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防水屋顶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34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4
本实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BIPV‑光伏屋顶结构技术领域一种太阳能光伏防水屋顶结构装置,包括Y型支撑架、C型钢柱、U型排水渠、纵向导水槽、纵向导水槽内部支撑件、纵向导水槽腰部支撑件、横向导水槽、光伏组件和压块组件,横向导水槽独特的弯边设计能够将水流完全导入纵向导水槽,不用密封结构胶的运用,加快了安装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对于防水的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而且价格比常规的铝合金防水结构来的更加便宜、更安全和更实用,纵向导水槽内部支撑件能够对横向导水槽起到防撑开,稳固的作用,纵向导水槽腰部支撑件,能够在锁付的同时加强纵向导水槽因存在缺口而导致的局部薄弱问题,有利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伏防水屋顶结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BIPV-光伏屋顶结构
,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光伏防水屋顶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具备无污染、零排放的特点,因此利用建筑与光伏发电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所以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指标。基于此,应国家政策需求,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款具有发电功能的光伏防水屋顶结构,在具备建筑防水功能的需求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发电的功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内循环,减少建筑的碳排放量,积极响应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现有市面上主流的BIPV棚式结构,其多为采用铝合金的方式将其运用,成本较高,并且结构设计不科学,导水性较差,经常出现漏水,大多需要用到密封胶,不利于后期的拆卸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市面上主流的BIPV棚式结构,其多为采用铝合金的方式将其运用,成本较高,并且结构设计不科学,导水性较差,经常出现漏水,大多需要用到密封胶,不利于后期的拆卸维护的问题。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防水屋顶结构装置,包括Y型支撑架(1)、C型钢柱(2)、U型排水渠(3)、纵向导水槽(4)、纵向导水槽内部支撑件(5)、纵向导水槽腰部支撑件(6)、横向导水槽(7)、光伏组件(8)和压块组件(9),其特征在于:三组等间距平行设置的所述Y型支撑架(1)顶部横向设置有六组C型钢柱(2),中部两组所述C型钢柱(2)之间设置有U型排水渠(3),同侧三组所述C型钢柱(2)的顶部等间距纵向设置有多组纵向导水槽(4),所述纵向导水槽(4)的内腔设置有纵向导水槽内部支撑件(5),所述纵向导水槽(4)的侧壁和相互接触的C型钢柱(2)之间设置有纵向导水槽腰部支撑件(6),相邻所述纵向导水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防水屋顶结构装置,包括Y型支撑架(1)、C型钢柱(2)、U型排水渠(3)、纵向导水槽(4)、纵向导水槽内部支撑件(5)、纵向导水槽腰部支撑件(6)、横向导水槽(7)、光伏组件(8)和压块组件(9),其特征在于:三组等间距平行设置的所述Y型支撑架(1)顶部横向设置有六组C型钢柱(2),中部两组所述C型钢柱(2)之间设置有U型排水渠(3),同侧三组所述C型钢柱(2)的顶部等间距纵向设置有多组纵向导水槽(4),所述纵向导水槽(4)的内腔设置有纵向导水槽内部支撑件(5),所述纵向导水槽(4)的侧壁和相互接触的C型钢柱(2)之间设置有纵向导水槽腰部支撑件(6),相邻所述纵向导水槽(4)之间等间距设置有横向导水槽(7),相邻两组横向导水槽(7)的顶部均设置有光伏组件(8),所述光伏组件(8)的侧壁和纵向导水槽内部支撑件(5)之间设置有压块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防水屋顶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水槽(7)的两端通过弯边设计嵌合于相邻两组纵向导水槽(4)侧壁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防水屋顶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水槽腰部支撑件(6)为L型角铁,所述纵向导水槽腰部支撑件(6)的一端与纵向导水槽(4)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纵向导水槽腰部支撑件(6)的另一端与C型钢柱(2)顶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松平周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晶晟富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