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门总成(2),该车门总成(2)具有附接至车门主体(3)的车辆内侧的车门装饰板(6),车门装饰板(6)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碰撞区域(9)和第二碰撞区域(10),其中,在每个碰撞区域(9、10)处,在车门装饰板(6)和车门主体(3)之间形成中间空间。为了提供对乘员的盆骨区域的最佳保护以使其免受侧面碰撞中车门的伤害,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通道部分(11),该通道部分(11)形成于碰撞区域(9、10)之间且朝向所述车门主体(3)凹入,该通道部分具有在车辆横向方向(Y)上延伸的两个彼此相对的壁部(12、13),每个壁部(12、13)都与碰撞区域(9、10)一体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辆车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门总成,其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
技术介绍
车门的典型结构具有外面板和内面板,该外面板和内面板大体上限定了车门的外部形状和机械稳定性。这些处于装配状态的面板被称为“车门框架(doorcarcase)”。在内面板内侧,通常设置车门模块,例如用于覆盖内面板上的开口,以及保持诸如电动车窗升降器、扬声器、锁止元件等这样的功能元件。出于美观等原因,面向车辆内部的一侧的车门模块须使用车门内饰板覆盖。车门内饰板可以附接至内面板或车门模块。该车门装饰板通常由塑料制成,在某些情况下带有可提供令人喜欢的外观和手感的表面涂层,并且可由一个或多个装饰元件组成。在侧面碰撞中,车辆的车门可能被推入,并因此与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发生碰撞。碰撞首先发生在形成车门最里面部分的车门内饰板上。在侧面碰撞中,通常同一个装饰元件与乘员的下胸部和骨盆发生碰撞,并且与车辆座椅本身发生碰撞。座椅的一部分——例如座椅下部或靠背的框架或者调节杆会相对于乘员骨盆向外横向突出。在侧面碰撞中,车门内饰板在撞击乘客之前会被所述座椅的部件压缩。尽管从侧面看,装饰元件的第一区域与座椅部件碰撞,并且分开的第二区域与乘员碰撞,但由于装饰元件的刚度,不仅第一区域受到压缩,而且同时第二区域也受到压缩。因此,第二区域是预压缩的,并且当它撞击到乘客时,它不能被压缩或仅是进一步轻微压缩。这尤其影响到分配给乘员骨盆的区域。因此,受伤的风险大大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可以通过加强元件(例如加强肋)来加强第一区域,以防止过早压缩。然而,这也必然导致第二区域的硬化,该硬化会对其溃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另一种可能性是使两区域由具有不同刚度的分开的装饰元件制成,但是这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和更加复杂的安装,例如在两个元件的精确相互对准方面。此外,诸如侧面安全气囊之类的主动保护系统是必须具备的。因此这些会导致结构更加复杂,并增加材料和装配成本。通常,主动系统也需要更高的重量或更高的质量。美国专利US10000112B2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总成,包括车门面板和车门装饰板,车门装饰板具有用于骨盆负载路径的能量吸收的模制特征,该模制特征布置在车门装饰板的面向车门面板的表面上。该特征可由骨盆负载路径限定,该路径具有形成于车门装饰板材料中的多个台阶表面。特别地,台阶表面可限定台阶横截面、弧形台阶横截面、V形台阶横截面或倾斜台阶横截面。美国专利US9266489B2公开了一种安装在车门内饰板上的能量吸收模块。能量吸收模块构造为一壳体,并且具有与车门内装饰板隔开的端壁,以及从端壁延伸到车门内装饰板并通过周向凸缘与之连接的多个侧壁。每个侧壁包括含沿车辆的横向方向延伸的槽。此外,可以在从侧壁到端壁的过渡处形成开口。肋可以形成于端壁面向车门内饰板的一侧。美国专利US7997637B2公开了一种由树脂制成的碰撞能量阻尼器,其设置用于安装在车门装饰板的外表面上。碰撞能量阻尼器具有包含四个肋和连接部分的十字形肋,其中四个肋沿着使得它们穿过车门装饰板的外表面的方向延伸,并且通过连接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单个十字形状。此外,设置至少一个外壁,该外壁连接到肋的至少一个侧边以形成T字形状,其中该至少第一个外壁具有可接触门饰板的外表面的接触区域。设置至少一个支撑面,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外壁将所述十字形肋牢固地固定到车门装饰板的外表面,其中至少一个支撑面从至少一个外壁的接触边缘延伸,并且沿着车门装饰板的外表面延伸。德国专利DE102005039813A1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的侧门,其中车门腔体由车门支架结构和面向相邻车辆座椅的车门内饰板形成,其中所述腔体容纳用于影响就座乘员对侧门的碰撞的碰撞元件。碰撞元件形成在侧门对就座乘员的碰撞中的大体变形刚性。碰撞元件可布置在侧门的后下部区域中,以便与乘员的骨盆区域配合,并被支撑在车门支架结构上——特别是在侧门的横向腹板上。车门内装饰板可包含位于侧门后下部区域中的碰撞表面,并且碰撞表面可从表面上看被支撑在碰撞元件上。美国专利US6170902B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门的车门装饰板。装饰板主体具有朝向车辆内部的第一表面和朝向车门内面板的第二表面。在装饰板主体的边缘上模制有凸缘,并该凸缘将装饰板主体连接到车门内面板。至少一个肋连接第二表面的一部分和凸缘。肋在面向车门内面板的边缘上具有能量集中结构,其在侧面碰撞时在车门内面板中引发局部裂纹,从而吸收能量。至少一个肋形成在扶手上方的车门装饰板的后端上。美国专利US2007/0246925A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门的扶手总成,其具有内面板和外面板。该总成从内面板向内延伸。可压缩蜂窝结构(cellstructure)包含形成闭合形状的扁平材料。装饰条从车门内饰板向上和向内倾斜,并且扶手支撑至少由部分由装饰条形成。