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687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的控制方法,将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过程分为两段,分段加氯进行氨氮氧化,每一段出水端设置在线ORP表测量废水的ORP值,比较两段ORP值,根据两个氧化段的ORP差值ΔORP,相应调整两个氧化段的加氯量;ΔORP上限和下限须根据不同氨氮废水进行取值,ΔORP最小可以达到150mV,ΔORP最高可以达到550mV。若检测得到的实时ΔORP,小于ΔORP下限,则保证两个氧化段加氯量比值不变,增加加氯流量;若检测得到的实时ΔORP变化量大于ΔORP上限,则保证两个氧化段加氯量比值不变,减小加氯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加氯量,避免氨氮氧化过程加氯量过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控制方法,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处理氨氮废水的主要方法为生物法、物化法和化学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去除氨氮,处理系统复杂。物化法主要为为空气吹脱法和蒸汽汽提法等,氨氮处理系统简单,但需要大量空气和升温废水,而且吹脱或汽提后的氨气处理处置系统复杂。化学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和加氯氧化法。化学沉淀法增加废水中的总磷,而且产生大量化学沉淀,需要设置污泥处理处置系统。加氯氧化法虽然处理成本较高,但处理系统简单高效,适合应用于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或者临时氨氮废水的处理。加氯氧化法是通过次氯酸根的氧化性,氧化废水中的氨氮或有机氮为氮气的的过程。加氯氧化过程不产生待处理的副产物,与其他方式相比,处理系统简单,但在加氯氧化过程中,容易过量投加药剂,导致药剂成本和后续还原药剂成本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加氯过程中存在的药剂过量投加的问题,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加氯氧化反应过程中,ORP值在氨氮氧化完全反应点附近存在突跃过程,把氧化过程分为两段,在每段出水端设置在线ORP表,监测两段ORP值之差处于合理范围内,显著降低药剂的过量投加量,并且适应进水水量、水质的波动。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如下:一种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的控制方法,所述氨氮废水加氯氧化分为两段,由一个加氯装置投加至两个氧化段,第一个氧化段加氯量和第二个氧化段加氯量的比例为6:1-10:1,所述第一个氧化段和所述第二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比为2:1-4:1,分段加氯进行氨氮氧化,每一个氧化段段出水端设置在线氧化还原电位表(ORP表)测量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值,根据两个氧化段的ORP差值ΔORP,相应调整所述两个氧化段的加氯量。进一步地,氨氮废水的pH值为6.0-10.0。进一步地,根据加氯药剂类型,反应段的pH控制在6.0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为15-40min,所述第二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为5-20min。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氧化段的加氯量由两段加药管上的流量计和自动调节阀控制,保持所述两个氧化段的加氯量比例。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氧化段的ORP差值ΔORP上下限须根据不同氨氮废水进行取值,ΔORP最小可以达到150mV,ΔORP最高可以达到550mV。进一步地,若检测得到的实时ΔORP,小于ΔORP下限,则保证所述两个氧化段加氯量比值不变,增加加氯流量;若检测得到的实时ΔORP变化量大于ΔORP上限,则保证两个氧化段加氯量比值不变,减小加氯流量。进一步地,所述加氯药剂为氯气或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有不同等级,不同浓度均可以实现,但应用过程中的ΔORP会不同,不用指出浓度。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把加氯氧化过程分为两段,以第二段较少的加氯量找出ORP值突跃区域,即加氯氧化完全反应点,保证药剂投加量处于合理范围,节省了药剂投加量,并且减少了后续还原剂的用量。2、本专利技术在进水水量、水质波动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去除氨氮。3、本专利技术调控运行设备仅为一台加氯装置,控制方法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的控制方法,所述氨氮废水加氯氧化分为两段,由一个加氯装置投加至两个氧化段,第一个氧化段加氯量和第二个氧化段加氯量的比例为6:1-10:1,所述第一个氧化段和所述第二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比为2:1-4:1,具体地,第一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为15-40min,所述第二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为5-20min,具体第一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第二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以及二者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要的加氯氨氮氧化的需求进行调整。氨氮废水的pH值为6.0-10.0,根据加氯药剂类型,反应段的pH控制在6.0以上,加氯药剂可以为氯气或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有不同等级,不同浓度均可以实现,但应用过程中的ΔORP会不同,不用指出浓度。然后进行,分段加氯进行氨氮氧化,每一个氧化段段出水端设置在线氧化还原电位表(ORP表)测量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值,根据两个氧化段的ORP差值ΔORP,相应调整所述两个氧化段的加氯量。两个氧化段的加氯量由两段加药管上的流量计和自动调节阀控制,保持所述两个氧化段的加氯量比例。两个氧化段的ORP差值ΔORP上下限须根据不同氨氮废水进行取值,ΔORP最小可以达到150mV,ΔORP最高可以达到550mV;若检测得到的实时ΔORP,小于所述ΔORP下限,则保证所述两个氧化段加氯量比值不变,增加加氯流量;若检测得到的实时ΔORP变化量大于所述ΔORP上限,则保证两个氧化段加氯量比值不变,减小加氯流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氨氮废水为污泥压滤液,其特质为:NH3-N450-900mg/L,pH值为7.2-8.0。如图1所示,本实例中的氨氮废水处理流量为300-400L/h,氨氮废水加氯氧化分为两段,由一个加氯装置投加至两个氧化段,具体采用的加氯氧化反应池分为两格,第一格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第二格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反应器每格配有搅拌器,每格出水端设有在线ORP表探头,每格进水端设有加药管,两个加药管配有在线流量计和自动调节阀。加氯氧化的药剂为国标成品次氯酸钠溶液,其有效率含量为10%,配有两台(一用一备)加药泵。氧化反应池两格药剂投加量之比保持在8:1-9:1,药剂投加量比例通过在两个个线流量计数值调节阀门调节。次氯酸钠加药量根据设定的ΔORP自动调节加药量。采用的次氯酸钠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加氯氧化分为两段,由一个加氯装置投加至两个氧化段,第一个氧化段加氯量和第二个氧化段加氯量的比例为6:1-10:1,所述第一个氧化段和所述第二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比为2:1-4:1,分段加氯进行氨氮氧化,每一个氧化段段出水端设置在线氧化还原电位表测量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值,根据两个氧化段的ORP差值ΔORP,相应调整所述两个氧化段的加氯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废水加氯氧化分为两段,由一个加氯装置投加至两个氧化段,第一个氧化段加氯量和第二个氧化段加氯量的比例为6:1-10:1,所述第一个氧化段和所述第二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比为2:1-4:1,分段加氯进行氨氮氧化,每一个氧化段段出水端设置在线氧化还原电位表测量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值,根据两个氧化段的ORP差值ΔORP,相应调整所述两个氧化段的加氯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氮废水的pH值为6.0-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加氯药剂类型,反应段的pH控制在6.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氧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为15-40min,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峰张杰杨宁李会娜刘书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波赛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