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73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包括:止挡板主体和橡胶缓冲块;所述橡胶缓冲块通过T型连接板插入止挡板主体内固定,并使橡胶缓冲块的顶面突出于止挡板主体的斜面;所述橡胶缓冲块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缓冲减阻板振动冲击的阻尼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降噪过程中无需航行器中其他构件的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嵌式缓冲止挡板
本技术涉及减振降噪
,尤其涉及内嵌式缓冲止挡板。
技术介绍
航行器上会设置有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口上都设置有前盖。前盖开启到位时,减阻板与止挡板发生碰撞,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噪声。降低减阻板开启噪声,可以通过降低减阻板与止挡板接触时的撞击速度或者增加两者的接触时间,减小撞击应力。现有技术中,通过优化液压传动控制系统来实现。但是该优化方法不仅复杂而且需要多个构件之间的配合,达到满意的降噪效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实现降噪过程中无需航行器中其他构件的配合。本技术提供的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包括:止挡板主体和橡胶缓冲块;所述橡胶缓冲块通过T型连接板插入止挡板主体内固定,并使橡胶缓冲块的顶面突出于止挡板主体的斜面;所述橡胶缓冲块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缓冲减阻板振动冲击的阻尼单元。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单元,包括:多个支撑摩擦模块和多个卡接摩擦模块;当橡胶缓冲块受到减阻板振动冲击时,各支撑摩擦模块产生与减阻板冲击力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挡板主体(1)和橡胶缓冲块(3);/n所述橡胶缓冲块(3)通过T型连接板(2)插入止挡板主体(1)内固定,并使橡胶缓冲块(3)的顶面突出于止挡板主体(1)的斜面;/n所述橡胶缓冲块(3)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缓冲减阻板振动冲击的阻尼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挡板主体(1)和橡胶缓冲块(3);
所述橡胶缓冲块(3)通过T型连接板(2)插入止挡板主体(1)内固定,并使橡胶缓冲块(3)的顶面突出于止挡板主体(1)的斜面;
所述橡胶缓冲块(3)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缓冲减阻板振动冲击的阻尼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单元,包括:多个支撑摩擦模块和多个卡接摩擦模块;
当橡胶缓冲块(3)受到减阻板振动冲击时,各支撑摩擦模块产生与减阻板冲击力相反方向的第一摩擦力,各卡接摩擦模块产生与减阻板冲击力相反方向的第二摩擦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撑摩擦模块分别对称设置在多个卡接摩擦模块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摩擦模块,包括:上支撑阻尼块(31)和下支撑阻尼块(32);
所述上支撑阻尼块(31)的顶端固定于橡胶缓冲块(3)的顶壁上;
所述下支撑阻尼块(32)的底端固定于橡胶缓冲块(3)的底壁上;
所述上支撑阻尼块(31)的底端与下支撑阻尼块(32)的顶端相互活动套接;
当橡胶缓冲块(3)受到减阻板振动冲击时,上支撑阻尼块(31)的底端沿下支撑阻尼块(32)移动,下支撑阻尼块(32)的顶端沿上支撑阻尼块(31)移动,从而产生对应的第一摩擦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摩擦模块,包括:上卡接阻尼块(33)和下卡接阻尼块(34);
所述上卡接阻尼块(33)的顶端固定于橡胶缓冲块(3)的顶壁上;
所述下卡接阻尼块(34)的底端固定于橡胶缓冲块(3)的底壁上;
所述上卡接阻尼块(33)的底部与下卡接阻尼块(34)的顶部相互活动卡接;
当橡胶缓冲块(3)受到减阻板振动冲击时,上卡接阻尼块(33)的底部沿下卡接阻尼块(34)移动,下卡接阻尼块(34)的顶部沿上卡接阻尼块(33)移动,从而产生对应的第二摩擦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嵌式缓冲止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摩擦模块有两个,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橡胶缓冲块(3)内空腔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超张振海赵存生赖浩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