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78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7
一种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包括发光器、接收器、正反驱动输出电路、开门反馈电路以及关门反馈电路;发光器用于发射红外光;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光,接收器包括MCU控制器,MCU控制器分别与正反驱动输出电路、开门反馈电路以及关门反馈电路电性相连;开门反馈电路用于检测自动门打开时,接收器是否接收到红外光,并将开门检测信号传送至MCU控制器;关门反馈电路用于检测自动门关闭时,接收器是否接收到红外光,并将关门检测信号传送至MCU控制器;正反驱动输出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CU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实现正转或反转,以使自动门的正在打开或关闭的动作改为关闭或打开的动作,从而实现了防止自动门夹手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夹手自动门光栅
本技术涉及光栅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防夹手自动门光栅。
技术介绍
自动门作为电梯门、地铁安全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自动门只有在人体有接触的时候,才会停止动作,对于人体没有接触的情况,例如人手没有碰到自动门时,自动门仍然继续运行,当自动门碰到人的胳膊停止动作时,这时人手已经伸入或伸出自动门,从而造成人手被夹住的事故发生;因此,本技术利用光栅检测技术,以解决人手被自动门夹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夹手自动门光栅,旨在利用光栅检测技术解决人手被自动门夹住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防夹手自动门光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包括发光器、接收器、正反驱动输出电路、开门反馈电路以及关门反馈电路;所述发光器用于发射红外光;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光,所述接收器包括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所述开门反馈电路以及所述关门反馈电路电性相连;所述开门反馈电路用于检测自动门打开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开门检测信号传送至所述MCU控制器;所述关门反馈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关闭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关门检测信号传送至所述MCU控制器;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MCU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实现正转或反转,以使所述自动门的正在打开或关闭的动作改为关闭或打开的动作,从而实现了防止自动门夹手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包括发射模块和发射扩展模块,所述接收器还包括接收模块和接收扩展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发射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射模块发出SYN信号;所述发射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SYN信号,根据所述SYN信号向所述接收模块发射红外光,同时根据所述SYN信号向所述发射扩展模块发出指令;所述发射扩展模块与所述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扩展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射模块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向所述接收扩展模块发射红外光;所述接收扩展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接收扩展模块用于感应所述发射扩展模块发出的红外光;当所述接收扩展模块感应到所述发射扩展模块发出的红外光,所述接收扩展模块发出指示信号至所述接收模块。进一步地,所述防夹手自动门光栅还包括与所述MCU控制器和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分别电性相连的电流监测电路,所述电流监测电路用于监控所述电机的电流,所述MCU控制器根据所述电流监测电路传送的所述电机的电流信号,通过调节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输出至所述电机的电流,从而对所述电机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开门反馈电路包括开门限位传感器J1,光耦U33,发光二极管D40,电阻R125和R126;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打开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光耦U33,所述光耦U33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传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的引脚1接电源电压VCC,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的引脚4接地,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的引脚2接所述光耦U33的引脚2,所述光耦U33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25的一端,所述电阻R125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光耦U33的引脚4接地,所述光耦U33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开门检测信号输入端OPEN-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40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0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26的一端,所述电阻R126的另一端接端子。进一步地,所述关门反馈电路包括关门限位传感器J2,光耦U34,发光二极管D41,电阻R127和R128;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关闭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光耦U34,所述光耦U34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传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的引脚1接电源电压VCC,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的引脚4接地,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的引脚2接所述光耦U34的引脚2,所述光耦U34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27的一端,所述电阻R127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光耦U34的引脚4接地,所述光耦U34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关门检测信号输入端SHUT-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41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28的一端,所述电阻R128的另一端接端子。进一步地,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包括接口J2P,MOS管Q39、Q41、Q42、Q44,三极管Q40、Q43、Q45、Q46、Q47、Q48,电容C37和C38,发光二极管D19和D20,电阻R50、R52、R53、R54、R55、R58、R59、R60、R99、R98、R101、R100、R49、R51、R56、R57、R102、R103、R104、R105;所述接口J2P用于连接所述电机,所述接口J2P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机的正极,所述接口J2P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机的负极;所述接口J2P的引脚1还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39的漏极和所述电容C38的一端,所述接口J2P的引脚2还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41的漏极和所述电容C38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39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4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39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9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51的一端,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5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5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99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98的一端,所述电阻R9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机的电压端MOS_VCC和所述三极管Q45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6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6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0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00的一端,所述电阻R10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电机正转控制信号输出端FWD和所述电阻R60的一端,所述电阻R6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53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43的基极,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52的一端,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50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44的栅极,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机的电压端MOS_VCC和所述MOS管Q44的源极,所述MOS管Q44的源极还连接所述MOS管Q42的源极以及所述电阻