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788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地形地貌的勘察;步骤2,地质构造的勘察:包括勘察区的褶皱区域褶皱影响、勘察区断裂情况;步骤3,场地地层岩性及分布;步骤4,地球物理背景调查:据利用前期工程勘察资料进行现场踏勘;步骤5: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由于岩土体的电性特征与岩性、矿物成分及湿度密切相关,且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测试中受测区地形变化影响较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初步查明了勘探范围内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形态及风化界线,为挖方区土石比计算提供必要的依据;初步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岩溶分布范围、大致规模及其展布规律,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初步查明断层等构造的位置、破碎带宽度、产状,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察
,尤其涉及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
技术介绍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地质工程领域正是为此目的而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施和人才培养。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但是现有的勘察方法都较为简单,无法全面准确的对相关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从而影响后期施工的进度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勘察方法都较为简单,无法全面准确的对相关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地形地貌的勘察:勘察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镇,占地面积较广,其中飞行区平面为近矩形,面积约12.93km2,长约5.62km,宽约2.85km,北东(51°)~南西(231°)向展布,净空区平面为近三角形(长边位于飞行区,垂高约1.7km),面积约1.87km2。勘察区最高点位于净空区中国民用航空老巴山雷达站西南侧山峰,高程2347m;最低点位于飞行区东北端葛藤沟沟底,高程2020m,地形最大高差332m;步骤2,地质构造的勘察:包括勘察区的褶皱区域褶皱影响、勘察区断裂情况;步骤3,场地地层岩性及分布:根据已有区域地质资料,结合本次勘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程物探、工程地质勘探等手段调查与揭露情况及物探解译结果;步骤4,地球物理背景调查:据利用前期工程勘察资料进行现场踏勘;步骤5: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由于岩土体的电性特征与岩性、矿物成分及湿度密切相关,且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测试中受测区地形变化影响较大。故在测试中因地形及岩土体各向异性的变化,导致不同剖面的电性特征变化较大,解释中充分运用岩土参数并紧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物探解释结果。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在勘察区靠近已建成机场西跑道一侧,前期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挖填作业,形成宽度5~360m的平台,标高约2080~2110m左右,在挖填方边坡部位形成高度在5~32m的工程边坡,一般坡度在25~45°。在勘察区西南端,长港路西北端二侧,华新水泥厂~园艺场五队一带,地面标高介于2055~2065m间,地形坡度较小,一般为2~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勘察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地台西部之滇东台褶带,西与康滇地轴毗邻。四级构造单元为昆明断陷带,其北为东川断块、南为易门台穹;西临普渡河—滇池大断裂、东为小江深断裂。区内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背斜构造形迹多被破坏,而向斜构造形迹一般保留完整。主干断裂往往历经多次构造旋回,从而控制了区内沉积岩相、建造及分异和厚度变化。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勘察区的褶皱区域褶皱影响,整体上为一单斜构造,倾向5~75°,倾角10~45°,但由于场地内地层多为形成时间较老,经历构造活动多,受前述区域构造活动影响,勘察区褶皱主要为断裂构造派生的次一级构造,一般延伸较短,挤压不强烈,多发育一些开阔型的褶曲,影响深度不大,规模较小;勘察范围内的褶皱主要有马鞍山背斜,萝卜地背斜;其中马鞍山背斜位于场地F10以北分水岭中部,马鞍山~机场雷达站间,轴部走向约西北~东南(长度约800m,宽约500m),两翼地层均以寒武系沧浪铺组泥质粉砂岩为主,西南翼岩层产状为215∠25°,东北翼产状为35∠20°,萝卜地背斜位于西冲村东北山体处,轴部走向近东~西(长度约800m,宽约500m,两翼地层均以寒武系陡坡寺泥质粉砂岩和奥陶系汤池组粉砂岩为主,西南翼岩层产状为202∠20°,东北翼产状为25∠1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勘察区断裂较为发育,羊桃箐-苏家坟断裂(F10)规模较大,控制了工程区的构造发育,具有分区意义。其余F11、F12、F13、F15、F16、F18-2、F18-3断裂为次级支断裂,有局部分区意义,其它断裂构造规模相对较小,仅属于次次一级断裂,且活动性弱,活动方式以发育浅表层次的脆性断层为特征。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勘察区范围内覆盖层构成主要包括: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压实黏性素填土、压实碎石素填土、黏性素填土、碎石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植物层(Q4Pd)耕土、植物层,第四系全新统沼泽沉积层(Q4h)淤泥质黏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黏土、粉质黏土、次生红黏土、粉土、圆砾,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红黏土、黏土、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主要包括:二叠系下统阳新组(P1y)灰岩、倒石头组(P1d)粉砂岩,石炭系中统威宁组(C2w)灰岩,泥盆系中统海口组(D2h)粉砂岩、白云质灰岩,奥陶系下统汤池组(O1t)泥质粉砂岩,寒武系中统双龙潭组(∈2s)砂质白云岩、陡坡寺组(∈2d)石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下统龙王庙组(∈1l)白云岩、泥质粉砂岩、沧浪铺组(∈1c)泥质粉砂岩,此外,场地地层还包括构造角砾岩,为断层挤压破碎后(或局部塌陷)再次胶结形成,场地内岩层以F10断层为界线,断层以南岩层为P1y、P1d、C2w,断层以北岩层为C1d、D3z、D2h、O1t、∈2s、∈2d、∈1l、∈1c。