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73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其包括下盖、上盖和保护盖。上盖插设于下盖内并与下盖上下两端密封连接,上盖内部形成储料腔,上盖筒壁靠近下端位置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出料口,在闭合状态出料口被下盖内壁密封遮挡;在外力作用下,上盖能够相对下盖向下滑动,使得出料口脱离下盖遮挡而露出,从而开启储料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整体设计无密封膜或薄弱层结构,零部件加工和装配成本低,可大大降低产品部件的不良率,且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在出料口闭合状态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强,密封性高,阻氧阻湿的性能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刺破密封膜或打开薄弱层等技术方案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瓶盖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人们饮用的饮料种类繁多。包装饮料(例如茶饮料),都是溶质与水混合后进行售卖,为了延长饮料的保质期,生产厂家需要在饮料中添加防腐剂和稳定剂等多种人工化学合成的物质,不仅饮料的口味会受到影响,其中的防腐剂等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这是现阶段健康生活理念所不提倡的。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长期保存,又无人工防腐剂添加的包装饮料,是相关技术急待解决的问题。即配式瓶盖的出现为这种健康饮品的需求提供了包装技术解决方案。但是,目前现有的具备此类功能的即配式瓶盖,通常采用密封膜或薄弱层的结构设计,在饮用时破开密封膜或打开薄弱层使得储料腔内的溶质流出与瓶中水混合。这类设计的问题是:1.密封膜或薄弱层的加工难度大导致加工成本高,例如密封膜结构的粘合加工空间有限,薄弱层结构的注塑工艺难度高且生产的不良率高。2.密封膜或薄弱层由于本身结构比较薄,导致其稳定性和密封性不足,一是密封膜或薄弱层即使在不破损的情况下其阻氧阻湿的密封性不足,二是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密封膜或薄弱层容易损坏,从而影响封装溶质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即配式瓶盖薄弱结构加工困难且密封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该抽屉式即配瓶盖包括:下盖、上盖与保护盖,下盖为两端开口设置,上盖插设于下盖内并与下盖的上下两端密封连接,上盖内部形成储料腔,上盖靠近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两个出料口,在储料腔闭合状态时所述出料口被下盖内壁密封遮挡,保护盖与下盖可拆卸连接,用以保护上盖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上盖能够沿下盖向下滑动,使得出料口脱离下盖内壁遮挡而露出,从而开启储料腔。进一步的,上盖包括隔板,隔板内置于储料腔内将储料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个子腔,两个出料口分别连通两个子腔。进一步的,下盖包括下盖筒与下盖身,下盖身套设于下盖筒外,下盖筒上端一体连接下盖身中部,并与下盖身下部形成连接瓶口的连接槽。进一步的,下盖身的下方设置有防盗环,防盗环的顶部与下盖身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进一步的,上盖包括上盖筒和上盖身,上盖筒内部形成储料腔且上盖筒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出料口,上盖筒插接于下盖筒内并且上盖筒的下端与下盖筒下端密封连接,上盖身的下端与上盖身的上端密封连接。进一步的,上盖筒为筒型结构,插接于下盖筒内,上盖筒外壁与下盖筒内壁紧密抵接,在储料腔闭合状态时下盖筒内壁密封覆盖出料口。进一步的,上盖筒包括密封盖、筒体以及上盖底,筒体为上端开口,密封盖与筒体上端密封连接,用于密封筒体上端开口,上盖底与筒体下端一体连接。进一步的,上盖底的上表面为坡面,坡面倾斜朝下指向出料口,以利于储料腔内物料从出料口顺畅流出。进一步的,保护盖与下盖身上端可拆卸连接,合围形成保护空间,上盖上端内置于保护空间,保护盖保护上盖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一种采用所述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瓶,包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及瓶体,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上设置有内螺纹,瓶体瓶口处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瓶体与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整体设计无密封膜或薄弱层结构,零部件加工和装配成本低,可大大降低产品部件的不良率,且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在出料口闭合状态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强,密封性高,阻氧阻湿的性能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刺破密封膜或打开薄弱层等技术方案的缺点。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用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第一实施例在一个方向上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第一实施例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见图1,本采用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的瓶包括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及瓶体200,瓶体200的瓶口处设置有外螺纹,与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瓶体200与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该连接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实施例一请参见图2至图4,该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100包括:下盖1、上盖2与保护盖3。下盖1的上下两端均开口设置,上盖2插设于下盖1内并与下盖1上下两端密封连接。按压上盖2,可推动上盖2在下盖1内向下滑动。上盖2内部形成储料腔24,上盖2靠近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出料口23,在储料腔闭合状态出料口23被下盖1的内壁密封遮挡。保护盖3与下盖1可拆卸连接,用以保护上盖2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储料腔24内预先填充有饮料的溶质,如速溶茶粉、蜂蜜或其他物质,与瓶体200内储存的水分离保存。当需要使用时,向下按压上盖2,使得上盖2在下盖1内向下运动,出料口23脱离下盖1的遮挡而露出从而打开储料腔。预先填充在储料腔24内的溶质就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口23流出,流入到瓶体200内并与瓶体200内的水混合溶解,经过摇晃混合均匀或静置一段时间使其自然混合均匀后即可饮用。在本实施例中,下盖1包括下盖筒11和下盖身12,下盖身12套设于下盖筒11外,下盖筒11上端一体连接下盖身12中部,并与下盖身12下部形成连接瓶口的连接槽,下盖筒11为中空圆筒型。进一步的,下盖身12下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用于和瓶口的外螺纹密封连接。下盖身12的下方设置有防盗环13,防盗环13的顶部与下盖身12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该设置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包括上盖筒21、上盖身22,上盖身22上端与上盖筒21上端一体连接。上盖筒21内部形成储料腔24且上盖筒21靠近底部的筒壁上开设有连通储料腔的两个出料口23,上盖筒21插接于下盖筒11内并且上盖筒21的下端与下盖筒11下端密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盖、下盖与保护盖,所述下盖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盖插设于所述下盖内并与所述下盖的上下两端密封连接,所述上盖内部形成储料腔,所述上盖靠近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料腔的出料口,在闭合状态所述出料口被下盖内壁密封遮挡,所述保护盖与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用以保护所述上盖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上盖能够沿所述下盖向下滑动,使得所述出料口脱离下盖遮挡而露出,开启所述储料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盖、下盖与保护盖,所述下盖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盖插设于所述下盖内并与所述下盖的上下两端密封连接,所述上盖内部形成储料腔,所述上盖靠近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料腔的出料口,在闭合状态所述出料口被下盖内壁密封遮挡,所述保护盖与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用以保护所述上盖的上端在非使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上盖能够沿所述下盖向下滑动,使得所述出料口脱离下盖遮挡而露出,开启所述储料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内置于所述储料腔内将所述储料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个子腔,所述两个出料口分别连通所述两个子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包括下盖筒与下盖身,所述下盖身套设于所述下盖筒外,所述下盖筒上端一体连接所述下盖身中部,并与所述下盖身下部形成连接瓶口的连接槽,所述下盖筒为中空圆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身的下方设置有防盗环,所述防盗环的顶部与所述下盖身的底部边缘通过多条细丝状结构一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封性抽屉式即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上盖筒和上盖身,所述上盖筒内部形成所述储料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料腔的所述出料口,所述上盖筒插接于所述下盖筒内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茶立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