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承梅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575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提升操作安全,节能环保、方便打理、减震平缓保护设备的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包括有:充电栓和太阳能板,充电栓顶部设有太阳能板;充电枪,充电栓上部放置有充电枪;减震组件,充电栓底部设有减震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动充电桩,万向轮转动与减震组件配合将充电桩平稳地移动到新能源汽车附近,取下充电枪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缩回组件可将充电枪收回,充电栓通过太阳能板汲取转换电能,达到节能环保,可移动式便于人们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及制度支持,使得我国目前的电动汽车产业异常火爆,而充电桩这一电动汽车必须使用的充电设备,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市场上已经投入运营或者布置的充电设施主要为各种固定式充电桩,电动汽车必须要到充电桩布置的各种固定位置才能完成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提升操作安全,节能环保、方便打理、减震平缓保护设备的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固定式充电桩的操作不便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提升操作安全,节能环保、方便打理、减震平缓保护设备的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包括有:充电栓和太阳能板,充电栓顶部设有太阳能板;充电枪,充电栓上部放置有充电枪;减震组件,充电栓底部设有减震组件;万向轮,减震组件底部对称转动式设有两对万向轮;缩回组件,充电栓与充电枪之间设有缩回组件。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缩回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杆,充电栓上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杆;发条,第一支撑杆上绕有发条;绕线轮,发条上设有绕线轮;棘齿轮,绕线轮上一侧设有棘齿轮;电线,绕线轮与充电枪之间连接有电线;第一导向杆,充电栓上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杆;棘齿条,第一导向杆上一侧之间设有棘齿条,棘齿条与棘齿轮相互配合;第一弹簧,棘齿条与充电栓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分别套装在第一导向杆上。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减震组件包括有:第二导向杆,充电栓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杆;第一支撑板,同侧第二导向杆底部之间均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充电栓之间滑动式连接;第二弹簧,第一支撑板与充电栓之间均对称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分别套装在第二导向杆上。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防脱离组件,防脱离组件包括有:第三导向杆,充电栓上一侧设有第三导向杆;第一连杆,第三导向杆上滑动式设有第一连杆;脚踏板,第一连杆上一侧设有脚踏板;第三弹簧,第一连杆与充电栓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套装在第三导向杆上;第四导向杆,充电栓上一侧对称设有第四导向杆;楔形杆,第四导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楔形杆,楔形杆与第一连杆之间滑动式连接;夹块,楔形杆上一侧均设有夹块;第四弹簧,楔形杆与充电栓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分别套装在第四导向杆上;第五导向杆,充电栓上两侧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五导向杆;楔形块,同侧第五导向杆之间均设有楔形块,楔形块与充电栓滑动式连接,楔形块与第一连杆之间相互配合;第五弹簧,楔形块与充电栓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分别套装在第五导向杆上;第二连杆,楔形块上一侧均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充电栓之间滑动式连接。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有:第六导向杆,充电栓上一侧滑动式设有第六导向杆;第二支撑板,第六导向杆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三连杆,第六导向杆顶部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与脚踏板连接;第六弹簧,第三连杆与充电栓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套装在第六导向杆上;第二支撑杆,充电栓上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杆顶部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第一连杆之间相互配合;第七弹簧,第三支撑板与充电栓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七弹簧,第七弹簧套装在第二支撑杆上。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上升组件,上升组件包括有:第一齿条,第一支撑板上一侧均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充电栓上一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七导向杆,第三连杆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七导向杆;第二齿条,第七导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条与充电栓之间相互配合;第八弹簧,第二齿条与第三连杆之间均设有第八弹簧,第八弹簧分别套装在第七导向杆上。