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及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801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渗透探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及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该探伤渗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15份的着色染料,5~15份的有机化合物,30~50份的溶剂,20~40份的乳化剂,1~5份的消泡剂;所述有机化合物为天然萜类化合物或有机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渗透探伤检测流程复杂的问题。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用水作显像剂替代传统白色显像剂,在用水冲洗工件表面的探伤渗透剂后,不需要进行烘干后再喷涂显像剂,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水膜作显像剂,利用毛细管原理将渗透到裂缝中的着色剂吸到工件表面,放置片刻即可观察到工件表面是否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及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渗透探伤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及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着色探伤渗透液是一种以毛细管作用原理为基础,检查致密材质表面开口缺陷(裂纹、气孔、疏松、分层、未焊透及未熔合等)的无损探伤方法,也称为PT检测。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飞跃发展,特种性能材料品种日益增多(锻件、铸件、焊接件、机加工零件、陶瓷、玻璃、塑料粉末、冶金零件等),特别是工件在野外检修的场合下,磁粉探伤法和荧光渗透探伤法不能满足要求,由此着色渗透探伤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现有的着色渗透探伤使用方法如附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清洗:用清洗剂将被检工件表面的污物(氧化皮、铁锈、油脂等)完全清洗干净;2、渗透:放置5~10min待工件和试块表面干燥后,施加渗透剂,放置5~15min,这期间应保持探伤面被渗透剂充分湿润;3、清洗:用清洗剂或水将工件表面的渗透剂擦洗或冲洗干净;4、吹干或烘干工件表面;5、显像:将白色显像剂充分摇匀后,喷涂在烘干工件表面,片刻即可观察缺陷;6、检查完毕,用清洗剂或水去除显像剂;7、晾干或吹干工件,并按工艺要求将工件处理保存。但上述渗透探伤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且检测流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渗透探伤检测流程复杂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将提供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的制备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将提供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的使用方法。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用水作显像剂替代传统白色显像剂,在用水冲洗工件表面的探伤渗透剂后,不需要进行烘干后再喷涂显像剂,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水膜可发挥显像剂的作用,利用毛细管原理将渗透到裂缝中的着色剂吸到工件表面,放置片刻即可观察工件表面是否有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所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15份的着色染料,5~15份的有机化合物,30~50份的溶剂,20~40份的乳化剂,1~5份的消泡剂;所述有机化合物为天然萜类化合物或有机树脂。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用水作显像剂替代传统白色显像剂,在用水冲洗工件表面的探伤渗透剂后,不需要进行烘干后再喷涂显像剂,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水膜发挥显像剂的作用,利用毛细管原理将渗透到裂缝中的着色剂吸到工件表面,放置片刻即可观察工件表面是否有缺陷。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实现了水在着色渗透探伤过程中发挥双重作用,水既是清洗剂又是显像剂,无须额外使用白色显像剂,简化检测流程,既降低探伤成本又减轻了白色显像剂对环境的污染。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即使在-15℃也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高的灵敏度,且着色染料具有较好的扩散性。此外,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适用于各种致密性材质,可以在高温(50℃)至低温(-15℃)之间使用,适用范围广,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采用水作为显像剂。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实现了水在着色渗透探伤过程中发挥双重作用,水既是清洗剂又是显像剂,无须额外使用白色显像剂,简化检测流程,既降低探伤成本又减轻了白色显像剂对环境的污染。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着色染料为亲水性染料和/或亲油性染料;所述有机化合物为环氧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醇酸树脂、石油树脂、半倍萜、萜烯树脂、有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为水、胺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烃类、有机酸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阳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中的一种。着色染料作为着色剂,渗透至工件的伤痕处,用于后期显像;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有机树脂或半倍萜,有机化合物和溶剂混合形成混合液,在确保渗透检测速度和灵敏度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有机化合物和溶剂比例和组成,从而调整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的粘度与渗透性,利于渗透液在工件表面的扩散与渗透。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着色染料至少包括亲水性染料;所述溶剂为水、三乙醇胺、异丙醇、戊醇、乙二醇乙醚、油酸、二元酸酯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为水性乳化剂;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着色染料中均含有亲水性染料,乳化剂采用水性乳化剂,消泡剂选用有机硅消泡剂,从而使得制成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利于与水互溶,继而可以采用水作为清洗剂与显像剂。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着色染料包括亲水性染料;所述溶剂为异丙醇、戊醇和乙二醇乙醚;所述有机化合物为环氧树脂乳液。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着色染料包括亲水性染料和亲油性染料;所述溶剂为油酸、二元酸酯混合物、三乙醇胺和乙二醇乙醚;所述有机化合物为短油度醇酸树脂。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染料和亲油性染料均为红色染料。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的方法,包括:将着色染料、有机化合物、溶剂、乳化剂、消泡剂搅拌均匀完全溶解,即得。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的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清洗:用清洗剂将被检工件表面的污物(氧化皮、铁锈、油脂等)完全清洗干净;S2、渗透:放置5~10分min待工件和试块表面干燥后,喷涂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于工件表面,保持探伤面被渗透剂充分湿润,一般放置5~15min保证工件被充分渗透;S3、清洗:用水将工件表面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冲洗干净,放置片刻即可观察缺陷;S4、检查完毕,晾干或吹干工件,并按工艺要求将工件处理保存。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件表面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被水清洗干净后,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水膜发挥显影剂的作用,通过毛细管的作用原理将渗透到裂缝中的染料吸附到工件表面,清晰显示表面裂纹达到探伤的目的。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件为致密性金属工件或非金属工件。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适用于检查致密性金属材料(如铝合金、钢铁、不锈钢)、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陶瓷、塑料)及其制品表面开口性的缺陷。根据具体的探伤工况环境,工件被冲洗干净后,可采取如下所述措施提高探伤灵敏度:A、用湿布擦掉工件表面的水滴,即减少工件表面水滴流动同时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水膜,便于缺陷的观察;B、用干布擦干工件表面后再喷涂一层薄水膜;C、吹干或烘干工件表面的水分;D、擦干、吹干或烘干工件表面后,再喷涂白色显像剂;E、显像结束后,应在白光下进行检测,必要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观察。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及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上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用水作显像剂替代传统白色显像剂,在用水冲洗工件表面的探伤渗透剂后,不需要进行烘干后再喷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15份的着色染料,5~15份的有机化合物,30~50份的溶剂,20~40份的乳化剂,1~5份的消泡剂;所述有机化合物为天然萜类化合物或有机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15份的着色染料,5~15份的有机化合物,30~50份的溶剂,20~40份的乳化剂,1~5份的消泡剂;所述有机化合物为天然萜类化合物或有机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染料为亲水性染料和/或亲油性染料;
所述有机化合物为环氧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醇酸树脂、石油树脂、半倍萜、萜烯树脂、有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为水、胺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烃类、有机酸类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阳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染料至少包括亲水性染料;
所述溶剂为水、三乙醇胺、异丙醇、戊醇、乙二醇乙醚、油酸、二元酸酯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化剂为水性乳化剂;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为显像剂的水洗型着色探伤渗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染料包括亲水性染料;所述溶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贵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全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