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生专利>正文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18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第一套筒上设有贯穿第一套筒壁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均与第一套筒轴心线垂直,第一凸起端端头内壁设有螺纹,第二套筒一端端部设有向外呈喇叭状的扩口,第三套筒设有呈阶梯状的刀杆,刀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外壁带螺纹的第二段和螺丝刀刀头,螺丝刀刀头上设有环状的凹弧,螺帽与刀杆第二段上的螺纹旋钮连接,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端头的螺纹旋钮连接。这种套筒成本低,省力,便携,占用空间小,还可以扩展携带其他不同功能的车载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本技术涉及多种工具组装技术,具体是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用套筒,通常一个套筒只有一种型号,针对汽车上不同型号的螺丝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套筒来满足需求,当携带不同型号的套筒时需要一个工具箱或布袋来装不同型号的套筒,汽车本身空间狭小,不同型号的套筒越多,那么工具箱或布袋就大,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这种套筒成本低,省力,便携,占用空间小,还可以扩展携带其他不同功能的车载工具。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第一套筒一端端头部外围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部设有贯穿第一套筒壁的交错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均与第一套筒轴心线垂直,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的端部内壁设有台阶,第一凸起端端头内壁设有螺纹,第二套筒一端端部设有向外呈喇叭状的扩口,扩口端向另一端的内径呈阶梯状减小,第三套筒设有呈阶梯状的刀杆,刀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外壁带螺纹的第二段和螺丝刀刀头,刀杆第一段的外径向刀杆螺丝刀刀头外径减小,螺丝刀刀头上设有环状的凹弧,螺帽与刀杆第二段上的螺纹旋钮连接,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端头的螺纹旋钮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套筒无扩口部分的外径和形状相同,第二通孔与刀杆第一段的外径和形状相同。所述尾盖锥形的相对面设有朝内的导槽,导槽深度大于螺丝刀刀头长度,导槽直径大于螺丝刀刀头外径,尾盖上还设有与导槽轴心线垂直的安装孔。所述螺帽外径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阶梯部的内径相同。所述刀杆外径小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内径,第三套筒外径大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内径,安装时,刀杆螺丝刀刀头端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伸入,第三套筒的朝内面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的端面接触,刀杆的第二段部分伸出第二套筒的扩口端,将螺帽与刀杆第二段的螺纹旋钮连接,完成第一组件的组装。所述第二套筒外径小于第一套筒内径,第二套筒扩口端外径大于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端端部内径,安装时,第一组件的第三套筒扳手端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伸入,螺丝刀刀头伸入尾盖的导槽,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第一凸起端的螺纹旋钮连接,螺丝刀刀头的凹弧通过机括从尾盖的安装孔固定,完成组装。所述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的端部为型号一的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两端端部分别为型号二和型号三的套筒。所述第三套筒无螺丝刀的一端为型号四的套筒。尾盖的锥形可作为尖锤使用。当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套筒时,将组装的组件拆开,将第二套筒装入第一通孔,即可获得型号一、型号二和型号三扳手功能,使用型号一扳手功能时,第二套筒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在第二套筒中装入第三套筒,使用型号二或型号三扳手功能时,第一套筒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在第一套筒中装入第三套筒;将第三套筒装入第二通孔,即可获得型号一和型号四的扳手功能,使用型号一扳手功能时,第三套筒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将第三套筒一段,部分伸入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使用型号四扳手功能时,第一套筒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在第一套筒中装入第二套筒。所述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组装完成后形成可伸缩的连杆状。