R54的一端然后连接所述电流监测电路,所述MOS管Q44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65的一端、所述电阻R66的一端、所述电容C37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38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42的漏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9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0的正极、所述电容C37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38的一端,所述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9的正极,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0的负极,所述MOS管Q42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5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54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器、接收器、正反驱动输出电路、开门反馈电路以及关门反馈电路;所述发光器用于发射红外光;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光,所述接收器包括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所述开门反馈电路以及所述关门反馈电路电性相连;所述开门反馈电路用于检测自动门打开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开门检测信号传送至所述MCU控制器;所述关门反馈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关闭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关门检测信号传送至所述MCU控制器;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MCU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实现正转或反转,以使所述自动门的正在打开或关闭的动作改为关闭或打开的动作,从而实现了防止自动门夹手的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器、接收器、正反驱动输出电路、开门反馈电路以及关门反馈电路;所述发光器用于发射红外光;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光,所述接收器包括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所述开门反馈电路以及所述关门反馈电路电性相连;所述开门反馈电路用于检测自动门打开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开门检测信号传送至所述MCU控制器;所述关门反馈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关闭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关门检测信号传送至所述MCU控制器;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MCU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实现正转或反转,以使所述自动门的正在打开或关闭的动作改为关闭或打开的动作,从而实现了防止自动门夹手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包括发射模块和发射扩展模块,所述接收器还包括接收模块和接收扩展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发射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射模块发出SYN信号;所述发射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SYN信号,根据所述SYN信号向所述接收模块发射红外光,同时根据所述SYN信号向所述发射扩展模块发出指令;所述发射扩展模块与所述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扩展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射模块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向所述接收扩展模块发射红外光;所述接收扩展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接收扩展模块用于感应所述发射扩展模块发出的红外光;当所述接收扩展模块感应到所述发射扩展模块发出的红外光,所述接收扩展模块发出指示信号至所述接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手自动门光栅还包括与所述MCU控制器和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分别电性相连的电流监测电路,所述电流监测电路用于监控所述电机的电流,所述MCU控制器根据所述电流监测电路传送的所述电机的电流信号,通过调节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输出至所述电机的电流,从而对所述电机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反馈电路包括开门限位传感器J1,光耦U33,发光二极管D40,电阻R125和R126;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打开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光耦U33,所述光耦U33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传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的引脚1接电源电压VCC,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的引脚4接地,所述开门限位传感器J1的引脚2接所述光耦U33的引脚2,所述光耦U33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25的一端,所述电阻R125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光耦U33的引脚4接地,所述光耦U33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开门检测信号输入端OPEN-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40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0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26的一端,所述电阻R126的另一端接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门反馈电路包括关门限位传感器J2,光耦U34,发光二极管D41,电阻R127和R128;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用于检测所述自动门关闭时,所述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红外光,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光耦U34,所述光耦U34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传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的引脚1接电源电压VCC,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的引脚4接地,所述关门限位传感器J2的引脚2接所述光耦U34的引脚2,所述光耦U34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27的一端,所述电阻R127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光耦U34的引脚4接地,所述光耦U34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MCU控制器的关门检测信号输入端SHUT-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41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28的一端,所述电阻R128的另一端接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夹手自动门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驱动输出电路包括接口J2P,MOS管Q39、Q41、Q42、Q44,三极管Q40、Q43、Q45、Q46、Q47、Q48,电容C37和C38,发光二极管D19和D20,电阻R50、R52、R53、R54、R55、R58、R59、R60、R99、R98、R101、R100、R49、R51、R56、R57、R102、R103、R104、R105;所述接口J2P用于连接所述电机,所述接口J2P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机的正极,所述接口J2P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机的负极;所述接口J2P的引脚1还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39的漏极和所述电容C38的一端,所述接口J2P的引脚2还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41的漏极和所述电容C38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39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4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39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9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51的一端,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5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5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99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98的一端,所述电阻R9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机的电压端MOS_VCC和所述三极管Q45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6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6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0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00的一端,所述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渭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昶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