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25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涉及打孔机技术领域,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焊接有操作板,所述机箱的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操作板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间处焊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底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焊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部安装有钻头,且电机的输出轴与钻头的一端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板上开设有落料孔,物体放置于落料孔上方,打孔后废料通过落料孔掉在连接在操作板底部的传送带上,经传送带转动送至收集箱中,使尖锐废料不会误伤使用者,轻小废料也不会乱飘,保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孔机
,尤其涉及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打孔机很多地方能用,用途很广。列车检票、图书印刷、动物检疫耳标制作,早先的计算机程序就是用打孔机打在长纸条上,然后光电加载的,随着工业的发展,打孔机也渐渐地应用于工业设备上,逐渐实现了自动化的生产,自动打孔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对于生产的帮助,自动打孔机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打孔机虽然已经很先进,且有着不同的型号和功能,但是对于打孔后的残余废料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式,尖锐废料清理起来易伤手,轻的废料四处飘散不易清理,即便是自动化的打孔机,依然有着废料不便清理,影响施工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在使用上,通过机箱顶部开设的小孔,使废料方便掉落,下方有传送带将废料送入收集箱,机箱和隔板限制了轻小废料的飘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焊接有操作板,所述机箱的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操作板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间处焊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底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焊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部安装有钻头,且电机的输出轴与钻头的一端焊接,所述操作板的中间处开设有落料孔,所述底板底部靠近落料孔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固定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均套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两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均套设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箱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中间处开设有出料窗,且出料窗通过焊接的铰链与机箱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方便拿出收集箱清理废料,阻挡了轻小废料的飘散。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箱的左侧内表面靠近中间处焊接有隔板。采用上述方案,将电机与废料隔开,保持动力系统的整洁,同时隔板右侧的斜坡使废料更容易掉入收集箱。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放置有收集箱,所述底板的底部四周拐角处均焊接有万向轮。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对废料的收集,打孔机也可进行移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中间处焊接有底座。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固定第二电机,便于机器运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端焊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采用上述方案,为传输带提供动力,同时将第二电机与废料隔开,保持整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该装置通过电动机驱动电动伸缩杆伸缩以及第一电机带动钻头的转动来进行打孔,物体放置于落料孔上方,打孔后废料通过落料孔掉在连接在操作板底部的传送带上,传送带由第二电机驱动,经传送带转动送至收集箱中,隔板辅助废料准确的落入收集箱,这样在机器打孔时不会被废料阻挡,废料也会收集到指定地方,便于清理,使尖锐废料不会误伤使用者,轻小废料也不会乱飘,保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中,操作板上直接开设落料孔,方便废料的直接掉落,提高了使用者在工作时的效率,收集箱将废料集中,便于废料的处理,开设的出料窗方便将收集箱取出,也阻挡了风,防止废料被吹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的侧视图。图例说明:1、操作板;101、支架;102、连接板;103、电动机;104、电动伸缩杆;105、第一电机;106、钻头;107、支撑杆;108、落料孔;2、机箱;201、出料窗;202、隔板;3、底板;301、底座;302、第二电机;303、收集箱;304、万向轮;4、转轴;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滚轮;8、传送带;9、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机箱2,机箱2的顶部焊接有操作板1,机箱2的底部焊接有底板3,操作板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支架101,支架101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连接板102,连接板102的底部中间处焊接有电动机103,电动机103的底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4,电动伸缩杆104的底端焊接有第一电机105,第一电机105底部安装有钻头106,且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与钻头106的一端焊接,操作板1的中间处开设有落料孔108,底板3底部靠近落料孔108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支撑杆107,两个支撑杆107的底端均固定有转轴4,两个转轴4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一齿轮5,两个第一齿轮5的外表面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9,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啮合连接,第二齿轮6与第二电机302的输出轴焊接,两个转轴4的一端均套设有滚轮7,两个滚轮7的外表面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8。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通过电动机103驱动电动伸缩杆104往复的伸缩,第一电机105通过输出轴与钻头106相连,直接带动钻头106的转动,对物料进行打孔,物料放置于落料孔108的正上方,打孔后废料可通过落料孔108直接掉在连接在操作板1底部的传送带8上,传送带8上的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啮合连接,第二齿轮6与第二电机302的输出轴焊接,从而使第二电机302带动传送带8运行,废料经传送带8转动送至收集箱303中,隔板202辅助废料准确的落入收集箱303,这样在机器打孔时不会被废料阻挡,废料也会收集到指定地方,便于清理,使尖锐废料不会误伤使用者,轻小废料也不会乱飘,保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机箱2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中间处开设有出料窗201,且出料窗201通过焊接的铰链与机箱2转动连接,机箱2的左侧内表面靠近中间处焊接有隔板202,底板3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放置有收集箱303,底板3的底部四周拐角处均焊接有万向轮304,底板3顶部一侧边缘处焊接有底座301。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从传送带8上掉落的废料,经有斜坡的隔板202辅助,可以准确掉入收集箱303内,保持了机箱2的整洁,出料窗201可以防止掉落的轻小废料被风吹散,当收集箱303装满时,可以打开出料窗201将废料取出,方便处理。本技术中的电动伸缩杆104、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机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2)的顶部焊接有操作板(1),所述机箱(2)的底部焊接有底板(3),所述操作板(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支架(101),所述支架(101)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连接板(102),所述连接板(102)的底部中间处安装有电动机(103),所述电动机(103)的底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4),所述电动伸缩杆(104)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05),所述第一电机(105)底部输出轴安装有钻头(106),所述操作板(1)的中心处开设有落料孔(108),所述底板(3)的底部靠近落料孔(108)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支撑杆(107),两个所述支撑杆(107)的底端均固定有转轴(4),两个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一齿轮(5),两个所述第一齿轮(5)的外表面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9),两个所述转轴(4)的一端均套设有滚轮(7),两个所述滚轮(7)的外表面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孔机的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机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2)的顶部焊接有操作板(1),所述机箱(2)的底部焊接有底板(3),所述操作板(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支架(101),所述支架(101)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连接板(102),所述连接板(102)的底部中间处安装有电动机(103),所述电动机(103)的底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4),所述电动伸缩杆(104)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05),所述第一电机(105)底部输出轴安装有钻头(106),所述操作板(1)的中心处开设有落料孔(108),所述底板(3)的底部靠近落料孔(108)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支撑杆(107),两个所述支撑杆(107)的底端均固定有转轴(4),两个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一齿轮(5),两个所述第一齿轮(5)的外表面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9),两个所述转轴(4)的一端均套设有滚轮(7),两个所述滚轮(7)的外表面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传海童海利张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鼎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