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人系统的干扰测试设备及其主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969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9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无人系统干扰测试设备及其主机,该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和干扰信号生成模块,干扰信号生成模块内集成有用于产生干扰信号的干扰源和控制该干扰源工作的控制器,主机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和连通该容纳腔的开口,干扰信号生成模块穿过开口可插拔地设置于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接头,干扰信号生成模块的底部具有与该第一电接头插拔配合的第二接头,第一电接头与安装在主机壳体内的电源模块电连接,第二电接头与控制器电连接。该干扰信号生成模块的安装及拆卸方式简单,便于维修或更换;通过设计插拔配合的第一电接头和第二电接头,在保证该干扰信号生成模块安装或拆卸的同时还能够对该干扰信号生成模块进行供电与断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无人系统的干扰测试设备及其主机
本公开涉及干扰测试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无人系统的干扰测试设备及其主机。
技术介绍
城市环境中存在大量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系统链路可能产生的干扰,当无人系统链路受到压制时,通常会失去正常工作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目前市场上往往采用定向压制式干扰设备向无人系统链路发射干扰信号,以对无人系统链路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但是目前市场上干扰测试设备的主机中的干扰信号生成模块往往固定集成于主机内部,安装及拆卸方式复杂,不便于维修人员对该干扰信号生成模块进行维修或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人系统的干扰测试设备及其主机,该主机中的干扰信号生成模块安装及拆卸方式简单,便于维修人员的维修或更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无人系统的干扰测试设备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体、电源模块和干扰信号生成模块,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内集成有用于产生干扰信号的干扰源和控制该干扰源工作的控制器,所述主机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和连通该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人系统的干扰测试设备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包括主机壳体(11)、电源模块(14)和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内集成有用于产生干扰信号的干扰源(123)和控制该干扰源(123)工作的控制器,所述主机壳体(11)形成有容纳腔(110)和连通该容纳腔(110)的开口(111),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穿过所述开口(111)可插拔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0),所述容纳腔(1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接头(1101),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的底部具有与该第一电接头(1101)插拔配合的第二电接头(120),所述第一电接头(1101)与安装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系统的干扰测试设备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包括主机壳体(11)、电源模块(14)和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内集成有用于产生干扰信号的干扰源(123)和控制该干扰源(123)工作的控制器,所述主机壳体(11)形成有容纳腔(110)和连通该容纳腔(110)的开口(111),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穿过所述开口(111)可插拔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0),所述容纳腔(1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接头(1101),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的底部具有与该第一电接头(1101)插拔配合的第二电接头(120),所述第一电接头(1101)与安装在所述主机壳体(11)内的所述电源模块(14)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接头(12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测试设备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1)包括具有开放端的壳身(112)和操控面板(113),所述操控面板(113)封堵于所述开放端处并设置有所述开口(111),所述操控面板(113)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源模块(14)电连接的操控件(1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测试设备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4)包括电源电池(141)以及与该电源电池(141)电连接的电源适配器(142),所述电源电池(141)设置于所述操控面板(113)的内侧并沿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的插拔方向延伸,以将所述容纳腔(110)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开口(111)对齐并连通以用于容纳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所述电源适配器(142)用于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并与所述操控件(113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扰测试设备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模块(12)包括侧安装板(122)以及第一散热板(124),所述侧安装板(122)沿插拔方向延伸并为多个,多个所述侧安装板(122)围成容纳所述干扰源(123)的腔体(1221),所述干扰源(123)设置于所述侧安装板(122)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散热板(124)覆盖于多个所述侧安装板(122)顶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牧黄光龙肖乐任昊胡捷柳青松陈刚赵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