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及鉴定黄水仙的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5724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子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和鉴定黄水仙的方法和应用,所述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的序列如SEQ IDNO.1所示。所述鉴定黄水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PCR扩增待测样品的SEQ ID NO.1序列并进行测序,所述PCR扩增的引物为:SEQ ID NO.2和SEQ IDNO.3;当测出序列碱基符合条件,则判定待测样品为黄水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和DNA指纹标记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SEQ IDNO.1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直接获得鉴定结果,不用依赖相关鉴定人员形态学鉴定经验,检测准确性高、可重复性高,鉴定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及鉴定黄水仙的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鉴定
,尤其涉及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和鉴定黄水仙的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黄水仙(NarcissuspseudonarcissusL.)原产欧洲,为石蒜科(Amaryllidaceae)水仙属(NarcissusL.)著名观赏花卉。为满足国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观赏花卉的多样性需求,我国从国外大量进口黄水仙鳞茎。同时,为解决我国水仙品种单一、种性退化等问题,从国外引进优良水仙花种质资源已成为当前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从2016年开始,我国进口黄水仙等鳞茎花卉的数量以超过5亿株,价值已超过1亿美元,且我国进口鳞茎花卉的数量和贸易额一直呈增长趋势。对进口黄水仙等鳞茎花卉的具体物种信息进行科学准确的鉴定,是进一步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水仙属中,黄水仙N.pseudonarcissus与水仙N.tazettavar.chinensisM.Roem.鳞茎形态接近,由于其进口时多处于休眠的鳞球茎状态,通过肉眼观察和常规显微镜观察等形态学方法难以开展鉴定工作,故有必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黄水仙与水仙进行鉴别。目前,尚无关于黄水仙分子鉴定的报道。关于水仙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多集中在常规的形态分类学以及数量分类学、细胞分类学、花粉形态学等方面。依靠传统的形态分类学方法在黄水仙的鉴别上存在局限性。近年来已有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水仙属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报道,研究结果多集中在水仙属植物进行系统进化研究方面。鉴于黄水仙进口货值和数量较大,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的黄水仙的分子鉴定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和鉴定黄水仙的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所述DNA特异性位点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鉴定黄水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PCR扩增待测样品的SEQIDNO.1序列并进行测序,所述PCR扩增的引物为:SEQIDNO.2和SEQIDNO.3;当测出序列的191bp碱基为A,194bp碱基为A,211bp碱基为T,216bp碱基为T,226bp碱基为T,227bp碱基为A,233bp碱基为T,243bp碱基为T,246bp碱基为A,251bp碱基为A,252bp碱基为A,,259bp碱基为A,267bp碱基为T,则判定待测样品为黄水仙。优选的,上述鉴定黄水仙的方法中,所述待测样品为:黄水仙和水仙。优选的,上述鉴定黄水仙的方法中,所述PCR扩增的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6min;94℃变性30s,56℃退火30s,72℃延伸45s,共32个循环;72℃延伸6min;4℃保温。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DNA特异性位点在鉴定黄水仙中的应用,所述DNA特异性位点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和DNA指纹标记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SEQIDNO.1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直接获得鉴定结果,不用依赖相关鉴定人员形态学鉴定经验,检测准确性高、可重复性高,鉴定时间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黄水仙的图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黄水仙及水仙属其他种SEQIDNO.1序列的比对。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实施例1一种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所述DNA特异性位点为一段rDNA序列,所述rDNA序列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tccgtaggtgaacctgcggaaggatcattgtcgaggcccgaacggacgattgcgaacccgtagagcccccccgctgggagaggcaagggcgcggcatccgccgtctcccctgccactgcctccgcgggtgcccctaccgtcgtcgccctgcacgtcgtgcgggtcgagcggcgggaacaatttccggcgcagtacgcgccaaggagcagctctgttcggatggcgtagcgcgtggcgagcactgtatcgcaacgcgcgacgccatctttgtacgtctaactttgcatgactctcggcaacggatatcttggctctcgcatcgatgaagaacgtagcgaaacgcgatacttggtgtgaattgcagaatcccgtgaaccatcgagtctttgaacgcaagttgcgcccgaggccgtctggccaagggcacgcctgcctgggcgtcacgcctgccgacgctcattgcccccttcccctgcctcgtgcggttcggcggctggcattgatgcggagagtggccccccgcgcatccttgcgtggcgggttgaagtgcgggtcgccggtctggcttgacgcggcgagcgatggactgacgcgcacgctgtcgccgatgtgacccgactcggtcgatgcacagaaggaacctacgtcgatgggcgccacgcgggcgctcctcgaaaaacgaccccaggtcaggcggggacacccgctgagtttaagcatatcaataagcggagga(SEQIDNO.1)。上述rDNA序列的PCR扩增引物序列可为:SEQIDNO.2和SEQIDNO.3。分别从荷兰、日本等地收集的进口黄水仙鳞茎27个样品,和漳州、平潭等地收集的水仙鳞茎3个样品。黄水仙鳞茎照片参见附图1。利用CTAB法提取上述水仙属植物的基因组DNA,利用Oro-F1及Oro-R1引物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使用2×TaqPCRMasterMix(TIANGEN,北京,中国)。Oro-F1:5’-TCCGTAGGTGAACCTGCGG-3’(SEQIDNO.2);Oro-R1:5’-TCCTCCGCTTATTGATATGC-3’(SEQIDNO.3);PCR扩增体系为:2×PCRMix,10μL;10μM浓度上游引物,1μL;10μM浓度下游引物,1μL;样品DNA,1μL;补充无菌水至20μL。PCR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6min;94℃变性30s,56℃退火30s,72℃延伸45s,共32个循环;72℃延伸6min;4℃保温。将PCR产物送由生物公司纯化后测序(测序所用引物与PCR所用引物相同),所得基因序列经校正后即为目的基因序列。用Bioedit7.2.5序列比对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序列比对结果见附图2。图2为本实施例的黄水仙及水仙SEQIDNO.1的比对,图2中序列共30行,沿黑色箭头方向从上到下前27行为黄水仙,后3行为水仙。黑色箭头分别标注黄水仙SEQIDNO.1的序列特异位点,其中,黄水仙的SEQIDNO.1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其特征在于,所述DNA特异性位点的序列如SEQID NO.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鉴定黄水仙的DNA特异性位点,其特征在于,所述DNA特异性位点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


2.一种鉴定黄水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PCR扩增待测样品的SEQIDNO.1序列并进行测序,所述PCR扩增的引物为:SEQIDNO.2和SEQIDNO.3;当测出序列的191bp碱基为A,194bp碱基为A,211bp碱基为T,216bp碱基为T,226bp碱基为T,227bp碱基为A,233bp碱基为T,243bp碱基为T,246bp碱基为A,251bp碱基为A,252bp碱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涛沈建国吕继洲张明哲赵晓丽尹文秀袁向芬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