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切换环节的水电系统超低频频率振荡抑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非光滑分岔理论的超低频频率振荡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外高水电占比电力系统中多次发生了与水轮机调速系统相关的超低频频率振荡事故,此类振荡周期长、频率低、机械功率振幅大,无明显机间振荡,与以往低频振荡存在较大差异,属于频率稳定问题。目前,超低频频率振荡的机理有负阻尼振荡、强迫振荡和切换型振荡。前两种振荡机理认为水轮机组的水锤效应以及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为系统提供负阻尼,从而使系统在小扰动下发生持续振荡。但是难以解释与死区、限幅等切换环节相关的振荡问题,需要从切换型振荡的角度分析。切换型振荡与系统平衡点的局部性质可能无对应关系,在正、负阻尼情形下均可能出现非线性切换环节参与的振荡,同时在含增强型死区的水电系统中还发现了无平衡点时死区参与的稳定频率振荡,负阻尼或强迫振荡机理可能不再适用,可采用非光滑分岔理论进行分析。且已有研究分析表明,含增强型死区的水电系统中出现的两种切换型超低频频率振荡分别对应类Hopf分岔与C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切换环节的水电系统超低频频率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步骤:/n步骤1、分析含切换环节的水电系统所属的非光滑系统类型;/n步骤2、分析不同负荷扰动下,非光滑系统各区域平衡点存在性与稳定性,以及系统动力学特性,结合非光滑分岔理论分析振荡对应的分岔特性;/n步骤3、分析死区和限幅等切换环节对于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提出合理改善非光滑系统结构的超低频频率振荡抑制方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切换环节的水电系统超低频频率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分析含切换环节的水电系统所属的非光滑系统类型;
步骤2、分析不同负荷扰动下,非光滑系统各区域平衡点存在性与稳定性,以及系统动力学特性,结合非光滑分岔理论分析振荡对应的分岔特性;
步骤3、分析死区和限幅等切换环节对于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提出合理改善非光滑系统结构的超低频频率振荡抑制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切换环节的水电系统超低频频率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结合非光滑系统分类标准,根据电力系统中的切换环节对系统进行分类,采用相应的非光滑分岔理论分析其分岔特性。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安成,刘晓博,孔贺,王永杰,王嘉伟,付潇宇,庄文彬,郭鹏程,李业成,汪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