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亚欣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686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本体,沉淀池本体一侧设置有混合室,沉淀池本体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混合室设置有储药箱,储药箱与混合室之间设置有控药组件,混合室内侧设置有混合组件。通过流量检测计检测流量判断出进入混合室的污水量,红外线探测头通过检测流动污水中的密度,来判断污水中的杂质含量,配合通过智能检测出通入混合室内污水的数量及杂质含量,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数据进行添加药剂,然后控药组件中的流量控制阀在流量检测计和红外线探测头对污水进行检测后,控制储药箱的药剂流出量,进而能够智能控制药剂的使用,避免药剂使用过多造成浪费,使用过少污水絮凝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中,需要进行加药(一般为絮凝剂,助凝剂)絮凝沉淀:将污水抽到沉淀池中,添加药物与污水进行混合,然后静置沉淀,此过程需要大量时间将污水与药物进行混合,使药物充分利用,并且需要时间等待静置沉淀。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能与其他处理流程实现同步进行,絮凝沉淀后,产生的沉淀物;而节省时间,会导致药物絮凝时间,使絮凝效果降低,因此如何改变絮凝过程,加快絮凝时间,才能进一步节省时间;在絮凝处理时,现有的除絮凝沉淀物的方法为在絮凝物产生一点时间后,才对其进行清理,絮凝物大量堆积在沉淀池底部,影响除污效果,因此对絮凝物的处理也影响着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备絮凝药剂与污水混合快,絮凝过程时间短,絮凝效果好,絮凝物能够及时处理等优点,解决了絮凝药剂与污水混合时间长,长时间絮凝才能达到良好的絮凝效果、大量堆积在沉淀池底部,影响除污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絮凝药剂与污水混合时间长,长时间絮凝才能达到良好的絮凝效果、大量堆积在沉淀池底部,影响除污效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一侧设置有混合室,所述沉淀池本体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混合室设置有储药箱,所述储药箱与所述混合室之间设置有控药组件,所述混合室内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污水先注入所述混合室内,同时通过控药组件使所述储药箱内的药剂一起注入所述混合室中,所述控药组件用于根据污水量而控制药剂添加量,使得污水与药剂通过混合组件进行初步混合,再导入沉淀池本体中进行絮凝处理,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加强所述沉淀池本体絮凝效果。优选地,所述混合室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混合室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流量检测计,所述流量检测计内部设置有红外线探测头,所述红外线探测头用于检测流通过污水的密度,所述流量检测计位于所述混合室内侧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设置在混合室一侧上方,在进水管导入水后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优选地,所述控药组件包括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控制在所述储药箱与所述混合室之间的连接管一侧,所述流量控制阀配合所述流量检测计和红外线探测头检测出污水的流量和密度,控制储药箱的流出量。优选地,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第一滚轮板,所述第一滚轮板两侧与所述混合室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板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滚轮板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板,所述第二滚轮板一侧通过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混合室上方的进水管倾斜向下设置,使得进水管的出水口正对所述第一滚轮板一侧。优选地,所述沉淀池本体内腔中部设置有环形桶,所述环形桶底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环形桶内部,所述混合室靠近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一侧中部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导流板底部靠近所述混合室的一侧与所述沉淀池本体贯通设置,所述导流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滤板;混合室与沉淀池本体之间的连通孔设置在混合室内侧位于第二滚轮板与第一滚轮板之间,使得第二滚轮板能够在水中搅拌污水。优选地,所述螺旋机构包括拨动杆以及驱动拨动杆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转轴与所述拨动杆连接,所述拨动杆位于所述环形桶中上部,所述拨动杆转动后带动环形桶内的污水进行旋转,并产生水涡。优选地,所述沉淀池本体顶部设置有用于聚拢污水的锥形桶底,所述锥形桶底底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底部设置有用于分离絮凝物和水的螺旋输送装置,所述锥形桶底远离所述混合室的一侧与所述导流板底部的第一滤板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滤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净水室。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螺旋绞龙和输送桶,所述输送桶一侧上表面与所述连接环贯通连接,所述螺旋绞龙与所述输送桶内壁相紧贴设置,所述输送桶的尾端设置有压缩通道,所述压缩通道出口24端设置有活动压缩板。优选地,所述螺旋绞龙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螺旋绞龙上设置有滤孔,所述输送桶上方设置有连通室,所述连通室与所述净水室连通,所述净水室上方一侧设置有排水孔。