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00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延长输送线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相垂直,所述延长输送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尾部和下一工站衔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皮带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线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输送辊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能够实现自动上料,不仅节约人力和时间,且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门套是一种建筑装潢术语,是指门里外两个门框,也直接称作门框,其主要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保护墙角、装饰等。常用在装修装潢过程中,用来保护门免受刮伤、腐蚀、破损、脏污等。门套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木条组成,包括上木条、左右木条,其中左右米条的两端要分别裁切成45度角和90度角,而上木条的上端均要裁切成45度角,如此上木条与左右木条通过45度拼接,从而形成门套。此外,左右木条与门扇之间通过合页连接。门套加工通常是人工利用裁切机裁切木条,还需要在木条上打孔,以及铣合页孔,但是这种裁切和打孔方式不但自动化程度低,且分开作业,因此浪费时间和人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延长输送线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相垂直,所述延长输送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尾部和下一工站衔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皮带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线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输送辊轴。作为本技术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支架、固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升降气缸、与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升降大梁,所述升降大梁与所述皮带组件的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延长输送线于物料未通过时垂直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并朝上,所述延长输送线于物料通过时转动至与所述第二输送线齐平。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延长输送线包括框架、转动设置于所述框架之间的多个输送辊轴、两个气缸和两个气缸安装板,所述气缸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框架的两外侧分别活动连接一所述气缸安装板,所述气缸的缸体的尾部与所述气缸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一端铰接,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框架铰接,所述框架与所述气缸安装板的铰接点为支点,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时带动所述框架绕所述支点转动直至所述延长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平齐。作为本技术优选方案之一,每个所述皮带组件的一端均伸入至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辊轴之间,所述第二输送线的框架上开设有容许所述皮带组件通过的避让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能够实现自动上料,不仅节约人力和时间,且工作效率高。本技术中延长输送线可在物料未通过时垂直于第二输送线并朝上,并且在物料通过时转动至与第二输送线齐平,如此节约上料机构与下一工站之间的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的门套加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一工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二工站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二工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二打孔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裁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顶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顶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三工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图1-1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1属于门套加工装置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工站A,该门套加工装置包括按照顺序设置的第一工站A、第二工站B和第三工站C,第一工站A设置上料机构1,上料机构1用于将物料输送至由第一工站A输送至第二工站B;第二工站B设置第一裁切机2、第二裁切机3、第一铣合页孔机4、第一打孔机5和第二打孔机6,第一裁切机2和第二裁切机3分别用于将物料的两端裁切成90度角和45度角,第一铣合页孔机4用于在物料上铣出第一合页孔,第一打孔机5和第二打孔机6分别用于在物料的两端打孔;第三工站C设置第二铣合页孔机7和第三铣合页孔机8,第二铣合页孔机7和第三铣合页孔机8用于在物料上铣出第二合页孔和第三合页孔。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将物料(未经加工的门框木料)放置在第一工站A的上料机构1上,上料机构1将物料输送至第二工站B上进行90度角和45度角裁切,在完成裁切的90度角和45度角上打孔,并且在门框上铣削出合页孔,最后,物料再进入至第三工站C,在第三工站C通过第二铣合页孔机7和第三铣合页孔机8铣削出剩下的合页孔。其中,上料机构1包括第一输送线11、第二输送线12、第一升降机构和延长输送线16,第一输送线11与第二输送相垂直,第二输送线12的尾部还设置有延长输送线16,第二输送线12通过延长输送线16与第二工站B衔接,第一升降机构位于第一输送线11的下方并与第一输送线1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输送线11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皮带组件111,第二输送线12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输送辊轴121;第一升降机构包括支架13、固设于支架13上的升降气缸14、与升降气缸14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升降大梁15,升降大梁15与皮带组件111的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延长输送线16于物料未通过时与垂直于第二输送线12并朝上,延长输送线16于物料通过时转动至与第二输送线12齐平。更进一步的,延长输送线16包括框架161、转动设置于框架161之间的多个输送辊轴162、两个气缸163和两个气缸安装板164,气缸安装板164设置于框架161的内部,框架161的两外侧分别活动连接一气缸安装板164,气缸163的缸体的尾部与气缸安装板164远离第二输送线12的一端铰接,气缸163的伸缩杆与框架161铰接,框架161与气缸安装板164的铰接点为支点Q,气缸163的伸缩杆伸出时带动框架161绕支点转动直至延长输送线16与第二输送线12平齐且相接。更为具体的,第一工站A的工作原理如下:物料由第一输送线输送至第二输送线12的上方,第一升降机构带动第一输送线下降至物料落于第二输送线12上;当物料要经过延长输送线16输送至第二工站B时,延长输送线16在旋转机构的带动下旋转至与第二输送线12平齐,具体的,气缸163的伸缩杆伸出带动框架161绕支点转动,直到延长输送线16与第二输送线12平齐,并且延长输送线16进入至第二工站,如此物料可以从延长输送线16上转移至第二工站B的加工位。当延长输送线16输送物料时,第一打孔机5避开,从而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延长输送线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相垂直,所述延长输送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尾部和下一工站衔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皮带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线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输送辊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延长输送线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相垂直,所述延长输送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尾部和下一工站衔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皮带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线采用马达驱动的多个并排的输送辊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支架、固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升降气缸、与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升降大梁,所述升降大梁与所述皮带组件的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套加工装置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输送线于物料未通过时垂直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并朝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华陆金荣朱新龙陈国全葛宝发施箭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