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敷袋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66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敷袋测试仪,包括:一支架,支架为框体结构,支架上设置底板、控制固定板和测试安装板,底板固定在支架的下方,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控制固定板,测试安装板设置在支架的上方;恒温水箱,设置于底板上,恒温水箱内部设置加热模块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恒温水箱的侧边连接水循环模块;恒温箱,设置于测试安装板上,恒温箱上方设置若干检测点,检测点上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恒温箱通过水循环模块与恒温水箱连接;主控系统,设置于控制固定板上,包括模数转换模块、LCD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显示控制屏,设置于支架上方的侧边,显示控制屏设置检测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装方便,可实现自动测试,测试结果可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敷袋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测试仪
,具体涉及热敷袋测试仪。
技术介绍
热敷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能够增加血循环、促进炎性代谢产物的吸收,有助于减轻炎性水肿、减轻疼痛感。热敷袋适应症为用于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软组织损伤、胃寒、腹痛、痛经。通过发热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充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物理治疗而止痛的目的。另外温热刺激能够活跃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促进机体各种物质的新陈代谢,对各种炎症反应皆有良好疗效。而且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炎症吸收,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但是,热敷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热敷袋在制作时,热敷袋的温度要均匀,以保证热敷效果,这样就要求在热敷袋制作完成后进行测试,传统的测试通过加热,然后对热敷呆进行单点温度检测,获取热敷带的温度值,从而判断热敷带是否符合要求。上述的测试结果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热敷袋在使用时,在将电热垫放入热敷袋后,热敷袋与人体接触的温度依靠电热垫的温控开关调整,但是温控装置存在一定的延迟,在热敷过程中由于热敷袋的保温作用,热敷袋与人体接触部位的温度不断提高,对于一些不受热的人群来说,温控装置调整的温度往往过高,容易出现过热后去除热敷袋甚至是引起烫伤的现象,达不到持续热敷理疗的效果。由于热敷袋是通过面接触的,因此必须对热敷袋的接触面温度进行检测,而不能单一的以某一点检测温度值位置,测试结果不能准确的反映热敷袋的整体温度值。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敷袋测试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热敷袋测试仪,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为框体结构,所述支架上设置底板、控制固定板和测试安装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支架的下方,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控制固定板,所述测试安装板设置在支架的上方;恒温水箱,设置于底板上,所述恒温水箱内部设置加热模块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水箱的侧边连接水循环模块;恒温箱,设置于测试安装板上,所述恒温箱上方设置若干检测点,所述检测点上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箱通过水循环模块与恒温水箱连接;主控系统,设置于控制固定板上,包括模数转换模块、LCD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数模转换模块,所述数模转换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LCD驱动模块;显示控制屏,设置于支架上方的侧边,所述显示控制屏设置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通过检测线与检测点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控制屏;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加热模块、控制器和显示控制屏供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水循环模块包括水管和水泵;所述水管的入口与设置在恒温水箱内部的水泵连接,所述水管的出口穿过恒温箱后与恒温水箱的另一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模块包括驱动电路、固态继电器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恒温水箱内,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固态继电器,所述固态继电器与加热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检测点均匀分布于恒温箱上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恒温箱内设置水槽管道,所示恒温箱上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箱外层设置保温棉,所述恒温箱的上方为PVC板,所述PVC板上设置检测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控系统为TK499主控系统,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为ADS1256型号的芯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恒温箱还设置上盖,所述上盖的下侧设置保温棉。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为木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显示控制屏为7寸LCD触摸屏。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框体结构制作支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恒温水箱用于向恒温箱提供热能,使恒温箱达到测试使用温度;恒温箱上表面上设置检测点,检测点上通过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对放置在待检测的热敷袋进行检测,通过显示的温度曲线判断热敷袋的热敷温度是否均匀,以此达到检测结果;本技术提供的热敷袋测试仪,组装方便,测试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自动测试,测试结果可靠,测试安全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热敷袋测试仪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所述恒温箱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所述恒温箱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热敷袋测试仪控制电路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支架,20-恒温水箱,30-恒温箱,40-主控系统,50-显示控制屏;101-底板,102-控制固定板,103-测试安装板;201-加热模块,202-第一温度传感器,203-水循环模块;211-驱动电路,212-固态继电器,213-加热管;231-水管,232-水泵;301-检测点,302-第二温度传感器,303-水槽管道,304-保温棉,305-PVC板,306-上盖;401-模数转换模块,402-LCD驱动模块,403-控制器,404-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侧”、“外侧”、“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热敷袋测试仪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所述恒温箱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所述恒温箱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热敷袋测试仪控制电路图;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公开的热敷袋测试仪,包括:一支架10,所述支架为框体结构,支架上设置底板101、控制固定板102和测试安装板103,底板101固定在支架的下方,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控制固定板102,测试安装103板设置在支架的上方;恒温水箱20,设置于底板101上,恒温水箱20内部设置加热模块20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02,恒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敷袋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支架,所述支架为框体结构,所述支架上设置底板、控制固定板和测试安装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支架的下方,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控制固定板,所述测试安装板设置在支架的上方;/n恒温水箱,设置于底板上,所述恒温水箱内部设置加热模块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水箱的侧边连接水循环模块;/n恒温箱,设置于测试安装板上,所述恒温箱上方设置若干检测点,所述检测点上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箱通过水循环模块与恒温水箱连接;/n主控系统,设置于控制固定板上,包括模数转换模块、LCD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数模转换模块,所述数模转换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LCD驱动模块;/n显示控制屏,设置于支架上方的侧边,所述显示控制屏设置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通过检测线与检测点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控制屏;/n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加热模块、控制器和显示控制屏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热敷袋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架,所述支架为框体结构,所述支架上设置底板、控制固定板和测试安装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支架的下方,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控制固定板,所述测试安装板设置在支架的上方;
恒温水箱,设置于底板上,所述恒温水箱内部设置加热模块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水箱的侧边连接水循环模块;
恒温箱,设置于测试安装板上,所述恒温箱上方设置若干检测点,所述检测点上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箱通过水循环模块与恒温水箱连接;
主控系统,设置于控制固定板上,包括模数转换模块、LCD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数模转换模块,所述数模转换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LCD驱动模块;
显示控制屏,设置于支架上方的侧边,所述显示控制屏设置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通过检测线与检测点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控制屏;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加热模块、控制器和显示控制屏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敷袋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模块包括水管和水泵;所述水管的入口与设置在恒温水箱内部的水泵连接,所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梅李恺阳雷晓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润智造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