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75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0
提供:刚性高、高达150℃的高温下的耐热性也优异、容易保持制成包装袋时的袋形状、而且印刷时的间距错位、进行热封时密封部的褶皱少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一种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其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23℃的储能模量(E’‑23)在长度方向上为2.0GPa以上、在宽度方向上为6.0GPa以上,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80℃的储能模量E’(E’‑80)在长度方向上为1.0GPa以上、在宽度方向上为3.0GPa以上,E’‑80与E’‑23之比(E’‑80/E’‑23)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均为0.4以上,且150℃下的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上为1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30%以下,进而120℃的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上为2.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5.0%以下,且长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小于宽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刚性和耐热性优异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详细而言,涉及:容易保持制成包装袋时的袋形状、而且进行热封时密封部的褶皱少、因此可以适合用于包装袋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
技术介绍
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具有防湿性,而且具有所需的刚性、耐热性,因此,被用于包装用途、工业用途。近年来,随着使用的用途扩展,要求更高性能化,特别是期待刚性的改善。另外,出于对环境的担忧,还要求即使减容(减薄薄膜厚度)也维持强度,但为此显著改善刚性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用于改善刚性的手段,已知有如下手段:通过聚丙烯树脂聚合时的催化剂、工艺技术的改良,从而该聚丙烯树脂的结晶性、熔点改善,虽然有这种改善,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具有充分的刚性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制造工序中,提出了如下方法:沿宽度方向进行拉伸后,边在宽度方向拉伸时的温度以下松弛薄膜边进行第一阶段的热处理,在第二阶段中以第一阶段温度~宽度方向拉伸温度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例如参照参考文献1等);沿宽度方向拉伸后进而沿长度方向进行拉伸的方法(例如参照参考文献2等)。然而,专利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其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23℃的储能模量(E’-23)在长度方向上为2.0GPa以上、在宽度方向上为6.0GPa以上,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80℃的储能模量E’(E’-80)在长度方向上为1.0GPa以上、在宽度方向上为3GPa以上,E’-80与E’-23之比(E’-80/E’-23)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均为0.4以上,且150℃下的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上为1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30%以下,进而120℃的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上为2.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5.0%以下,且长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小于宽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8 JP 2018-247983;20191028 JP 2019-1954701.一种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其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23℃的储能模量(E’-23)在长度方向上为2.0GPa以上、在宽度方向上为6.0GPa以上,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80℃的储能模量E’(E’-80)在长度方向上为1.0GPa以上、在宽度方向上为3GPa以上,E’-80与E’-23之比(E’-80/E’-23)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均为0.4以上,且150℃下的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上为1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30%以下,进而120℃的热收缩率在长度方向上为2.0%以下、在宽度方向上为5.0%以下,且长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小于宽度方向的120℃热收缩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宽度方向的折射率Ny为1.5230以上、△Ny为0.0220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浩司堀之内一仁中野麻洋今井徹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