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快速解开组件,快速解开组件包括有:第八导向杆,充电栓顶部对称设有第八导向杆;第四连杆,第八导向杆顶部之间滑动式设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与第二连杆配合;第九弹簧,第四连杆与充电栓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九弹簧,第九弹簧分别套装在第八导向杆上。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太阳能板是可拆卸清洁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充电桩,万向轮转动与减震组件配合将充电桩平稳地移动到新能源汽车附近,取下充电枪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缩回组件可将充电枪收回,充电栓通过太阳能板汲取转换电能,达到节能环保,可移动式便于人们使用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连杆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二齿条向下移动,使第一齿轮逆时针旋转,带动第一齿条与第一支撑板向上移动,万向轮与地面脱离,达到防止充电桩移位影响充电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当充电完成需要松开踏板时,由于人们从两侧拉开第二连杆较为麻烦,故可下压第四连杆,在第四连杆的作用下,第二连杆带动楔形块向外侧移动,从而使脚踏板自动向上复位,达到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充电栓,2、太阳能板,3、充电枪,4、万向轮,5、缩回组件,51、第一支撑杆,52、发条,53、绕线轮,54、棘齿轮,55、电线,56、第一导向杆,57、棘齿条,58、第一弹簧,6、减震组件,61、第二导向杆,62、第一支撑板,63、第二弹簧,7、防脱离组件,71、第三导向杆,72、第一连杆,73、脚踏板,74、第三弹簧,75、第四导向杆,76、楔形杆,77、夹块,78、第四弹簧,79、第五导向杆,710、楔形块,711、第五弹簧,712、第二连杆,8、固定组件,81、第六导向杆,82、第二支撑板,83、第三连杆,84、第六弹簧,85、第二支撑杆,86、第三支撑板,87、第七弹簧,9、上升组件,91、第一齿条,92、第一齿轮,93、第七导向杆,94、第二齿条,95、第八弹簧,10、快速解开组件,101、第八导向杆,102、第四连杆,103、第九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有充电栓1、太阳能板2、充电枪3、万向轮4、缩回组件5和减震组件6,充电栓1顶部设有太阳能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是,包括有:/n充电栓(1)和太阳能板(2),充电栓(1)顶部设有太阳能板(2);/n充电枪(3),充电栓(1)上部放置有充电枪(3);/n减震组件(6),充电栓(1)底部设有减震组件(6);/n万向轮(4),减震组件(6)底部对称转动式设有两对万向轮(4);/n缩回组件(5),充电栓(1)与充电枪(3)之间设有缩回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是,包括有:
充电栓(1)和太阳能板(2),充电栓(1)顶部设有太阳能板(2);
充电枪(3),充电栓(1)上部放置有充电枪(3);
减震组件(6),充电栓(1)底部设有减震组件(6);
万向轮(4),减震组件(6)底部对称转动式设有两对万向轮(4);
缩回组件(5),充电栓(1)与充电枪(3)之间设有缩回组件(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是,缩回组件(5)包括有:
第一支撑杆(51),充电栓(1)上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杆(51);
发条(52),第一支撑杆(51)上绕有发条(52);
绕线轮(53),发条(52)上设有绕线轮(53);
棘齿轮(54),绕线轮(53)上一侧设有棘齿轮(54);
电线(55),绕线轮(53)与充电枪(3)之间连接有电线(55);
第一导向杆(56),充电栓(1)上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杆(56);
棘齿条(57),第一导向杆(56)上一侧之间设有棘齿条(57),棘齿条(57)与棘齿轮(54)相互配合;
第一弹簧(58),棘齿条(57)与充电栓(1)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58),第一弹簧(58)分别套装在第一导向杆(56)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是,减震组件(6)包括有:
第二导向杆(61),充电栓(1)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杆(61);
第一支撑板(62),同侧第二导向杆(61)底部之间均设有第一支撑板(62),第一支撑板(62)与充电栓(1)之间滑动式连接;
第二弹簧(63),第一支撑板(62)与充电栓(1)之间均对称设有第二弹簧(63),第二弹簧(63)分别套装在第二导向杆(61)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防脱离组件(7),防脱离组件(7)包括有:
第三导向杆(71),充电栓(1)上一侧设有第三导向杆(71);
第一连杆(72),第三导向杆(7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连杆(72);
脚踏板(73),第一连杆(72)上一侧设有脚踏板(73);
第三弹簧(74),第一连杆(72)与充电栓(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4),第三弹簧(74)套装在第三导向杆(71)上;
第四导向杆(75),充电栓(1)上一侧对称设有第四导向杆(75);
楔形杆(76),第四导向杆(75)上均滑动式设有楔形杆(76),楔形杆(76)与第一连杆(72)之间滑动式连接;
夹块(77),楔形杆(76)上一侧均设有夹块(77);
第四弹簧(78),楔形杆(76)与充电栓(1)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78),第四弹簧(78)分别套装在第四导向杆(75)上;
第五导向杆(79),充电栓(1)上两侧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五导向杆(79);
楔形块(710),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梅
申请(专利权)人:王承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