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808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装置、电源模块、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分别与所述的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急停开关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测试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各种国标或者非国标的参数,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充电兼容问题一直困扰着车企、运营商及充电设施生产厂家,主要是因为各方对国标理解的不一致,以及各方对车辆和充电设备的测试不够全面。而现有的技术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测试需求,不能满足不同用户对于个性化产品的全面测试,尤其是在交流充电测试过程中,无论交流充电互操作国标测试,还是用户自定义的非国标测试,用户群体提取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装置、电源模块、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分别与所述的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急停开关连接;其中的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包括交流充电枪插座、剩余电流保护器、电阻R4、电阻RC、电阻R1、PWM控制器;剩余电流保护器通过开关KJ1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1端口连接,通过开关KJ2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2端口连接,通过开关KJ3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3端口连接,通过KJ4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N端口连接;交流充电枪插座的PE端口通过开关KJ5接地;交流充电枪插座的CC口通过开关KJ6与电阻RC一端连接,电阻RC另一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接地;交流充电枪插座的CP口通过开关KJ7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通过开关KJ8与PWM控制器连接;还包括开关S3,开关S3并联在电阻R4的两端。一种交流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车辆充电与行驶互锁测试;车辆处于驱动系统电源切断状态下,系统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插合;闭合KJ5、KJ6、KJ7;控制S3处于闭合状态;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其自身的驱动系统移动;车辆处于可行驶模式下,将测试仪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完全插合;控制S3处于闭合状态;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其自身的驱动系统移动;当车辆处于驱动系统电源切断状态下和可行驶模式下,车辆均不能通过其自身的驱动系统移动,则车辆充电与行驶互锁测试通过,否则为不通过;步骤二,车辆充电与行驶互锁测试通过后,进行连接确认测试;a)系统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连接;b)闭合KJ1至KJ7;c)控制闭合S3;d)采集检测点3的电压值、采集检测点1的电压值;e)当电流大于16A时,检查电子锁止装置状态,若锁止,则闭合KJ1和KJ2;g)若不能锁止,则中止测试;步骤三,连接确认测试通过后进行充电准备就绪测试;a)将测试仪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连接;b)闭合KJ5、KJ6、KJ7;c)设置对应的电缆容量RC、R4;d)控制KJ8在12V端;e)采集检测点1,测试检测点1的电压值;f)采集检测点3,测试检测点3的电压值;g)控制闭合开关S3;h)确认电子锁止装置已锁止;i)控制闭合KJ1、KJ2、KJ3、KJ4;j)控制KJ8在PWM端;k)读取检测点1和检测点3的电压值;开关S2闭合,车辆处于可充电状态;步骤四,充电准备就绪测试通过后,进行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a)系统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连接;b)闭合KJ5、KJ6、KJ7;c)设置对应的电缆容量RC、R4;d)调整系统的PWM信号占空比,使系统供电电流大于车辆额定充电电流及电流额定容量;e)读取检测点1的电压值,并获取S2的状态,检查车辆的充电状态;f)若车辆启动充电,检查电子锁止装置状态,若为锁止状态,则为测试合格;步骤五,充电完成后,进行充电结束测试;车辆处于充电状态,系统模拟达到车辆设置的充电结束条件或者对车辆实施停止充电的指令;若车辆停止充电,则充电结束测试通过,若车辆处于非停止充电状态,则充电结束测试未通过;其中的检测点3设置在电阻RC与开关KJ6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断开开关S3测试,包括如下步骤:a)当车辆处于正常充电中;b)断开开关S3;c)读取充电电流值;d)读取检测点1的电压值,获取开关S2的状态;e)测试完成后断开KJ1、KJ2、KJ3、KJ4、KJ5、KJ6、KJ7、S3;f)断开充电枪,若车辆在1s内将充电电流减小至<1A,并断开开关S2,则测试合格,否则,则不合格;其中的检测点1设置在电阻R1与开关KJ7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PWM占空比测试,所述的PWM占空比测试包括PWM占空比变化测试、PWM占空比超限测试;所述的PWM占空比变化测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的PWM占空比超限测试包括如下步骤:a)系统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连接;b)采集供电线电压、电流值、采集检测点1/检测点3的电压值;c)车辆进入正常充电状态后,调整测试仪的PWM信号占空比为车辆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启动充电保持2min;d)调制测试仪的PWM信号占空比分别为6.5%和98.5%;若PWM信号占空比分别为6.5%和98.5%两种工况时,车辆均能在8s内将充电电流减小至<1A,则测试合格,否则测试不合格;e)测试完成后断开KJ1、KJ2、KJ3、KJ4、KJ5、KJ6、KJ7、S3;断开充电枪。