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抱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84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管抱钳组件,属于油田油井钻采技术领域。其包括相对设置的抱钳Ⅰ和抱钳Ⅱ,抱钳Ⅰ和抱钳Ⅱ的中部通过同一销轴铰接连接在安装架上,抱钳Ⅰ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Ⅰ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Ⅰ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一侧;抱钳Ⅱ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Ⅱ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Ⅱ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的另一侧;安装架安装在平台的上平面上,平台的下平面上安装有气缸,气缸活塞穿过平台与支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对设置的抱钳Ⅰ和抱钳Ⅱ,其在下部气缸活塞的带动下实现抱钳Ⅰ和抱钳Ⅱ的同步运动,有利于油管的安放以油管的定心和与后续试压装置等的配合,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管抱钳组件
本技术涉及油田油井钻采
,具体涉及一种油管抱钳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油管抱钳组件两侧分别设有一只抱钳,其一侧抱钳固定,另一侧抱钳与气缸连接,在气缸的带动下实现抱钳的开合,即仅通过一侧抱钳的运动实现抱钳的开合,为适应不同外径的油管,两侧抱钳与油管接触侧均有一块半月形的钳口牙板。现有的油管抱钳组件存在以下问题:1、仅有一侧抱钳可以运动,不利于油管的安放;2、两侧抱钳运动的不对称性不利于油管的定心,会影响油管与后续试压装置等的配合;3、装备受力状况差、振动明显、易损坏;4、抱钳与油管的接触面仅限于两块牙板的范围,夹紧力集中,局部应力大,油管受力不均,抱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油管抱钳组件,其通过相对设置的抱钳Ⅰ和抱钳Ⅱ,其在下部气缸活塞的带动下实现抱钳Ⅰ和抱钳Ⅱ的同步运动,有利于油管的安放以油管的定心和与后续试压装置等的配合,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油管抱钳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抱钳Ⅰ和抱钳Ⅱ,所述抱钳Ⅰ和抱钳Ⅱ的中部通过同一销轴铰接连接在安装架上,抱钳Ⅰ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Ⅰ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Ⅰ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一侧;抱钳Ⅱ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Ⅱ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Ⅱ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的另一侧;所述安装架安装在平台的上平面上,平台的下平面上安装有气缸,气缸活塞穿过平台与支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抱钳Ⅰ和抱钳Ⅱ的内侧均开有两个上下对的用于安装钳口牙板的燕尾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架为H型框架结构,包括竖梁Ⅰ、竖梁Ⅱ及用于连接竖梁Ⅰ和竖梁Ⅱ的横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支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气缸活塞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内螺纹孔适配的外螺纹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抱钳Ⅰ和抱钳Ⅱ以及铰接杆Ⅰ和铰接杆Ⅱ相对于气缸活塞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抱钳组件,其通过相对设置的抱钳Ⅰ和抱钳Ⅱ,其在下部气缸活塞的带动下实现抱钳Ⅰ和抱钳Ⅱ的同步运动,有利于油管的安放以及油管的定心和与后续试压装置等的配合,安装架安装在平台的上平面上,平台的下平面上安装有气缸,气缸活塞穿过平台与支座连接,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抱钳Ⅰ和抱钳Ⅱ的内侧均开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用于安装钳口牙板的燕尾槽。通过设置四个燕尾槽,提高了抱紧时油管和抱钳所呈圆孔的同轴度,有利于油管定心;抱紧力通过四个安装在燕尾槽内的钳口牙板施加在油管上,油管受力均匀、对称、局部应力小,更加有利于其定心和抱紧。通过调节牙板的厚度,该组件可以适应抱紧不同直径的油管,目前国内常用的2寸、2.5寸、3寸管均可使用其进行抱紧,且极大提升了受力均匀性和定心准确性。支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气缸活塞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内螺纹孔适配的外螺纹段。支座与气缸活塞进行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抱钳Ⅰ和抱钳Ⅱ以及铰接杆Ⅰ和铰接杆Ⅱ相对于气缸活塞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分布。抱钳Ⅰ和铰接杆Ⅰ以及抱钳Ⅱ和铰接杆Ⅱ所形成曲柄连杆机构左右对称分布,增大了组件所受总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对称性、平衡性,组件的受力状况理想,震动减弱,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油管抱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座;2、竖梁Ⅰ;3、抱钳Ⅰ;4、油管;5、抱钳Ⅱ;6、横梁;7、竖梁Ⅱ;8、铰接杆Ⅱ;9、气缸活塞;10、安装平台;11、气缸;12、铰接杆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内、外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所示,油管抱钳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抱钳Ⅰ3和抱钳Ⅱ5,抱钳Ⅰ3和抱钳Ⅱ5的中部通过同一销轴铰接连接在安装架上,抱钳Ⅰ3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Ⅰ12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Ⅰ1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1一侧;抱钳Ⅱ5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Ⅱ8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Ⅱ8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1的另一侧。