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28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第一电极还包括与第一电极块位于同一层的连接部,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块通过连接部相连接,其中,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第一连接部的最小宽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最小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防止触控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功能作为一种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方式,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目前触控功能已经成为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中的一项比不可少的功能。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在出厂之前需要进行静电测试,以保证其出厂后的使用性能。而目前的一些产品在静电测试后,检测会发现存在触控的失效点,导致触控功能异常。因此,提升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提升显示产品抗静电能力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第一电极还包括与第一电极块位于同一层的连接部,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块通过连接部相连接,其中,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第一连接部的最小宽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最小宽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触控层中增大部分连接部的宽度。设置连接部的宽度变大后能够减小第一电极块与该连接部之间的电阻突变,则提升了连接部的静电疏散能力,降低连接部被静电击伤的风险,同时也能够降低连接部放电将连接部和桥接部交叠位置处绝缘层击伤的风险,避免静电导致触控失效,从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综合考虑了对发光器件出光、以及显示面板整体视觉效果的影响后,设置第一连接部的最小宽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最小宽度,也就是仅通过增大部分区域位置处连接部的宽度以提升局部容易被静电击伤部位的抗静电能力,满足显示面板的抗静电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图3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区域Q位置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触控层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块通过与第一电极块位于同一层的连接部相连接;第二电极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块通过与第二电极块位于不同层的桥接部相连接,其中,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位于同一层,桥接部与连接部相互交叠。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部至少包括宽度不同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针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所在位置进行设计,以降低在部分区域中第一电极块和连接部之间的电阻突变,从而提升连接部所在位置处的静电疏散能力,提升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图1示意显示面板的形状大致为矩形,图2中示意显示面板的形状大致为圆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形状不限于图1和图2中示意,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椭圆形、圆角矩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可选的,显示区的形状与显示面板的形状大致相同。为了保证显示区内均具有触控功能,触控层需要配合显示区的形状进行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10和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20;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可选的,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互垂直。第一电极10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11,第一电极10还包括连接部12,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块11通过连接部12相连接。第二电极20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块21;第二电极还包括桥接部22,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21通过桥接部22相连接。其中,第一电极块11、第二电极块21和连接部12位于同一层,桥接部22与连接部12相互交叠且位于不同层。图3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以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类型为例对触控层的结构和位置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位于衬底基板1之上的阵列层2、显示层3、封装层4以及触控层5。其中,显示层3包括多个发光器件31,发光器件31包括堆叠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在一种实施例中,发光器件31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发光器件31为无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层2包括用于驱动发光器件31发光的像素电路。封装层4用于对发光器件31进行封装保护,以提升发光器件31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装层4为薄膜封装,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和至少一层有机封装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装层4为刚性封装,包括封装基板,封装基板通过封框胶与阵列层2相粘结,其中,封装基板为玻璃基板。如图3所示的,触控层5位于封装层4的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层5和封装层4之间通过光学胶相粘结,在显示面板制作时,在衬底基板1上依次制作阵列层2、显示层3、封装层4之后,在封装层4之上涂布光学胶,然后将触控层5通过光学胶贴合在封装层4之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层5与封装层4相接触,在显示面板制作时,在衬底基板1上依次制作阵列层2、显示层3、封装层4之后,以封装层4为基底,在封装层4之上直接制作触控层5。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触控层位于彩膜基板的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可选的,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块位于同一层的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块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接,/n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最小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块位于同一层的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块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最小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块中至少一个为所述第一电极端部的电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层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块;
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桥接部,所述桥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相互交叠且位于不同层,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块通过所述桥接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属于同一个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虚拟中心线,对于一个所述第一电极,该所述第一电极的位于所述虚拟中心线的两侧的端部距所述虚拟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虚拟中心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距所述虚拟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距所述虚拟中心线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属于同一个所述第一电极,且位于所述虚拟中心线的同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最小宽度,且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最小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个所述第一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