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桂芳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拆卸锅盖的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3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拆卸锅盖的锅,包括有锅体和锅盖,锅体一侧设置有可供连接锅盖的连接部,连接部上具有一插口,锅盖一侧具有向下并向外折的插设部,锅盖的一侧还具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插设部插入连接部的插口内并与插口外侧的连接部下表面挡位配合,支撑部与连接部上表面呈弧面接触配合,所述插口上部形成有一挡肩部,对应地在插设部上具有和挡肩部相配的凸径,在锅盖翻转到最大角度状态下,凸径和挡肩部接触挡位配合,在锅盖翻转到中间某个角度范围内,所述的插设部和连接部下表面脱离配合并可斜向从插口中脱离出来。而当锅盖翻转到某个角度范围内,插设部与连接部脱离配合,保证锅盖上的插设部斜向从插口中脱离。(*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拆卸锅盖的锅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清洗锅盖,有人设计了可将锅盖从锅体上拆卸下来的搁置锅或电饭煲或 电压力锅。如一专利号为ZL03224899.7(公告号为CN2607925Y)的中国技术专利《可方便 拆卸锅盖的电饭锅》披露了一种这样的结构,包括锅体、锅盖,锅体和锅盖为可拆式 活动轴连接。活动轴连接包括上、下铰链轴座和铰链轴,锅盖上设有上铰链轴座,锅 体上的相应部位设有下铰链轴座,上、下铰链轴座上均开有铰链轴孔,经铰链轴同时 穿过锅盖和锅体的铰链轴孔形成可转动的铰链连接,铰链轴与孔为松动配合。锅盖既 可绕轴销转动,也可与锅体分离,能很方便使用者清洗锅盖和锅体。如一专利号为ZL200420102322.9(公告号为CN2749414Y)的中国技术专利《可 拆卸锅盖的电饭锅》披露了一种这样的结构,包括锅身、锅盖,锅盖和锅身通过与锅 身铰接的一快拆装置相接。该快拆装置为一弧形板,该弧形板朝下一端的左右两侧插 入锅身、并与锅身铰接,其另一端与锅盖插接,锅盖对应弧形板插接处设置有与弧形 板形状相同的凹槽。弧形板与锅身铰接处设置有铰接轴,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扭簧 一端设置在锅身上,其另一端插入弧形板内。上述专利公开的电饭煲都具有锅盖可拆卸的技术特点,但其结构比较复杂、组装 拆卸不便的缺陷。针对上述现状,如 一专利号为ZL200620061908.4(公告号为CN2930533Y)的中国技术专利《锅盖可拆的电压力锅》披露了一种这样的结构,包括锅盖和锅体,锅体 的侧壁上设有向外伸出的插销,锅盖上设有与插销相配合的销套,锅体伸出的插销, 至少设有1个,锅盖随插销的数量而设有相应的销套。其装拆锅盖方便快捷的优点。但 是其存在锅盖太容易与锅体脱离,当锅盖翻转一个角度后,外界对锅盖施加一个侧向 推力便可将锅盖脱卸出来,故很容易损坏锅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无需额外工具,而且需将锅盖翻转到某个角度范围内才能将锅盖从锅体上拆卸下来的锅。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便拆卸锅盖的锅,包 括有锅体和锅盖,所述的锅盖通过连接结构可转动连接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锅体一侧可供连接锅盖的连接部,连接部上具有一插口,所述的 锅盖一侧具有向下并向外折的插设部,锅盖的一侧还具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所述的 插设部插入连接部的插口内并与插口外侧的连接部下表面挡位配合,所述的支撑部与 连接部上表面呈弧面接触配合,所述插口上部形成有一挡肩部,对应地在插设部上具 有和挡肩部相配的凸径,在锅盖翻转到最大角度状态下,凸径和挡肩部接触挡位配 合,在锅盖翻转到中间某个角度范围内,所述的插设部和连接部下表面脱离配合并可 斜向从插口中脱离出来。上述的插设部与插口外侧的连接部下表面呈弧面接触配合。这样连接部下表面不 但可与插设部挡位配合,而且还使插设部能相对插口偏转更加灵活。上述的连接部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臂,及设置在两连接臂后部而连接两连 接臂的挡肩部,所述的两个连接臂上表面各具有一凹槽,凹槽的底面呈凹弧形,且两 个连接臂的相对内侧各具有一内凸的挡块,挡块的下表面成凸弧形,所述的挡块和挡 肩部之间的间隙便形成所述的插口;所述的支撑部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插设部的两 侧,支撑部表面呈与凹槽底面相配的凸弧形,支撑部支撑在凹槽内;所述的插设部上 表面成与挡块下表面相配的凹弧形,插设部上表面可与挡块下表面接触。该具体的连 接结构最合理,最节省材料,保证在正常状态下,锅盖与锅体结合稳定,在某个位 置,锅盖又可方便脱离锅体。上述的锅盖翻转至锅盖与锅体的夹角6呈45° 75°角度范围内,所述的插设部 和连接部下表面脱离配合并可斜向从插口中脱离出来。上述的锅盖上还设置有方便翻转锅盖的提手,提手呈弧形,提手的一端与插设部 固定在一起。且提手与插设部关联,这样可增强产品整体的美观性。为便于观察锅内的状况,上述的锅盖中部开有一视窗,视窗上固定有玻璃。为提高锅内的压力,以形成微压锅,上述的锅盖与锅体盖合后的接合处设置有密 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通过插设部与连接部插设配合,及 支撑部与连接部上表面配合,使锅盖可翻转地限位在锅体一侧,而当锅盖翻转到某个 角度范围内,插设部与连接部脱离配合,保证锅盖上的插设部斜向从插口中脱离。