安装架安装在平台10的上平面上,如可采用焊接连接等,平台10的下平面上安装有气缸11。本技术对气缸11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制,平台10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通孔,气缸活塞9穿过平台10的中心通孔与支座1连接。优选地,抱钳Ⅰ3和抱钳Ⅱ5的内侧均开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用于安装钳口牙板的燕尾槽,钳口牙板采用螺栓连接在燕尾槽内,通过调节钳口牙板的厚度,该装置可以适应抱紧不同直径的油管4,目前国内常用的2寸、2.5寸、3寸管均可使用其进行抱紧,且受力均匀性、定心准确性均有提升;也可采用其它可拆装方式连接,本技术对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其中,抱紧油管4的一侧为内侧。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燕尾槽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75°,最佳为60°。优选地,安装架为H型框架结构,包括竖梁Ⅰ2、竖梁Ⅱ7及用于连接竖梁Ⅰ2和竖梁Ⅱ7的横梁6。其中,竖梁Ⅰ2、竖梁Ⅱ7和横梁6优选为现有型材。抱钳Ⅰ3和抱钳Ⅱ5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横梁6的中心位置。优选地,支座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气缸活塞9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内螺纹孔适配的外螺纹段。通过将支座1与气缸活塞9进行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优选地,抱钳Ⅰ3和抱钳Ⅱ5以及铰接杆Ⅰ12和铰接杆Ⅱ8相对于气缸活塞9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分布,即通过左右对称布置的曲柄连杆机构实现油管4的抱紧,油管4受力均匀、对称、局部应力小,抱紧效果优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气缸11内冲入气体压力增大时,气缸活塞9带动支座1向上运动,抱钳Ⅰ3和抱钳Ⅱ5之间的角度减小,将油管4抱紧。反之气缸11向外排气压力降低时,气缸活塞9向下运动,抱钳Ⅰ3和抱钳Ⅱ5之间的角度增大,将油管4松开。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抱钳Ⅰ3和抱钳Ⅱ5之间的铰接结构也可采用X型的剪刀结构,即气缸活塞9带动支座1向上运动,抱钳Ⅰ3和抱钳Ⅱ5之间的角度增大,将油管4松开,气缸活塞9带动支座1向下运动,抱钳Ⅰ3和抱钳Ⅱ5之间的角度减小,将油管4抱紧。本技术中的对应设置的抱钳和铰接杆构成曲柄连杆机构,即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曲柄连杆机构实现油管4的抱紧和松开,结构简单、紧凑,结构稳定,性能可靠,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以上是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油管抱钳组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管抱钳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抱钳Ⅰ和抱钳Ⅱ,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钳Ⅰ和抱钳Ⅱ的中部通过同一销轴铰接连接在安装架上,抱钳Ⅰ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Ⅰ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Ⅰ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一侧;抱钳Ⅱ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Ⅱ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Ⅱ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的另一侧;/n所述安装架安装在平台的上平面上,平台的下平面上安装有气缸,气缸活塞穿过平台与支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管抱钳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抱钳Ⅰ和抱钳Ⅱ,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钳Ⅰ和抱钳Ⅱ的中部通过同一销轴铰接连接在安装架上,抱钳Ⅰ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Ⅰ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Ⅰ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一侧;抱钳Ⅱ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铰接杆Ⅱ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杆Ⅱ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在支座的另一侧;
所述安装架安装在平台的上平面上,平台的下平面上安装有气缸,气缸活塞穿过平台与支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抱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钳Ⅰ和抱钳Ⅱ的内侧均开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文龙赵胜博刘孝飞贾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奥科达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