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领域的一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性能好著称,其作为路面铺设,能够减少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也能使车辆在这种路面行驶保证更好地抓地力,但是其生产较为复杂,且其中使用的沥青等混合物需要加热处理。现有技术中对于沥青混凝混合料加工设备很难做到对沥青混合料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以及在搅拌完成后,由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搅拌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高温加热,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会导致融化后的沥青以及其它混合料的小颗粒混粘粘在缸体内部且较为难清洁,必须要人为将粘粘在缸体内壁的颗粒刮干净,然后才能用刷子将粘粘在缸体内的油污清洗干净,否则直接刷洗不仅无法清洁干净,还容易导致刷子损坏,进而导致工作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方法,以完成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待加工原料放置到加工设备内;/n步骤2:启动设备让电机正转,驱动容器和搅拌装置共同配合工作;/n步骤3:加工完,驱动电机反转,使下料装置自动打开,使加工完成的混凝土流出,紧接着清洗装置自动对容器进行清洁;/n步骤4:清洁完成,再次驱动电机正转,使清洁装置复位,下料装置关闭;/n步骤5:重复以上步骤1-4;/n其中,该方法使用的下料装置、搅拌装置、清洗装置和容器,包括缸体(4)、电机(3)、支腿(1)、底板(2)、通水管、搅拌机构、下料机构(23)和清洁机构,所述电机(3)固定连接在底板(2)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加工原料放置到加工设备内;
步骤2:启动设备让电机正转,驱动容器和搅拌装置共同配合工作;
步骤3:加工完,驱动电机反转,使下料装置自动打开,使加工完成的混凝土流出,紧接着清洗装置自动对容器进行清洁;
步骤4:清洁完成,再次驱动电机正转,使清洁装置复位,下料装置关闭;
步骤5:重复以上步骤1-4;
其中,该方法使用的下料装置、搅拌装置、清洗装置和容器,包括缸体(4)、电机(3)、支腿(1)、底板(2)、通水管、搅拌机构、下料机构(23)和清洁机构,所述电机(3)固定连接在底板(2)上,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底板(2)右侧,所述下料机构(23)设置在缸体(4)底部,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底板(2)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固定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远离电机(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棘轮(7),并且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棘轮(8);所述第二棘轮(8)通过棘轮安装架(8-1)转动连接在底板(2)上,并且通过转轴与第一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1)转动连接在与底板(2)固定连接的齿轮安装架(9)上,所述第一齿轮(11)与转动连接在齿轮安装架(9)上的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与转动连接在齿轮安装架(9)上的第三齿轮(13)啮合;此外,所述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为相同规格的齿轮,所述第一齿轮(11)与第三齿轮(13)均与搅拌臂(16)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臂(16)的另一端设置在缸体(4)内
所述蜗杆(6)与转动连接在缸体支架(4-2)上的外齿圈(5)啮合,所述外齿圈(5)固定连接在缸体(4)外侧,所述缸体(4)上方开设有内齿圈(4-1),下方设置有下料机构(23);
所述第一棘轮(7)外围为粗糙面,下方紧密接触有右端通过第一弹簧(10-1)与底板(2)滑动连接的摩擦板(10),所述摩擦板(10)开设有部分粗糙段,且粗糙段高于光滑段;所述摩擦板(10)左端固定连接有拉杆(23-1)且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14),所述拉杆(23-1)固定连接有下料机构(23);
所述第四齿轮(1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7),所述螺纹柱(17)内开设有通孔,且上方设置有刮板安装架(18),所述刮板安装架(1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15),所述第五齿轮(15)下方固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