当需要组装携带多个套筒时,在本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增加几个型号套筒,具体操作如下:将第二套筒长度缩短,选择可套入第一套筒内腔的多种型号套筒加工成第二套筒相近形状,形成套中套,套连套的状态,同时第三套筒和第二通孔修改对应尺寸,使得第三套筒可伸入添加的最小型号的套筒中进行组装即可,当套装多种型号套筒时,在第一套筒上对应开设与多种型号套筒尺寸对应的通孔,将多种型号的套筒套入第一套筒对应的通孔,即可获得第一套筒作为多种型号套筒的力臂使用,或在第一套筒非凸起端套入第二套筒,第二通孔套入第三套筒,即可获得第三套筒作为第二套筒的力臂使用或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作为第三套筒的力臂使用,其他型号套筒亦可进行类似操作。本技术方案还可以依据需要,将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尾盖组装形成不伸缩的状态,此时螺帽需加长并配相应带垫片螺杆,尾盖的导槽穿通,尾盖的导槽直径小于第三套筒无螺丝刀的端部外径,或不使用尾盖以相应平垫代替,组装过程为: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从第一套筒非凸起端伸入,然后将尾盖与第一凸起端的螺纹旋钮连接,第三套筒的螺丝刀端从尾盖的导槽伸入,加长的螺帽从第二套筒扩口端伸入与第三套筒第二段的螺纹旋钮连接,将配备带垫片的螺杆与螺帽旋钮固定,其中带垫片的螺杆的垫片尺寸大于第二套筒扩口端的内径;若使用平垫,组装过程为: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从第一套筒非凸起端伸入,将平垫盖住第一套筒第一凸起端端面,第三套筒的螺丝刀端穿过平垫从第一套筒的凸起端伸入,加长的螺帽从第二套筒扩口端伸入与第三套筒第二段的螺纹旋钮连接,将配备带垫片的螺杆与螺帽旋钮固定,其中带垫片的螺杆的垫片尺寸大于第二套筒扩口端的内径,完成组装。这种套筒成本低,省力,便携,占用空间小,还可以扩展携带其他不同功能的车载工具。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伸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第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三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尾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中螺帽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中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作为力臂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2中尾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第三套筒4.螺帽5.尾盖6.第一凸起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刀杆10.第一段11.第二段12.螺丝刀刀头13.凹弧14.导槽15.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3、螺帽4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5,如图4所示,第一套筒1一端端头部外围设有第一凸起6,第一凸起部设有贯穿第一套筒壁的交错的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的轴心线均与第一套筒1轴心线垂直,第一套筒1无第一凸起的端部内壁设有台阶,第一凸起端端头内壁设有螺纹,如图5所示,第二套筒2一端端部设有向外呈喇叭状的扩口,扩口端向另一端的内径呈阶梯状减小,如图6所示,第三套筒3设有呈阶梯状的刀杆9,刀杆9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10、外壁带螺纹的第二段11和螺丝刀刀头12,刀杆第一段10的外径向刀杆螺丝刀刀头12外径减小,螺丝刀刀头12上设有环状的凹弧13,螺帽4与刀杆第二段11上的螺纹旋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第一套筒一端端头部外围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部设有贯穿第一套筒壁的交错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均与第一套筒轴心线垂直,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的端部内壁设有台阶,第一凸起端端头内壁设有螺纹,第二套筒一端端部设有向外呈喇叭状的扩口,扩口端向另一端的内径呈阶梯状减小,第三套筒设有呈阶梯状的刀杆,刀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外壁带螺纹的第二段和螺丝刀刀头,螺丝刀刀头上设有环状的凹弧,螺帽与刀杆第二段上的螺纹旋钮连接,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端头的螺纹旋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第一套筒一端端头部外围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部设有贯穿第一套筒壁的交错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均与第一套筒轴心线垂直,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的端部内壁设有台阶,第一凸起端端头内壁设有螺纹,第二套筒一端端部设有向外呈喇叭状的扩口,扩口端向另一端的内径呈阶梯状减小,第三套筒设有呈阶梯状的刀杆,刀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外壁带螺纹的第二段和螺丝刀刀头,螺丝刀刀头上设有环状的凹弧,螺帽与刀杆第二段上的螺纹旋钮连接,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端头的螺纹旋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套筒无扩口部分的外径和形状相同,第二通孔与刀杆第一段的外径和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锥形的相对面设有朝内的导槽,导槽深度大于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