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逃生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53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内逃生井盖,包括井体,所述井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放置槽的上表面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与凸块转动连接,所述井盖与第一压缩弹簧相抵设置,所述井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井盖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该种隧道内逃生井盖,通过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压缩弹簧、插块配合插槽,便于在井体上固定住井盖,防止井盖受第一压缩弹簧弹力影响出现上弹现象,通过设置手把配合拉绳,能让工人在拉动手把的同时使插块脱离插槽,便于工人打开井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内逃生井盖
本技术涉及隧道
,具体为一种隧道内逃生井盖。
技术介绍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现有技术中,一些逃生井盖不易打开,在一些矿区出现塌方时,如果逃生井盖打开困难,会降低工人的生存时间,为此,我们提出隧道内逃生井盖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内逃生井盖,具备便于打开、提高工人生存几率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备便于打开、提高工人生存几率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内逃生井盖,包括井体,所述井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放置槽的上表面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与凸块转动连接,所述井盖与第一压缩弹簧相抵设置,所述井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井盖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手把,所述井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垂直块,所述垂直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插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井体的内壁开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所述井体内设置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贯穿垂直块的侧壁与插块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贯穿井盖的下表面与手把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垂直块的侧壁设置有滑轮,所述拉绳的表面与滑轮相抵设置。优选的,所述井盖的下表面设置有拉把,所述拉把上设置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井体内设置有照明扩音装置,所述照明扩音装置与井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井体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上方放置有挡板。(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隧道内逃生井盖,通过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压缩弹簧、插块配合插槽,便于在井体上固定住井盖,防止井盖受第一压缩弹簧弹力影响出现上弹现象,通过设置手把配合拉绳,能让工人在拉动手把的同时使插块脱离插槽,便于工人打开井盖。2、该种隧道内逃生井盖,通过设置第一凹槽配合第一压缩弹簧,可以使井盖弹出一定距离,便于工人打开井盖,增加了工人的生存机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体、2第一放置槽、3第一凹槽、4第一压缩弹簧、5凸块、6井盖、7透气孔、8条形槽、9手把、10垂直块、11第二凹槽、12第二压缩弹簧、13插块、14插槽、15拉绳、16滑轮、17拉把、18照明扩音装置、19第二放置槽、20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隧道内逃生井盖,包括井体1,井体1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9,通过设置第二放置槽19,便于在第二放置槽19内存放一些水和干粮,增加了工人的生存时间,第二放置槽19的上方放置有挡板20,井体1内设置有照明扩音装置18,照明扩音装置18与井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照明扩音装置18,便于看清井体1的内部情况,降低了工人的恐慌心理,井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第一放置槽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4,第一放置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凸块5,第一放置槽2的上表面放置有井盖6,井盖6的下表面设置有拉把17,通过设置拉把17,便于向下拉动井盖6,提高了实用性,拉把17上设置有橡胶垫,井盖6与凸块5转动连接,井盖6与第一压缩弹簧4相抵设置,井盖6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7,井盖6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8,条形槽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手把9,井盖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垂直块10,垂直块10的侧壁设置有滑轮16,拉绳15的表面与滑轮16相抵设置,通过设置滑轮16,便于拉动插块13,降低了拉绳15的摩擦力,垂直块10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2,第二凹槽11内设置有插块13,第二压缩弹簧12的一端与插块13固定连接,第二压缩弹簧12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井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插块13相匹配的插槽14,井体1内设置拉绳15,拉绳15的一端贯穿垂直块10的侧壁与插块13固定连接,拉绳15的另一端贯穿井盖6的下表面与手把9固定连接。工作原理:在隧道发生塌方时,工人迅速跑到离自己最近的逃生井盖6,然后拉动手把9,当手把9移动位置时,拉绳15也会移动位置,当拉绳15移动位置时会使插块13脱离插槽14,这时井盖6失去插槽14的限制力,会被第一凹槽3内的第一压缩弹簧4弹出一定距离,这时工人就能很轻易的拉动井盖6,当把井盖6拉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在进入到到井体1内,之后在拉动拉把17,当拉动拉把17时,拉把17会带动井盖下降位置,当把井盖6拉动到与井体1同水平面时,第二压缩弹簧12会通过自身的弹力进插块13弹进插槽14内,当插块13在插槽14内时,井盖5就不会被第一压缩弹簧4的弹力弹出去。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内逃生井盖,包括井体(1);/n其特征在于:/n所述井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所述第一放置槽(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4),所述第一放置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凸块(5),所述第一放置槽(2)的上表面放置有井盖(6),所述井盖(6)与凸块(5)转动连接,所述井盖(6)与第一压缩弹簧(4)相抵设置,所述井盖(6)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7),所述井盖(6)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8),所述条形槽(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手把(9),所述井盖(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垂直块(10),所述垂直块(10)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2),所述第二凹槽(11)内设置有插块(1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2)的一端与插块(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2)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井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插块(13)相匹配的插槽(14),所述井体(1)内设置拉绳(15),所述拉绳(15)的一端贯穿垂直块(10)的侧壁与插块(13)固定连接,所述拉绳(15)的另一端贯穿井盖(6)的下表面与手把(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逃生井盖,包括井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2),所述第一放置槽(2)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4),所述第一放置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凸块(5),所述第一放置槽(2)的上表面放置有井盖(6),所述井盖(6)与凸块(5)转动连接,所述井盖(6)与第一压缩弹簧(4)相抵设置,所述井盖(6)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7),所述井盖(6)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8),所述条形槽(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手把(9),所述井盖(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垂直块(10),所述垂直块(10)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2),所述第二凹槽(11)内设置有插块(1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2)的一端与插块(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2)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井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插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毅黄亮劳秀雯李秀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