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板阳角拼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65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墙板阳角拼线结构,其阳角拼线体上设有匹配靠接墙体转角的转向部以及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其中,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顺应贴靠墙体的相应侧面,且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中至少有一支脚通过紧固方式连接墙体;第三支脚则朝远离墙体的方向延伸并处在墙体转角的角平分线上,第三支脚与第一支脚之间形成第一嵌套口,第三支脚与第二支脚之间形成第二嵌套口;第一墙板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一嵌套口中;第二墙板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二嵌套口中,实现第二墙板与第一墙板呈直角关系联系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单又省材料,毛坯墙体就可以安装;卡口小,结构紧凑,更美观;螺钉连接部分离墙角边更远,打墙不容易崩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板阳角拼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的
,尤其是涉及墙板阳角拼线结构。
技术介绍
在积极倡导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墙板被大量应用。在墙板安装时首先需要考虑与墙体的固定方式是否合理。现有的墙板大多直接通过紧固螺钉等紧固连接件与墙体相连接,甚至还利用胶水粘连,这种安装方式费时费力,影响了安装效率,不环保,而且紧固螺钉通常露在外面,影响美观,在安装阳角位置时,需要用扣条之类的物品来做装饰,以遮掩阳角位置的拼装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板阳角拼线结构,安装方便,安装效率高,连接可靠,外形美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墙板阳角拼线结构,其具有:阳角拼线体,该阳角拼线体上设有匹配靠接墙体转角的转向部以及由转向部向设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第三支脚;其中,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顺应贴靠墙体的相应侧面,且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中至少有一支脚通过紧固方式连接墙体并使另一支脚形成迫紧式压紧墙体的相应侧面;所述第三支脚则朝远离墙体的方向延伸并处在墙体转角的角平分线上,第三支脚与第一支脚之间形成第一嵌套口,第三支脚与第二支脚之间形成第二嵌套口;第一墙板,该第一墙板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一嵌套口中;第二墙板,该第二墙板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二嵌套口中,实现第二墙板与第一墙板呈直角关系联系在一起。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阳角拼线体是铝型材,以转向部为主体分别朝不同方向一起成型有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第三支脚。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支脚贴靠墙体的侧面上设有增加咬合力的齿口,第二支脚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墙体。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三支脚的外伸端头上设有朝向第一支脚的第一卡勾以及朝向第二支脚的第二卡勾,第一卡勾与第一支脚形成第一嵌套口并抵压第一墙板的外侧面,第二卡勾与第二支脚形成第二嵌套口并抵压第二墙板的外侧面;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嵌设端均设计为与第三支脚匹配贴合的斜面。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支脚面向第一墙板的外侧面及第二支脚面向第二墙板的外侧面均从转向部逐渐向墙体的相应侧面倾斜。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通过阳角拼线体固定在墙体上,并满足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阳角拼接,由此获得如下有益效果:1、安装简单又省材料,毛坯墙体就可以安装;2、装好后看不到螺钉,外形美观;3、生产快捷,现场依据尺寸裁切就好,安装效率高,连接可靠;4、螺钉固定无胶水,环保无甲醛,安全性高,受力更强;5、卡口小,结构紧凑,更美观;6、螺钉连接部分离墙角边更远,打墙不容易崩角。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阳角拼线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有关一种墙板阳角拼线结构,其具有阳角拼线体1,该阳角拼线体1上设有匹配靠接墙体转角的转向部11以及由转向部11向设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脚12、第二支脚13和第三支脚14;其中,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顺应贴靠墙体2的相应侧面,且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中至少有一支脚通过紧固方式连接墙体并使另一支脚形成迫紧式压紧墙体2的相应侧面。所述第三支脚14则朝远离墙体2的方向延伸并处在墙体转角的角平分线上,第三支脚14与第一支脚12之间形成第一嵌套口15,第三支脚14与第二支脚13之间形成第二嵌套口16。第一墙板3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一嵌套口15中;第二墙板4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二嵌套口16中,实现第二墙板4与第一墙板3呈直角关系联系在一起。