(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混合室进水口设置的流量检测计和红外线探测头,在污水进入混合室之前,对混合室的进水进行流量和密度检测,通过流量检测计检测流量判断出进入混合室的污水量,红外线探测头通过检测流动污水中的密度,来判断污水中的杂质含量,配合通过智能检测出通入混合室内污水的数量及杂质含量,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数据进行添加药剂,然后控药组件中的流量控制阀在流量检测计和红外线探测头对污水进行检测后,控制储药箱的药剂流出量,进而能够智能控制药剂的使用,避免药剂使用过多造成浪费,使用过少污水絮凝效果不好。2、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在混合室内设置的两组滚轮板,当污水进入混合室时,利用污水通过设置在混合室一侧上方的进水管将污水导入混合室后,污水撞击第一滚轮板的一侧,使第一滚轮板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使得第一齿轮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带动第二滚轮板进行转动,第二滚轮板转动时,搅动混合室中的污水,加快其混合,以便快速达到絮凝效果,减少絮凝时间,实现污水处理流程的流畅性。3、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混合室一侧设置的连通孔,将在混合室完全混合后的污水导入沉淀池本体内,沉淀池本体内设置的环形桶及其底部设置的导流板,使得沉淀池本体内腔中上部形成一个圆柱形内腔,以便螺旋机构在环形桶内进行转动,进而使环形桶内的污水更好形成水涡,并且环形桶底部的导流板能够将从连通孔导入的污水进行导流,避免污水倒入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环形桶底部的絮凝物被冲散。4、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螺旋机构中的第一电机配合转轴带动拨动杆转动,进而拨动杆带动环形桶中的污水进行转动并产生水涡,水涡产生后,其中心区域压强低于水涡外侧的压强,进而使污水中产生的絮凝物集中在水涡中部及底部,以便絮凝物更好的集中,并实现水和絮凝物的分层,并在锥形桶底的作用下,将污水和絮凝物集中在锥形桶底,并位于连接环上方,通过环形桶底部远离混合室一侧的第一滤板对沉淀池本体内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使得第一滤板另一侧成为净水室。5、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输送装置中的螺旋绞龙对连接环内的絮凝物和污水一起向输送桶内输送,其中输送时水从螺旋绞龙上和输送桶上方设置的滤孔滤出,而絮凝物等固体留在压缩通道内被压缩,其内部的水分通过滤孔滤出,絮凝物继续压缩。6、该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压缩时压缩通道尾部的活动压缩板处于紧贴压缩通道出口,当压缩通道内絮凝物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絮凝物完全充满压缩通道内部,形成注射器原理,即压缩后的絮凝物将压缩通道堵住,使水无法从压缩通道出口排出,此时压缩通道内压缩絮凝物继续增多,并推动絮凝物向活动压缩板移动,将活动压缩板向外挤出,活动压缩板与压缩通道之间形成缝隙,以便絮凝物的排出,实现絮凝物能够随时随刻得被清理出,避免絮凝物大量堆积在沉淀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一侧设置有混合室(2),所述沉淀池本体(1)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混合室(2)设置有储药箱(3),所述储药箱(3)与所述混合室(2)之间设置有控药组件,所述混合室(2)内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沉淀池本体(1)底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n污水先注入所述混合室(2)内,同时通过控药组件使所述储药箱(3)内的药剂一起注入所述混合室(2)中,所述控药组件用于根据污水量而控制药剂添加量,使得污水与药剂通过混合组件进行初步混合,再导入沉淀池本体(1)中进行絮凝处理,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加强所述沉淀池本体(1)絮凝效果,螺旋输送装置用于分离絮凝物和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一侧设置有混合室(2),所述沉淀池本体(1)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混合室(2)设置有储药箱(3),所述储药箱(3)与所述混合室(2)之间设置有控药组件,所述混合室(2)内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沉淀池本体(1)底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
污水先注入所述混合室(2)内,同时通过控药组件使所述储药箱(3)内的药剂一起注入所述混合室(2)中,所述控药组件用于根据污水量而控制药剂添加量,使得污水与药剂通过混合组件进行初步混合,再导入沉淀池本体(1)中进行絮凝处理,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加强所述沉淀池本体(1)絮凝效果,螺旋输送装置用于分离絮凝物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2)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混合室(2)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流量检测计(4),所述流量检测计(4)内部设置有红外线探测头(5),所述红外线探测头(5)用于检测流通过污水的密度,所述流量检测计(4)位于所述混合室(2)内侧连接有进水管(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药组件包括流量控制阀(7),所述流量控制阀(7)控制在所述储药箱(3)与所述混合室(2)之间的连接管(8)一侧,所述流量控制阀(7)配合所述流量检测计(4)和红外线探测头(5)检测出污水的流量和密度,控制储药箱(3)的流出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第一滚轮板(9),所述第一滚轮板(9)两侧与所述混合室(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板(9)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滚轮板(9)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板(11),所述第二滚轮板(11)一侧通过第二齿轮(12)与所述第一齿轮(10)啮合,所述混合室(2)上方的进水管(6)倾斜向下设置,使得进水管(6)的出水口正对所述第一滚轮板(9)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欣吕忠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亚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