故 具有使用方便、拆洗快捷、更加实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锅盖合拢状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锅盖完全打开状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锅盖处于可取出的角度状态);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6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方便拆卸锅盖的锅,包括有锅体1和锅盖2,锅盖2中部开有一视窗22,视窗22 上固定有玻璃3。所述的锅盖2通过连接结构可转动连接在锅体1上,如图6所示,当然 我们还可在锅盖2与锅体1盖合后的接合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设置在锅盖2的周 边,也可以设置在锅体l开口边沿,以提高锅盖2和锅体1的密封性,使该锅成为一种微 压锅,密封圈在图纸中没有显示。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锅体1一侧可供连接锅盖2的连接部4,连接部4包括两 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臂41,及设置在两连接臂41后部而连接两连接臂41的挡肩部42, 挡肩部42相当于连接筋条,其中连接臂41及挡肩部42可以是和锅体1压铸成型而成一体 结构,当然也可将连接部4作为一单独部分,通过现有连接固定方式固定在锅体l的一 侧。所述的两个连接臂41上表面各具有一凹槽43,凹槽43的底面431呈凹弧形,且两个 连接臂41的相对内侧各具有一内凸的挡块44,挡块44的下表面441成凸弧形,所述的挡 块44和挡肩部42之间的间隙便形成为 一插口 5 。所述的锅盖2—侧具有向下并向外折的插设部6,插设部6大致呈L形,插设部6的 上表面61成与挡块44的下表面441相配的凹弧形,插设部6的上表面61可与挡块44下表 面441接触,在插设部6上外端的下部具有和挡肩部42相配的凸径62。锅盖2的一侧设置有方便翻转锅盖的提手21,提手21呈弧形,提手21—端和插设部 的上部固定,提手21与锅盖2上表面具有可使手穿过的间隔。锅盖2的一侧还具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7,支撑部7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插设部6的 两侧,支撑部7的表面71呈与凹槽43的底面431相配的凸弧形,且当锅盖2安装在锅体1 的状态下,所述的插设部6插入连接部4的插口5内并可与挡块44的下表面441接触配 合,同时所述的支撑部7支撑在凹槽43内,由于支撑部7与凹槽43为弧面配合,所述的 插设部6与挡块44的下表面441也为弧面配合,因此锅盖2可以支撑部7的轴线为旋转 轴,相对锅体l翻转,在锅盖2翻转到最大角度状态下,最大角度一般应大于90。,使 锅盖2的中心后移,保证锅盖2打开使的稳定性,凸径62和挡肩部42接触挡位配合,阻 止锅盖2进一步向下翻转,在锅盖2翻转到中间某个角度范围内,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拆卸锅盖的锅,包括有锅体和锅盖,所述的锅盖通过连接结构可转动连接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锅体一侧可供连接锅盖的连接部,连接部上具有一插口,所述的锅盖一侧具有向下并向外折的插设部,锅盖的一侧还具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所述的插设部插入连接部的插口内并与插口外侧的连接部下表面挡位配合,所述的支撑部与连接部上表面呈弧面接触配合,所述插口上部形成有一挡肩部,对应地在插设部上具有和挡肩部相配的凸径,在锅盖翻转到最大角度状态下,凸径和挡肩部接触挡位配合,在锅盖翻转到中间某个角度范围内,所述的插设部和连接部下表面脱离配合并可斜向从插口中脱离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方便拆卸锅盖的锅,包括有锅体和锅盖,所述的锅盖通过连接结构可转动连接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锅体一侧可供连接锅盖的连接部,连接部上具有一插口,所述的锅盖一侧具有向下并向外折的插设部,锅盖的一侧还具有向外延伸的支撑部,所述的插设部插入连接部的插口内并与插口外侧的连接部下表面挡位配合,所述的支撑部与连接部上表面呈弧面接触配合,所述插口上部形成有一挡肩部,对应地在插设部上具有和挡肩部相配的凸径,在锅盖翻转到最大角度状态下,凸径和挡肩部接触挡位配合,在锅盖翻转到中间某个角度范围内,所述的插设部和连接部下表面脱离配合并可斜向从插口中脱离出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便拆卸锅盖的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设部与插口外 侧的连接部下表面呈弧面接触配合。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拆卸锅盖的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两平 行间隔设置的连接臂,及设置在两连接臂后部而连接两连接臂的挡肩部,所述的两个 连接臂上表面各具有一凹槽,凹槽的底面呈凹弧形,且两个连接臂的相对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戴桂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