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混合的生产用到的装置结构和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水泥、沙子、砂砾和辅助剂等。这种材料加入到一个混合设备中,然后通过搅拌混合的作用就能够形成混凝土,以用于建筑施工,工地修复等场合。在对于这些材料的搅拌中,均匀、彻底的混合搅拌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通常的做法是提高搅拌动力,提高搅拌的转速和增加搅拌杆的覆盖面积。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提高搅拌效率,但是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应该是搅拌杆的覆盖区域始终是有限的,特别是在靠近罐体结构内壁的位置很难形成高强度的有效搅拌,这样就使得靠近中间区域的材料搅拌速率快,而靠近罐体结构的内壁位置的材料的搅拌性能就不佳,甚至一些材料粘附挂设在内壁表面而无法进行搅拌混合,这样就导致了搅拌后产生的混凝土的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于罐体内不同位置的材料均实现均匀搅拌作用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搅拌罐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顶壁上设置有加料斗;/n搅拌组件,具有搅拌电机、齿轮系和搅拌主轴杆,所述搅拌主轴杆上具有搅拌叶片,所述齿轮系具有中间驱动轮、多个带动齿轮、多个从动齿轮,所述中间驱动轮套设固定在所述搅拌主轴杆上,所述带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带动杆上,所述从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从动杆上,所述从动杆的下端设置有附属搅拌杆;/n驱动结构,具有驱动电机和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与斜齿轮配合,所述斜齿轮固定套设置在所述带动杆上,并且所述带动杆还通过第一固定板与所述从动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罐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顶壁上设置有加料斗;
搅拌组件,具有搅拌电机、齿轮系和搅拌主轴杆,所述搅拌主轴杆上具有搅拌叶片,所述齿轮系具有中间驱动轮、多个带动齿轮、多个从动齿轮,所述中间驱动轮套设固定在所述搅拌主轴杆上,所述带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带动杆上,所述从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从动杆上,所述从动杆的下端设置有附属搅拌杆;
驱动结构,具有驱动电机和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与斜齿轮配合,所述斜齿轮固定套设置在所述带动杆上,并且所述带动杆还通过第一固定板与所述从动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搅拌杆的轴线方向上形成多个刷子结构,所述刷子结构包括弹性杆和刷子主体,所述刷子主体设置在所述弹性杆的端部,所述弹性杆的内端连接在所述附属搅拌杆上;
所述搅拌罐体的下侧外壁上具有斜置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齿轮为三组,三组所述带动齿轮分别对称均匀布置在所述中间驱动轮的周围,每一组所述带动齿轮与一组的所述从动齿轮啮合配合;
第一带动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带动杆上,所述第一带动杆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一从动杆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杆上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杆通过第一铰接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带动杆上,所述第二带动杆上套设有所述第二带动齿轮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与第二从动杆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杆上套设有第二铰接板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铰接板通过第四固定板与第三带动杆连接,所述第三带动杆上设置第三带动齿轮和第五固定板,所述第五固定板与第三从动杆连接,所述第三从动杆上套设有第三从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的步骤:
S1:从所述加料斗内加入混凝土制备需要的基础材料;
S2:通过搅拌电机的驱动作用,相应通过齿轮系的传动而带动搅拌主轴杆进行转动形成搅拌动作;在搅拌过程中具有两种搅拌模式;首先为内部搅拌模式,此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驱动螺杆转动,带动所述斜齿轮转动,所述斜齿轮使得所述带动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带动杆上连接的从动杆进行摆动,并且使得从动杆上设置的附属搅拌杆处于靠近搅拌罐体的中心轴线的位置,此时,所述搅拌主轴杆和所述附属搅拌杆同时处于搅拌状态,进而完成对于收紧状态的所述搅拌罐体内的搅拌动作;然后进行外部搅拌模式,此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驱动螺杆反向转动,带动所述斜齿轮反向转动,所述斜齿轮使得所述带动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带动杆上连接的从动杆进行反向摆动,并且使得所述从动杆上设置的附属搅拌杆处于靠近搅拌罐体的内壁的位置进行移动靠近,此时,所述搅拌主轴杆和所述附属搅拌杆同时处于搅拌状态,进而完成扩展状态的罐体内部的搅拌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