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据前期工程勘察资料及现场踏勘,该场地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植物层(Q4pd)、第四系全新统沼泽沉积层(Q4h)、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二叠系下统阳新组(P1y)、二叠系下统倒石头组(P1d)、石炭系中统威宁组(C2w)、泥盆系中统海口组(D2h)、奥陶系下统汤池组(O1t)、寒武系中统双龙潭组(∈2s)、寒武系中统陡坡寺组(∈2d)、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1l)。在整个场地分布有杂填土、素填土、耕土、粘土、粉质粘土、红黏土、灰岩、粉砂岩、白云岩、粉砂质泥岩、白云质灰岩、石英粉砂岩、砂质白云岩、泥质粉砂岩。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物性参数主要通常有以下两个途径获取:1、地表出露面积较大的部分岩体和地表较厚的均匀土体视电阻率通过现场用小极距对称四极法测量获得。2、通过孔旁电测深法,将钻孔岩性资料与电测深解释结果一一比对,得到不同岩性及其对应的视电阻率数据。因本次物探专项勘察主要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合电测深和电剖面法为一体的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获取数据量更大,据有比电测深更优的参数测试效果。优选地,所述勘察方法的数据采集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地形地貌的勘察:勘察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镇,占地面积较广,其中飞行区平面为近矩形,面积约12.93km2,长约5.62km,宽约2.85km,北东(51°)~南西(231°)向展布,净空区平面为近三角形(长边位于飞行区,垂高约1.7km),面积约1.87km2。勘察区最高点位于净空区中国民用航空老巴山雷达站西南侧山峰,高程2347m;最低点位于飞行区东北端葛藤沟沟底,高程2020m,地形最大高差332m;/n步骤2,地质构造的勘察:包括勘察区的褶皱区域褶皱影响、勘察区断裂情况;/n步骤3,场地地层岩性及分布:根据已有区域地质资料,结合本次勘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程物探、工程地质勘探等手段调查与揭露情况及物探解译结果;/n步骤4,地球物理背景调查:据利用前期工程勘察资料进行现场踏勘;/n步骤5: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由于岩土体的电性特征与岩性、矿物成分及湿度密切相关,且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测试中受测区地形变化影响较大。故在测试中因地形及岩土体各向异性的变化,导致不同剖面的电性特征变化较大,解释中充分运用岩土参数并紧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物探解释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地形地貌的勘察:勘察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镇,占地面积较广,其中飞行区平面为近矩形,面积约12.93km2,长约5.62km,宽约2.85km,北东(51°)~南西(231°)向展布,净空区平面为近三角形(长边位于飞行区,垂高约1.7km),面积约1.87km2。勘察区最高点位于净空区中国民用航空老巴山雷达站西南侧山峰,高程2347m;最低点位于飞行区东北端葛藤沟沟底,高程2020m,地形最大高差332m;
步骤2,地质构造的勘察:包括勘察区的褶皱区域褶皱影响、勘察区断裂情况;
步骤3,场地地层岩性及分布:根据已有区域地质资料,结合本次勘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程物探、工程地质勘探等手段调查与揭露情况及物探解译结果;
步骤4,地球物理背景调查:据利用前期工程勘察资料进行现场踏勘;
步骤5: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由于岩土体的电性特征与岩性、矿物成分及湿度密切相关,且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测试中受测区地形变化影响较大。故在测试中因地形及岩土体各向异性的变化,导致不同剖面的电性特征变化较大,解释中充分运用岩土参数并紧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物探解释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勘察区靠近已建成机场西跑道一侧,前期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挖填作业,形成宽度5~360m的平台,标高约2080~2110m左右,在挖填方边坡部位形成高度在5~32m的工程边坡,一般坡度在25~45°。在勘察区西南端,长港路西北端二侧,华新水泥厂~园艺场五队一带,地面标高介于2055~2065m间,地形坡度较小,一般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勘察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地台西部之滇东台褶带,西与康滇地轴毗邻。四级构造单元为昆明断陷带,其北为东川断块、南为易门台穹;西临普渡河—滇池大断裂、东为小江深断裂。区内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背斜构造形迹多被破坏,而向斜构造形迹一般保留完整。主干断裂往往历经多次构造旋回,从而控制了区内沉积岩相、建造及分异和厚度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勘察区的褶皱区域褶皱影响,整体上为一单斜构造,倾向5~75°,倾角10~45°,但由于场地内地层多为形成时间较老,经历构造活动多,受前述区域构造活动影响,勘察区褶皱主要为断裂构造派生的次一级构造,一般延伸较短,挤压不强烈,多发育一些开阔型的褶曲,影响深度不大,规模较小;勘察范围内的褶皱主要有马鞍山背斜,萝卜地背斜;其中马鞍山背斜位于场地F10以北分水岭中部,马鞍山~机场雷达站间,轴部走向约西北~东南(长度约800m,宽约500m),两翼地层均以寒武系沧浪铺组泥质粉砂岩为主,西南翼岩层产状为215∠25°,东北翼产状为35∠20°,萝卜地背斜位于西冲村东北山体处,轴部走向近东~西(长度约800m,宽约500m,两翼地层均以寒武系陡坡寺泥质粉砂岩和奥陶系汤池组粉砂岩为主,西南翼岩层产状为202∠20°,东北翼产状为25∠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勘察区断裂较为发育,羊桃箐-苏家坟断裂(F10)规模较大,控制了工程区的构造发育,具有分区意义。其余F11、F12、F13、F15、F16、F18-2、F18-3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汉华刘文连眭素刚雍伟勋丁飞刘启玉张腾龙李泽王光进槐以高龚宪伟余绍维秦勇光郑庭李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