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一种交流测试方法;图3为电缆容量设置示意图;图4为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装置、电源模块、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分别与所述的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急停开关连接;其中的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包括交流充电枪插座、剩余电流保护器、电阻R4、电阻RC、电阻R1、PWM控制器;剩余电流保护器通过开关KJ1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1端口连接,通过开关KJ2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2端口连接,通过开关KJ3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3端口连接,通过KJ4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N端口连接;交流充电枪插座的PE端口通过开关KJ5接地;交流充电枪插座的CC口通过开关KJ6与电阻RC一端连接,电阻RC另一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接地;交流充电枪插座的CP口通过开关KJ7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通过开关KJ8与PWM控制器连接;还包括开关S3,开关S3并联在电阻R4的两端。一种交流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车辆充电与行驶互锁测试;车辆处于驱动系统电源切断状态下,系统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插合;闭合KJ5、KJ6、KJ7;控制S3处于闭合状态;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其自身的驱动系统移动;车辆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装置、电源模块、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分别与所述的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急停开关连接;/n其中的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包括交流充电枪插座、剩余电流保护器、电阻R4、电阻RC、电阻R1、PWM控制器;剩余电流保护器通过开关KJ1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1端口连接,通过开关KJ2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2端口连接,通过开关KJ3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3端口连接,通过KJ4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N端口连接;交流充电枪插座的PE端口通过开关KJ5接地;交流充电枪插座的CC口通过开关KJ6与电阻RC一端连接,电阻RC另一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接地;交流充电枪插座的CP口通过开关KJ7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通过开关KJ8与PWM控制器连接;还包括开关S3,开关S3并联在电阻R4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装置、电源模块、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急停开关、充电测试接口分别与所述的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急停开关连接;
其中的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包括交流充电枪插座、剩余电流保护器、电阻R4、电阻RC、电阻R1、PWM控制器;剩余电流保护器通过开关KJ1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1端口连接,通过开关KJ2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2端口连接,通过开关KJ3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L3端口连接,通过KJ4与交流充电枪插座的N端口连接;交流充电枪插座的PE端口通过开关KJ5接地;交流充电枪插座的CC口通过开关KJ6与电阻RC一端连接,电阻RC另一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接地;交流充电枪插座的CP口通过开关KJ7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通过开关KJ8与PWM控制器连接;还包括开关S3,开关S3并联在电阻R4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的交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车辆充电与行驶互锁测试;车辆处于驱动系统电源切断状态下,系统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插合;闭合KJ5、KJ6、KJ7;控制S3处于闭合状态;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其自身的驱动系统移动;车辆处于可行驶模式下,将测试仪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完全插合;控制S3处于闭合状态;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其自身的驱动系统移动;当车辆处于驱动系统电源切断状态下和可行驶模式下,车辆均不能通过其自身的驱动系统移动,则车辆充电与行驶互锁测试通过,否则为不通过;
步骤二,车辆充电与行驶互锁测试通过后,进行连接确认测试;a)系统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连接;b)闭合KJ1至KJ7;c)控制闭合S3;d)采集检测点3的电压值、采集检测点1的电压值;e)当电流大于16A时,检查电子锁止装置状态,若锁止,则闭合KJ1和KJ2;g)若不能锁止,则中止测试;
步骤三,连接确认测试通过后进行充电准备就绪测试;a)将测试仪通过交流充电枪与车辆插座连接;b)闭合KJ5、KJ6、KJ7;c)设置对应的电缆容量RC、R4;d)控制KJ8在12V端;e)采集检测点1,测试检测点1的电压值;f)采集检测点3,测试检测点3的电压值;g)控制闭合开关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堃王涛虞春张嘉琪刘毅杨兴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艾默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