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47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表面固定均有反光牌,所述立柱的底部均固定有底座,所述立柱的顶部均设置有警示灯,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横杆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横杆之间均设置有栏杆,所述底座的内壁顶部设置有液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立柱、横杆、与栏杆等组成,方便运输拆卸组装,通过表面钝化并喷漆处理,方便清洗;通过设置滚动轮与液压杆,当上下班高峰车辆拥堵时,液压杆伸长滚动轮漏出将护栏底座撑起,电机带动滚轮转动从而使整个护栏平移,达到调节来往路面宽度的目的,减轻了交通拥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
技术介绍
道路护栏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交通道路护栏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分隔,将道路在断面上进行纵向分隔,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分道行驶,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改善了交通秩序。城市交通道路护栏不仅仅是对道路的简单隔离,更关键的目的在于对人流、车流明示与传递城市交通信息,建立一种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使城市交通达到安全、快捷、有序、畅通、方便的效果。由于道路上灰尘较多,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对道路护栏进行清洗,此外,由于上下班高峰车流的汇聚,经常会出现道路一边车辆拥堵,而另一边却畅通无阻的现象。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1、护栏常由一个个较大的整体拼接而成,拆卸运输不便,占用空间大且清洗不便;2、上下班高峰堵车,道路护栏反倒成了障碍,面对一边车辆拥堵,一边车辆稀少的情况,道路护栏却不能较方便的移动来,根据实时交通情况来调整位置,改变来往道路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以达组装拆卸运输方便、根据实时路况移动调节来往路面宽度的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表面固定均有反光牌,所述立柱的底部均固定有底座,所述立柱的顶部均设置有警示灯,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横杆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横杆之间均设置有栏杆,所述底座的内壁顶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中心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固定板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弹簧减震组件,所述弹簧减震组件包括套筒、复位弹簧与滑动杆,其中,所述固定板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内部上端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底部的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固定在转动轴上的滑动杆,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底部的连接杆,所述横杆的中心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横杆与栏杆的材质均是铝合金,边角均钝化处理,且表面喷ED环氧底漆与丙烯酸聚氨酯面漆。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立柱上,且安装板中心开孔大小与横杆的截面大小一致,所述安装孔与栏杆截面大小一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杆底部均安装有与转动轴适配的轴承,所述转动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联轴器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立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杆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弹簧减震组件与固定板之间用双螺栓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橡胶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通过底座、立柱、横杆、与栏杆等组成,栏杆套进横杆上的安装孔,再将横杆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立柱上,再将立柱固定在底座上,组装拆卸运输都很方便,通过表面钝化并喷漆处理,方便清洗;2、该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通过设置滚动轮与液压杆,当上下班高峰车辆拥堵时,液压杆伸长滚动轮漏出将护栏底座撑起,电机带动滚轮转动从而使整个护栏平移,达到调节来往路面宽度的目的,减轻了交通拥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弹簧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立柱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横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反光牌;3、底座;4、警示灯;5、横杆;6、安装板;7、栏杆;8、液压杆;9、固定板;10、滚动轮;11、转动轴;12、弹簧减震组件;121、套筒;122、复位弹簧;123、滑动杆;13、联轴器;14、驱动电机;15、电机盒;16、连接杆;17、安装孔;18、电源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实施方案中: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包括立柱1,立柱1的上表面固定均有反光牌2,立柱1的底部均固定有底座3,立柱1的顶部均设置有警示灯4,立柱1之间设置有横杆5,横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6,横杆5通过安装板6固定在立柱1上,横杆5之间均设置有栏杆7,底座3的内壁顶部设置有液压杆8,液压杆8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10,滚动轮10的中心设置有转动轴11,固定板9与转动轴11之间设置有弹簧减震组件12,弹簧减震组件12包括套筒121、复位弹簧122与滑动杆123,其中,固定板9与转动轴1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22,复位弹簧122内部上端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9底部的套筒121,套筒121内部设置有固定在转动轴11上的滑动杆123,转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13,联轴器13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盒15,电机盒1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9底部的连接杆16,横杆5的中心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7。本技术中驱动电机14的型号为Y2-160M1-8。本实施例中,立柱1、横杆5与栏杆7的材质均是铝合金,边角均钝化处理,且表面喷ED1000环氧底漆与丙烯酸聚氨酯面漆,铝合金硬度高,质量较轻不易腐蚀,表面钝化且喷漆处理方便对护栏清洗;安装板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立柱1上,且安装板6中心开孔大小与横杆5的截面大小一致,安装孔17与栏杆7截面大小一致,便于安装或拆卸;滑动杆123底部均安装有与转动轴11适配的轴承,转动轴11与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联轴器13上,使驱动电机14能够带动滚动轮10转动;立柱1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18,立柱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根据需要给护栏电机提供电能;液压杆8与固定板9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弹簧减震组件12与固定板9之间用双螺栓固定,防止因震动出现螺栓松动;底座3的底部固定有橡胶防滑垫,增大底座3与地面的摩擦力,使护栏更稳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进行护栏安装时,先将栏杆7套进横杆5上的安装孔17,再将横杆5通过安装板6固定在立柱1上,由于该护栏是由较小部件组装而成,安装拆卸都很方便。当上下班高峰一边路面车辆拥堵,一边又车辆稀少时,按下立柱1上的电源开关18,警示灯4点亮警示车辆护栏即将平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上表面固定均有反光牌(2),所述立柱(1)的底部均固定有底座(3),所述立柱(1)的顶部均设置有警示灯(4),所述立柱(1)之间设置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横杆(5)通过安装板(6)固定在立柱(1)上,所述横杆(5)之间均设置有栏杆(7),所述底座(3)的内壁顶部设置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10),所述滚动轮(10)的中心设置有转动轴(11),所述固定板(9)与转动轴(11)之间设置有弹簧减震组件(12),所述弹簧减震组件(12)包括套筒(121)、复位弹簧(122)与滑动杆(123),其中,所述固定板(9)与转动轴(1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22),所述复位弹簧(122)内部上端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9)底部的套筒(121),所述套筒(121)内部设置有固定在转动轴(11)上的滑动杆(123),所述转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13),所述联轴器(13)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盒(15),所述电机盒(1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9)底部的连接杆(16),所述横杆(5)的中心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的移动智能道路护栏,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上表面固定均有反光牌(2),所述立柱(1)的底部均固定有底座(3),所述立柱(1)的顶部均设置有警示灯(4),所述立柱(1)之间设置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横杆(5)通过安装板(6)固定在立柱(1)上,所述横杆(5)之间均设置有栏杆(7),所述底座(3)的内壁顶部设置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10),所述滚动轮(10)的中心设置有转动轴(11),所述固定板(9)与转动轴(11)之间设置有弹簧减震组件(12),所述弹簧减震组件(12)包括套筒(121)、复位弹簧(122)与滑动杆(123),其中,所述固定板(9)与转动轴(1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22),所述复位弹簧(122)内部上端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9)底部的套筒(121),所述套筒(121)内部设置有固定在转动轴(11)上的滑动杆(123),所述转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13),所述联轴器(13)远离转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盒(15),所述电机盒(1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9)底部的连接杆(16),所述横杆(5)的中心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智达交通设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