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89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包括餐盒本体、盖板、卡槽和密封条,所述餐盒本体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餐盒本体一侧外壁上端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块,所述餐盒本体上端外壁一侧安装有凸块,所述盖板一侧外壁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卡扣,所述餐盒本体下端外壁一侧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卡扣、卡扣和换气孔,达到了便于开启打包盒的效果,保证餐盒本体内部气压与外部相同,避免使用人员需要用力掰开,避免导致餐盒本体内部的汤汁飞溅出,提高了设备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
本技术涉及打包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
技术介绍
到餐馆点餐后,不就地用餐而是带走吃。或是将吃不完的食物,用饭盒装好带走,意为打包,打包盒已由泡沫饭盒转向环保饭盒,原来的泡沫饭盒由于不耐高温,且制作过程对环境造成破坏被淘汰,取而待之的有塑料饭盒,纸制饭盒,木制饭盒,降解饭盒等等。其中,塑料具有毒性较低、熔点较高、可塑性强、生产简便及相对成本较低等特点,因而成了制造一次性快餐盒的主流材料。传统的打包盒在打包食物时,由于温度较高,而在携带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从而导致打包盒内部出现负压,不便于使用人员开启打包盒,且传统的打包盒和盖板通常采用卡接的方式,使用人员需要用力掰开,在开启时,容易导致打包盒内部的汤汁飞溅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包括餐盒本体、盖板、卡槽和密封条,所述餐盒本体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餐盒本体一侧外壁上端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块,所述餐盒本体下端外壁一侧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底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卡扣、卡扣和换气孔,达到了便于开启打包盒的效果,使用人员手动掰动堵头,使堵头脱离换气孔内部,从而给予餐盒本体内部换气,保证餐盒本体内部气压与外部相同,便于使用人员开启盖板,使用人员手动掰动卡扣,使卡扣脱离卡槽内部,从而使盖板脱离控制,便于使用人员开启盖板,避免使用人员需要用力掰开,避免导致餐盒本体内部的汤汁飞溅出,提高了设备实用性。<br>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盖板下端外壁一侧贴合固定有密封条。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条保证了盖板与餐盒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所述餐盒本体上端外壁一侧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密封条内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块挤压密封条时,达到了堵塞餐盒本体与盖板之间连接缝隙的目的,从而避免汤汁流出。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的餐盒本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的盖板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的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的图1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餐盒本体;11、底座;12、凸块;13、支撑块;14、卡槽;2、盖板;21、换气孔;22、堵头;23、密封条;24、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包括餐盒本体1、盖板2、卡槽14和密封条23,餐盒本体1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盖板2,盖板2上端外壁一侧开设有换气孔21,换气孔21内部设置有堵头22,换气孔21用于保证餐盒本体1内部换气,且堵头22达到了堵塞换气孔21的目的,避免汤汁通过换气孔21流出。盖板2下端外壁一侧贴合固定有密封条23,密封条23保证了盖板2与餐盒本体1之间的密封性,使用人员手动掰动堵头22,使堵头22脱离换气孔21内部,从而给予餐盒本体1内部换气,保证餐盒本体1内部气压与外部相同,便于使用人员开启盖板2。餐盒本体1上端外壁一侧安装有凸块12,凸块12位于密封条23内部,凸块12挤压密封条23时,达到了堵塞餐盒本体1与盖板2之间连接缝隙的目的,从而避免汤汁流出。餐盒本体1一侧外壁上端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块13,支撑块13背离餐盒本体1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槽14,卡槽14用于卡接卡扣24。盖板2一侧外壁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卡扣24,卡扣24卡接安装于卡槽14内部。通过卡扣24和卡槽14之间的卡接力,达到了固定盖板2的目的。餐盒本体1下端外壁一侧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底座11。底座11用于隔绝餐盒本体1与台面接触,降低餐盒本体1的散热效率。使用人员手动掰动卡扣24,使卡扣24脱离卡槽14内部,从而使盖板2脱离控制,便于使用人员开启盖板2,避免使用人员需要用力掰开,避免导致餐盒本体1内部的汤汁飞溅出,提高了设备实用性。工作原理:使用人员手动掰动堵头22,使堵头22脱离换气孔21内部,从而给予餐盒本体1内部换气,保证餐盒本体1内部气压与外部相同,便于使用人员开启盖板2,使用人员手动掰动卡扣24,使卡扣24脱离卡槽14内部,从而使盖板2脱离控制,便于使用人员开启盖板2,避免使用人员需要用力掰开,避免导致餐盒本体1内部的汤汁飞溅出,提高了设备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餐盒本体(1)、盖板(2)、卡槽(14)和密封条(23),所述餐盒本体(1)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盖板(2),所述餐盒本体(1)一侧外壁上端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块(13),所述支撑块(13)背离餐盒本体(1)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槽(14),所述盖板(2)一侧外壁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卡扣(24),所述卡扣(24)卡接安装于卡槽(14)内部,所述餐盒本体(1)下端外壁一侧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底座(11),所述盖板(2)上端外壁一侧开设有换气孔(21),所述换气孔(21)内部设置有堵头(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收放打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餐盒本体(1)、盖板(2)、卡槽(14)和密封条(23),所述餐盒本体(1)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盖板(2),所述餐盒本体(1)一侧外壁上端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块(13),所述支撑块(13)背离餐盒本体(1)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槽(14),所述盖板(2)一侧外壁安装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卡扣(24),所述卡扣(24)卡接安装于卡槽(14)内部,所述餐盒本体(1)下端外壁一侧安装有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