可压缩蜂窝结构配置成当车门内饰板被推向车门内面板时被压入。美国专利US6779831B2描述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其中,在车身的侧部中形成并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连续的开口通过前侧门和后侧门打开和关闭,并且在前侧门的后端和后侧门的前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互重叠处具有覆盖区域,其中前侧门中设置有在车身方向上从后向前延伸的前碰撞保护杆。鉴于概述的现有技术,在侧面碰撞中保护乘员骨盆区域免受车门伤害方面仍存在改进的空间。特别希望以尽可能简单的结构来优化成本并以此来保证这种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允许在侧面碰撞中对乘员的骨盆区域进行最佳保护,使其免受车门的伤害。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车门总成来实现,其中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改进。应当注意,在以下描述中单独指定的特征和措施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技术上彼此组合,并且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此外,说明书——尤其结合附图——描绘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并说明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门总成。该机动车辆尤其可以是轿车,也可以是卡车。车门总成配属于使机动车辆的内部相对于外部封闭的车门。在车辆内侧上,车门总成具有附接至车门主体的车门装饰板。在本文中,术语“车门主体”被用作车门框架的总称,包含内面板和外面板,以及任何设置的车门模块。这种车门模块通常布置在内面板的内侧,用于例如覆盖内面板上的开口并保持诸如电动车窗升降器、扬声器、锁止元件等功能元件。内面板和外面板通常由金属制成,尽管在本文中不应限制性地解释“面板”一词,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设计也是可以想到的。相比之下,车门模块通常由塑料制成,在某些情况下也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车门内饰板附接在车门主体的车辆内侧——即车门关闭时面向车辆内部的一侧。它尤其可以附接到内面板或车门模块上。车门装饰板通常由塑料制成。它也可以有表面涂层以产生令人愉悦的外观和感觉。该表面涂层可包括例如皮革、合成皮革或织物。车门装饰板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零件组成,即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由多个装饰元件组成。固定的类型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不受限制,其中这里通常使用可释放的连接装置,例如夹子,即夹具、卡扣连接器或螺钉。车门装饰板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门总成(2),所述车门总成(2)具有附接至车门主体(3)的车辆内侧的车门装饰板(6),所述车门装饰板(6)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碰撞区域(9)和第二碰撞区域(10),其中,在每个所述碰撞区域(9、10)处,在所述车门装饰板(6)和所述车门主体(3)之间形成中间空间,/n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碰撞区域(9、10)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车门主体(3)凹入的通道部分(11),所述通道部分具有在车辆横向方向(Y)上延伸的两个彼此相对的壁部(12、13),每个所述壁部(12、13)都与所述碰撞区域(9、10)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03 DE 102020102612.9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门总成(2),所述车门总成(2)具有附接至车门主体(3)的车辆内侧的车门装饰板(6),所述车门装饰板(6)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碰撞区域(9)和第二碰撞区域(10),其中,在每个所述碰撞区域(9、10)处,在所述车门装饰板(6)和所述车门主体(3)之间形成中间空间,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碰撞区域(9、10)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车门主体(3)凹入的通道部分(11),所述通道部分具有在车辆横向方向(Y)上延伸的两个彼此相对的壁部(12、13),每个所述壁部(12、13)都与所述碰撞区域(9、10)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壁部(12、13)在所述车辆横向方向(Y)上的长度至少相当于邻近所述壁部(12、13)的所述中间空间的长度的70%。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车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12、13)以相对于彼此小于30°的角度行进。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车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部分(11)具有在车辆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柯蒂斯,埃姆拉·托基耶雷克,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