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682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包括叉车架,所述叉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支撑座前侧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叉车架的前侧设置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中包括自动保护单元和提升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叉车技术领域。该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通过设置有自动保护单元,利用第一气缸推动第一推杆的移动,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同时的限位,配合第一弹簧的弹力和对应的预警系统进行操作,不仅可以避免多个货叉造成的不方便,而且可以根据对应的承载范围进行自动保护,避免了货叉断裂,或是货物倾倒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叉车叉物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叉车
,具体为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工业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参考中国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叉车货叉货物检测装置系统,专利公开号为:CN111170210A,其中包括叉车前侧的货叉纵板,以及位于货叉纵板底端侧水平设置的货叉底板;货叉底板的前端底侧设置由前端底楔形面;货叉底板的内侧方位设置有内侧定位检测机构;货叉底板的内侧方位设置有外侧定位检测机构;货叉底板的前端底楔形面上设置有光电距离检测传感机构;货叉纵板的内侧方位设置有叉货到位检测机构,能够自动检测行车障碍、避免视觉盲区,并有效的调整叉车货叉与待叉货物之间的对齐状态,高效高精准的完成无人叉车叉货作业。但是现有的叉车货叉在进行工作时还存在以下问题:1、叉车在进行插动货物时无法知晓货物的重量,而一旦货物在超重的情况下,进行提升时容易造成货叉的断裂;2、叉车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无法及时的了解到超重的情况,且无对应的保护措施;3、叉车在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可能产生超重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倾倒,存在一定的运输危险;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叉车在进行插动货物时不清楚货物的重量,易造成货叉的断裂,无超重后的保护措施,存在运输倾倒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包括叉车架,所述叉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支撑座前侧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叉车架的前侧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中包括自动保护单元和提升单元,所述自动保护单元中包括保护箱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顶部与保护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保护箱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两个所述转动块的内表面通过转动销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且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柱的外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均与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箱的前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延伸。优选的,所述提升单元中包括第二气缸和货叉板,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撑座的顶部,所述第二气缸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货叉板的前侧与保护箱的后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货叉板的前侧且位于保护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货叉,且货叉的顶部与通槽延伸面的顶部在同一平面,所述货叉板后侧的左右方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所述货叉板的后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货叉板通过安装板与第二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中包括固定板和提升轮,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货叉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提升轮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叉车架的内表面开设有提升槽,所述提升轮的外表面与提升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中包括位于支撑座前侧相互对称的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两个所述第一检测板的一端与支撑座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板的顶部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连接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顶部开设有感应槽。优选的,所述第二检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输器,所述传输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的外表面与感应槽的内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检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凸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的预警系统,包括预警系统,所述预警系统中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中心处理器、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对比模块、数据反馈模块、预警提醒模块、保护处理模块和承载范围数据库,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中心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中心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预警提醒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预警提醒模块的输出端与保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护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承载范围数据库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通过设置有自动保护单元,利用第一气缸推动第一推杆的移动,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同时的限位,配合第一弹簧的弹力和对应的预警系统进行操作,不仅可以避免多个货叉造成的不方便,而且可以根据对应的承载范围进行自动保护,避免了货叉断裂,或是货物倾倒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叉车叉物的安全性。(2)、该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通过设置有提升单元,利用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推杆的移动,配合安装板的固定和滑动组件的支撑,使得货叉板和货叉可以在平面内进行移动,从而避免了在提升的过程中产生超重的清理货叉不稳的问题,同时极大的防止了货物运输时重心的倾斜。(3)、该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通过设置有检测机构,根据对应的货物在进行叉起时,通过对货物进行数据的检测,利用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相互间的承载,通过感应槽和感应片进行接触反应,避免了传统的将货物进行称重后在进行搬运,减短了运输前的工序,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高叉物的安全性,延长了叉车货叉的使用寿命。(4)、该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及其预警系统,通过设置有预警系统,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通过控制中心处理器传输到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对比模块与承载范围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对比,将存在的危险情况通过预警提醒模块和保护处理模块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检测预警的效率,同时也保障了货物运输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保护单元爆炸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提升单元爆炸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机构爆炸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预警系统的原理框图。图中:1-叉车架、2-支撑座、3-检测机构、31-第一检测板、32-第二检测板、33-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包括叉车架(1),所述叉车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前侧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3),所述叉车架(1)的前侧设置有保护机构(4),所述保护机构(4)中包括自动保护单元(5)和提升单元(6);/n所述自动保护单元(5)中包括保护箱(51)和第一气缸(52),所述第一气缸(52)的顶部与保护箱(5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5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杆(53),所述第一推杆(5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4),且连接板(54)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55),所述保护箱(5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56),两个所述转动块(56)的内表面通过转动销(57)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8)和第二支撑板(59),所述第一支撑板(58)和第二支撑板(59)的顶部且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510),所述卡柱(55)的外表面与卡槽(510)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58)和第二支撑板(5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11),所述第一弹簧(511)的一端均与转动块(5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箱(51)的前侧开设有通槽(512),所述通槽(512)用于第一支撑板(58)和第二支撑板(59)的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包括叉车架(1),所述叉车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前侧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3),所述叉车架(1)的前侧设置有保护机构(4),所述保护机构(4)中包括自动保护单元(5)和提升单元(6);
所述自动保护单元(5)中包括保护箱(51)和第一气缸(52),所述第一气缸(52)的顶部与保护箱(5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5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杆(53),所述第一推杆(5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4),且连接板(54)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55),所述保护箱(5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56),两个所述转动块(56)的内表面通过转动销(57)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8)和第二支撑板(59),所述第一支撑板(58)和第二支撑板(59)的顶部且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510),所述卡柱(55)的外表面与卡槽(510)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58)和第二支撑板(5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11),所述第一弹簧(511)的一端均与转动块(5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箱(51)的前侧开设有通槽(512),所述通槽(512)用于第一支撑板(58)和第二支撑板(59)的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单元(6)中包括第二气缸(61)和货叉板(62),所述第二气缸(61)固定安装在支撑座(2)的顶部,所述第二气缸(6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推杆(63),所述货叉板(62)的前侧与保护箱(51)的后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板(62)的前侧且位于保护箱(5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货叉(64),且货叉(64)的顶部与通槽(512)延伸面的顶部在同一平面,所述货叉板(62)后侧的左右方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65),所述货叉板(62)的后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6),且货叉板(62)通过安装板(66)与第二推杆(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叉车叉载重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65)中包括固定板(65-1)和提升轮(65-2),所述固定板(65-1)的一侧与货叉板(62)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提升轮(65-2)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板(65-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彩玲畅朋涛丁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宇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