(3)与孔洞(6)相配合;在键盘(9)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盘(10),在齿轮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的机械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套(1),通孔(2),凸头(3),第一管体(4),基座(5),孔洞(6),第二管体(7),铰接座(8),键盘(9),齿轮盘(10),中心孔(11),半槽体(12),第一磁铁部(13),豁口(14),其中,在卡套(1)上开设有通孔(2),在卡套(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凸头(3),在卡套(1)的背面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体(4);在基座(5)上具有孔洞(6),在基座(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体(7),在基座(5)上固定连接有2个铰接座(8);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7)铰接,凸头(3)与孔洞(6)相配合;在键盘(9)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盘(10),在齿轮盘(10)上具有中心孔(11),齿轮盘(10)与键盘(9)围成一半槽体(12),键盘(9)有2个,所述2个键盘(9)分别通过各自的中心孔(11)铰接在2个铰接座(8)上,2个键盘(9)的齿轮盘(10)相互啮合,2个键盘(9)的半槽体(12)对合成为一个完整槽体,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任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浪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