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器及其架构与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959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器(Bio-Code  AccessController;BCAC)及其架构与应用方法,此控制器可辨识使用者的生物特征码,并于此生物特征码辨识成功后启动控制器,而控制器启动后则可将搭配使用的识别码载体(如智能卡)转换为合法的识别令牌,并经由此载体与识别控制器通讯,进而启动相关的识别及进出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 一种存取控制器,特别是一种运用生物特征码为辨识依 据的控制器,应用于各种需认证辨识使用者合法性的架构之下,包含 有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器及其应用架构型态与应用此架构型态的方 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强化持有者与识别载体(如智慧卡)之间的合法关联性。
技术介绍
目前智慧卡(含接触与非接触ic卡)的实务应用非常广泛,业已成为目前日常生活中身份识别及贮值金流等应用的主要工具,然而在 卡片与读取机器之间,已建立完善的交互认证及确认程序,以防止非授权的合法使用,因而建立起更高的安全应用环境,然而卡片与持有人之间却无法有效地确认二者之间的合法持有的关联,因而许多智能卡则启动所谓记忆码(Memory Code),来保障持有人与卡片间的合法 对应,请参照图1,为习知智能卡的应用架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在卡片(识别码载体30M吏用的过程中,除了卡 片本身的内码需要经过识别控制器40(卡片阅读机)及服务器端50的 辨识确认之外,为了进一步确认使用者10的合法性,可针对卡片设 置有一密码机制20(PIN Code),通常多为4-6数位(digits),然而 这种藉由密码机制20的保护仍可能造成密码外流后的非法使用的现 象,同时,此种应用对于讲求流通速度的存取控制(如大众运输系统、 或拒台付款应用)仍造成使用上的困难,进而影响其可行性。为了解决密码外流所引起的弊端,习知技术中针对辨识保密的架 构则发展出 一种利用生物特征辨识机制来达成保障使用者与系统的 架构,请参照图2,为习知生物辨识机制的应用架构示意图。由于生物特征难以模仿,故对于使用者IO及应用系统间有较佳 的保障,但是相对而言辨识的复杂度亦增加了,所以在辨识的识别控 制器40 (Reader)上必须设置生物辨识机制41,进而使设置成本大为 增加,除了高额成本的识别控制器40之外,对于复杂众多的使用者 生物特征数据,亦须建置更大的服务器端50来储存这些数据,所以 目前生物辨识机制41可以有效运用的领域仍非常有限,对于使用次 数频繁且数据流量大的系统上无法做出有效的运用。根据前述可了解到目前习知技术的问题包含有*智能卡技术方面,有使用者与卡片间合法持有使用的问题; *个人密码机制会造成认证时间较繁瑣;*生物特征数据需预先及集中贮存于服务器中与管理的问题繁复;*生物特征的集中收集及贮存易衍生人权方面的问题;及 *生物辨识系统较为昂贵,若要全面换置成本过高。 针对前述的技术及缺点,又有习知技术将生物特征辨识机制微小 化后制成可携式的装置来试图改良习知缺点,如美国专利第 4,582,985、 5,280, 527号公报及台湾专利公告号第1240212号等资 料,皆有揭示出各种利用生物特征辨识机制的辨识卡,其中美国专利 第4,582,985号公报揭露出利用指紋感测来判使用者身份的微型装 置,但是此装置仅能提供指示器(譬如LED)来传递授权讯息,易于 仿冒为其缺点。而美国专利第5,280,527号公报及台湾专利公告号第1240212号 中所揭示的技术,皆包含有乱码产生的程序来加密,但是繁瑣的辨识 程序会拖慢整体架构的工作速度,使用上亦非理想,同时必须将使用 者的数据设置于系统端,这样反复的辨识程序跟验证动作亦显得过于繁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器及其架构与应 用方法,其目的在于有效简化习知技术的缺点,利用生物特征辨识机 制有效达成加密保护,同时简化习知生物特征辨识系统繁瑣的程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生物特征码存取控 制器,该控制器用以辨识一合法持有者,并于辨识确认后致能一卡片 型识别码载体与一识别控制器通讯,该控制器包含有 一生物辨识区 块,该生物辨识区块更包含有 一读取单元,该读取单元用以接收该 使用者生物特征数据; 一辨识单元,该辨识单元与该读取单元连接, 该辨识单元用以将该使用者的生物特征数据与该合法持有者的生物 特征数据加以比对; 一工作单元,该工作单元与该生物辨识区块连接, 该工作单元用以辨识确认后产生一致能讯号; 一传送单元,该传送单 元与该工作单元连接,该传送单元用以将该致能讯号传送至该卡片型 识别码载体; 一记忆单元,该记忆单元与该生物辨识区块连接,该记 忆单元用以储存该合法持有者之生物特征数据;及一电源单元,该电 源单元与该生物辨识区块连接,该电源单元用以提供该生物特征码存 取控制器工作所需的电力。