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淑兰专利>正文

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28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组合式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通过设置的组合式检测机构,组合式检测机构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检测结构,脑膜炎双球菌、疟原虫、微丝蚴、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及包囊,血吸虫卵,螺旋体等病原体可在镜下进行直接检测,较为复杂的传染病病原体可以进行分离检测配合镜下观察,通过设置的便携机构,便携机构可以在原有的安装基础上,增强稳定性以及方便携带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病原体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在此背景下,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也是当前的一大热门。现有的检测装置在安装使用时,首先,部分检测装置结构单一且存在无法对多种类的病原体进行精确检测,限制了检测装置的使用,不利于人们使用,其次部分检测装置没有自带的便携结构,存在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具备高效检测、方便携带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组合式检测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携机构。优选的,所述组合式检测机构包括有组合式检测板、安装底座、镜下观察仪、输送管道与分离鉴定板,所述安装底座设置于组合式检测板的上端,镜下观察仪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上端,所述输送管道设置在组合式检测板的上端。优选的,所述便携机构包括有便携底板、限位板与便携把手,所述限位板位于便携底板的上端,所述便携把手位于便携底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组合式检测板与安装底座之间设置有安装槽,组合式检测板的上端外表面与安装底座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固定连接,镜下观察仪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安装底座与组合式检测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便携底板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胶,便携底板的上端外表面与限位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与便携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净化装置的下端外表面与便携机构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安装在装置主体的组合式检测机构,组合式检测机构包括有组合式检测板、安装底座、镜下观察仪、输送管道与分离鉴定板,通过安装的组合式检测板,组合式检测板可以进行组合式的检测工作,通过安装的安装底座与镜下观察仪,镜下观察仪的调焦时采取先低倍后高倍的调焦原理,低倍物镜下调焦相当于给高倍物镜做初步的调焦,转高倍物镜时只需将镜头直接转过来即可,在高倍镜下只要微微调节甚至不用调节就可以观察到病原体组织,压片夹在载物台上,作用是固定玻片,防止玻片标本移动,安装底座与镜下观察仪配合使用可以同时进行病原体的镜下检测工作,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可直接使用,若光源不充足,则需要在补光灯下进行检测工作,通过安装的输送管道与分离鉴定板,输送管道与分离鉴定板可以快速高效的进行分离检测,此组合式检测机构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检测结构,脑膜炎双球菌、疟原虫、微丝蚴、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及包囊,血吸虫卵,螺旋体等病原体可在镜下进行直接检测,较为复杂的传染病病原体可以进行分离检测配合镜下观察,通过安装在装置主体的便携机构,便携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便携底板、限位板与便携把手,通过安装的便携底板,便携底板可以提供固定安装功能,并且增强了一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便携把手,便携把手可以方便携带,通过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可以起到限位功能,此便携机构可以在原有的安装基础上,增强稳定性以及方便携带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中组合式检测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中便携机构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的正视图。图中:1、装置主体;2、组合式检测机构;3、便携机构;4、过滤层;5、净化装置;21、组合式检测板;22、安装底座;23、镜下观察仪;24、输送管道;25、分离鉴定板;31、便携底板;32、限位板;33、便携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净化装置5,净化装置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层4,过滤层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组合式检测机构2,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携机构3。进一步的,组合式检测机构2包括有组合式检测板21、安装底座22、镜下观察仪23、输送管道24与分离鉴定板25,安装底座22设置于组合式检测板21的上端,镜下观察仪23设置在安装底座22的上端,输送管道24设置在组合式检测板21的上端,通过安装的组合式检测板21,组合式检测板21可以进行组合式的检测工作,通过安装的安装底座22与镜下观察仪23,镜下观察仪23的调焦时采取先低倍后高倍的调焦原理,低倍物镜下调焦相当于给高倍物镜做初步的调焦,转高倍物镜时只需将镜头直接转过来即可,在高倍镜下只要微微调节甚至不用调节就可以观察到病原体组织,压片夹在载物台上,作用是固定玻片,防止玻片标本移动,安装底座22与镜下观察仪23配合使用可以同时进行病原体的镜下检测工作,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可直接使用,若光源不充足,则需要在补光灯下进行检测工作,通过安装的输送管道24与分离鉴定板25,输送管道24与分离鉴定板25可以快速高效的进行分离检测。进一步的,便携机构3包括有便携底板31、限位板32与便携把手33,限位板32位于便携底板31的上端,便携把手33位于便携底板31的一侧,通过安装的便携底板31,便携底板31可以提供固定安装功能,并且增强了一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便携把手33,便携把手33可以方便携带,通过设置的限位板32,限位板32可以起到限位功能。进一步的,组合式检测板21与安装底座22之间设置有安装槽,组合式检测板21的上端外表面与安装底座2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固定连接,镜下观察仪23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安装底座22与组合式检测板2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组合式检测机构2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检测结构,脑膜炎双球菌、疟原虫、微丝蚴、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及包囊,血吸虫卵,螺旋体等病原体可在镜下进行直接检测,较为复杂的传染病病原体可以进行分离检测配合镜下观察。进一步的,便携底板31与限位板32之间设置有固定胶,便携底板31的上端外表面与限位板3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便携机构3可以在原有的安装基础上,增强稳定性以及方便携带的能力。进一步的,净化装置5与便携机构3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净化装置(5),所述净化装置(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层(4),所述过滤层(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组合式检测机构(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携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净化装置(5),所述净化装置(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层(4),所述过滤层(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组合式检测机构(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携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检测机构(2)包括有组合式检测板(21)、安装底座(22)、镜下观察仪(23)、输送管道(24)与分离鉴定板(25),所述安装底座(22)设置于组合式检测板(21)的上端,镜下观察仪(23)设置在安装底座(22)的上端,所述输送管道(24)设置在组合式检测板(2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病原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机构(3)包括有便携底板(31)、限位板(32)与便携把手(33),所述限位板(32)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淑兰何少红
申请(专利权)人:肖淑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