第一墙板3和第二墙板4组装后遮盖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看不到固定螺钉,外形美观。第一嵌套口15和第二嵌套口16给予精准限位安装,第一墙板3和第二墙板4组装更紧凑、可靠。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阳角拼线体1是铝型材,防潮、防霉,并以转向部11为主体分别朝不同方向一起成型有第一支脚12、第二支脚13和第三支脚14,整体性好,结构稳固,有助于提升墙板阳角拼接的牢固性、耐久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脚12贴靠墙体2的侧面上设有增加咬合力的齿口121,利用齿口121紧贴墙体2的侧面,提升压力,增加第一支脚12与墙体2的连接性能。第二支脚13通过螺钉5紧固连接墙体2,第二支脚13在远离墙角边的位置设计螺钉组装部,这样打墙不容易崩角,连接也稳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脚12面向第一墙板3的外侧面及第二支脚13面向第二墙板4的外侧面均从转向部11逐渐向墙体2的相应侧面倾斜,增加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靠墙弹性,并获得相应的涨收性能,匹配墙体2、第一墙板3及第二墙板4的涨收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由此保证墙板拼装的持久性,提升使用效果。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脚14的外伸端头上设有朝向第一支脚12的第一卡勾141以及朝向第二支脚13的第二卡勾142,第一卡勾141与第一支脚12形成第一嵌套口15并抵压第一墙板3的外侧面,第二卡勾142与第二支脚13形成第二嵌套口16并抵压第二墙板4的外侧面;所述第一墙板3和第二墙板4的嵌设端均设计为与第三支脚14匹配贴合的斜面。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勾141和第二卡勾142形成垂直关系,不仅扣紧第一墙板3和第二墙板4,而且还获得直角装饰,卡口小,结构紧凑,更美观。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阳角拼线体固定在墙体上,并满足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阳角拼接,由此获得如下有益效果:1、安装简单又省材料,毛坯墙体就可以安装;2、装好后看不到螺钉,外形美观;3、生产快捷,现场依据尺寸裁切就好,安装效率高,连接可靠;4、螺钉固定无胶水,环保无甲醛,安全性高,受力更强;5、卡口小,结构紧凑,更美观;6、螺钉连接部分离墙角边更远,打墙不容易崩角。以上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不应被限制于与以上的描述和附图完全相同的结构和操作,对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技术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等效改进和变化,但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墙板阳角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n阳角拼线体(1),该阳角拼线体(1)上设有匹配靠接墙体转角的转向部(11)以及由转向部(11)向设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脚(12)、第二支脚(13)和第三支脚(14);其中,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顺应贴靠墙体(2)的相应侧面,且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中至少有一支脚通过紧固方式连接墙体并使另一支脚形成迫紧式压紧墙体(2)的相应侧面;所述第三支脚(14)则朝远离墙体(2)的方向延伸并处在墙体转角的角平分线上,第三支脚(14)与第一支脚(12)之间形成第一嵌套口(15),第三支脚(14)与第二支脚(13)之间形成第二嵌套口(16);/n第一墙板(3),该第一墙板(3)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一嵌套口(15)中;/n第二墙板(4),该第二墙板(4)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二嵌套口(16)中,实现第二墙板(4)与第一墙板(3)呈直角关系联系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墙板阳角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阳角拼线体(1),该阳角拼线体(1)上设有匹配靠接墙体转角的转向部(11)以及由转向部(11)向设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脚(12)、第二支脚(13)和第三支脚(14);其中,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顺应贴靠墙体(2)的相应侧面,且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中至少有一支脚通过紧固方式连接墙体并使另一支脚形成迫紧式压紧墙体(2)的相应侧面;所述第三支脚(14)则朝远离墙体(2)的方向延伸并处在墙体转角的角平分线上,第三支脚(14)与第一支脚(12)之间形成第一嵌套口(15),第三支脚(14)与第二支脚(13)之间形成第二嵌套口(16);
第一墙板(3),该第一墙板(3)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一嵌套口(15)中;
第二墙板(4),该第二墙板(4)的相应端头嵌设在第二嵌套口(16)中,实现第二墙板(4)与第一墙板(3)呈直角关系联系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板阳角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角拼线体(1)是铝型材,以转向部(11)为主体分别朝不同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必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派克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