所述的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器,该卡片型识别码载体更以一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RFID)与该识别控制器通讯,且该卡片型识别码栽体更包含有一定时器,该定时器用以产生一除能讯号来中断该卡片型识别码载体与该识别控制器的通讯。所述的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器,该控制器与该识别码载体间连接方式更包含以 一无线传l餘、 一感应传输及一连"^:传输方式中任选其 一种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架构,该控制架构用以辨识一合法持有者,该控制架构包含有 一控制器,该控制器更包含有 一生物辨识 区块,该生物辨识区块更包含有 一读取单元,该读取单元用以接收 一使用者生物特征数据; 一辨识单元,该辨识单元与该读取单元连接, 该辨识单元用以将该使用者的生物特征数据与该合法持有者的生物 特征数据加以比对; 一工作单元,该工作单元与该生物辨识区块连接, 该工作单元用以辨识确认后产生一致能讯号; 一电源单元,该电源单 元与该生物辨识区块连接,该电源单元用以产生该控制器工作所需的 电力; 一传送单元,该传送单元与该工作单元连接,该传送单元用以 传送该致能讯号; 一卡片型识别码载体,该卡片型识别码载体更包含 有 一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与该传送单元连接,该接收单元用以接 收该致能讯号; 一致能机制,该致能机制与该接收单元连接,该致能 机制用以致能该卡片型识别码载体与一识别控制器通讯,且该致能机 制更包含有一定时器,该定时器用以产生一除能讯号来中断该卡片型 识别码载体与该识别控制器的通讯;及一储存单元,该储存单元设至 于该卡片型识别码载体之中,该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该合法持有者的生 物特征数据及该卡片型识别码载体一运算信息。所述的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架构,该卡片型识别码载体更以一无 线电频率识别技术(RFID)与该识别控制器通讯。所述的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架构,该传送单元与该接收单元间连 接方式选自 一无线传输、 一感应传输及一直接连接传输所构成的组合 之一。一种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的方法,用以提供一控制器来辨识一合 法持有者,该方法包含有将该合法持有者的生物特征导入该控制器 的架构并加以储存;于一使用者运用该控制器时,接收该使用者的生 物特征;于该使用者的生物特征符合该合法持有者的生物特征时致能 一-^片型识别码载体,使该识别码载体与一识别控制器通讯并传递一 识别码载体内码及一运算信息,且计算一致能时间;及于该致能时间 大于一除能时间,将该识别码载体除能并中断与该识别控制器的通 讯。所述的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的方法,该识别码载体与该识别控制 器通讯时,该识别控制器更包含有以下步骤辨识该识别码载体内码;及于该识别码栽体内码获得认可后,依据该运算信息加以执行。所述的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的方法,将该合法持有者的生物特征 导入该控制器的架构,该合法持有者的生物特征更储存于该控制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用以辨识一合法持有者,并于辨识确认后致能一卡片型识别码载体与一识别控制器通讯,该控制器包含有:一生物辨识区块,该生物辨识区块更包含有:一读取单元,该读取单元用以接收该使用者生物特 征数据;一辨识单元,该辨识单元与该读取单元连接,该辨识单元用以将该使用者的生物特征数据与该合法持有者的生物特征数据加以比对;一工作单元,该工作单元与该生物辨识区块连接,该工作单元用以辨识确认后产生一致能讯号;一传送单 元,该传送单元与该工作单元连接,该传送单元用以将该致能讯号传送至该卡片型识别码载体;一记忆单元,该记忆单元与该生物辨识区块连接,该记忆单元用以储存该合法持有者之生物特征数据;及一电源单元,该电源单元与该生物辨识区块连接,该电 源单元用以提供该生物特征码存取控制器工作所需的电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赛斯柏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